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成果

我院在农业科研方面有一定优势。改革开放以来,* * *承担科研项目500余项,积累科研成果20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11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重大科技成果28项。成果累计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增加粮油果蔬产量约50亿公斤,新增产值约524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加社会效益约4亿元,发表科技著作65438+万余篇,其中许多已被国外期刊发表或引用。

近二十年来,共育成59个农作物新品种(组合),其中水稻品种16,玉米品种8个。小麦8个,小黑麦4个,大豆4个,油菜7个,蔬菜8个,瓜果4个。水稻新两系组合取得突破,包括杂交水稻两优363、金优431、魏攸467、伊优4761;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0、11、12、13、14;杂交玉米黔原3号、黔单10、于谦1;桂麦2号、5号和黔麦早2号;小黑麦新品种劲松5号和49号;钱拉1、钱茄1和2、白前1和2、黔甘1和2以及西瓜良种于谦1和3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在生物技术方面,黄连、油菜、魔芋的组织细胞培养和猕猴桃新品种的原生质体培养取得了很大进展。采用黄连组织培养技术,细胞中小檗碱含量达到5.21%,超过国内研究水平。通过油菜组织培养,培育出4个油菜不育系和60个相应的组合材料。

通过几年的努力,国际合作科研项目“中国南方旱坡地可持续农业管理”初步解决了贵州山区水土流失的关键技术问题。生物阶梯技术的应用减少了82%的土壤侵蚀和80%的养分流失。这项技术已在全省逐步推广,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中国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研究项目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社区管理研究方法,对林地、荒山草地、耕地、水等资源进行了为期6年的系统研究,大大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显著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初步实现了实验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2000年在贵州召开了30多个国家。

该院早果类蔬菜和冬果类蔬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截至目前,早熟蔬菜和冬季水果蔬菜已在全省10多个县(市)的低热河谷地区广泛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6万多亩,产值约22亿元,纯收入约1.6亿元,促进了全省全年蔬菜供应问题的解决,为农民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可靠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果树新品种选育方面,该所先后选育出葡萄、龙眼、荔枝、油桃、黄桃、草莓、无籽柚、柑橘、猕猴桃、苹果等,丰富了该省果树栽培品种。

1996 -1998期间,该所与安顺地区行署联合实施了安顺地区百万亩粮油高产综合示范工程。我们派出了一个科技副专员,6个科技县(市)副市长,17个科技镇副市长,30多名科技人员到安顺地区的6个县市工作,在当地政府的高度工作。

红黄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提出了黄壤综合改良技术、寒腐锈田改良技术和煤水田改良技术,并在试验区推广。19965438的粮食产量比1991翻了一番,农民生活明显改善。这项技术已在全省广泛推广。

水稻、玉米计算机测土配方优化施肥技术已在全省400多万亩推广,大大提高了水稻、玉米的产量。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研究,提出了一套水稻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已在全省推广面积500万亩以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科技开发方面,该所坚持以自身科技成果的利用和开发为重点,以自办或联合科技开发实体为基础,初步建立了两级科技开发体系,以所为主,一所两制系统,逐步建立起科研开发的良性循环。近年来,建立了20多个科技经济实体,其中科学院肥料示范厂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产品销往全省60多个县市。建立了以种业为主的贵州金农科技有限公司和优质稻米加工生产线,这些实体都不同程度地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