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论语

孔子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孔子研究的最大问题。关于这一点的学说有十余种,几乎穷尽了孔子思想的所有范畴,如:“礼”、“仁”、“忠君”、“三纲”、“孝”、“仁”、“忠恕”、“仁恕”等学说,其中

1.关于“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讨论

“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现代的主要代表是蔡尚思先生。这里我想以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讨论一下。

比如蔡先生的主要依据就是:“孔子生于鲁,‘李周在鲁’。孔子到周公庙求少礼,成了天下知名的伦理老师”;孔子也常说:“李霞,我能说,我不能征;我可以说,宋是不够的”尹因,损益亦知;周因,得失亦知”等。; "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为国’,‘启智礼’;教育的目的是最重要的仪式”和“强调‘不学礼仪,不立’”;”我以为礼之根始终如一,礼之枝叶可得可失,周之礼虽万古不变”;甚至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鼓吹“克己”等等;许多后儒家,如司马迁、柳宗元、张载、朱、顾、王船山、颜元、阮元、章学诚、陈峰、张謇,“都看出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1)

在我看来,上面蔡先生说的是真的,但值得商榷。第一,“孔子小学学礼,知礼,立礼”与其思想核心没有因果关系。孔子出生在重视礼仪的时代。他没有从礼仪中学到什么?他是从小学开始的,那么以后他的思想核心会是礼吗?

第二,“以礼治国”不是孔子的发明。这里先解决几个问题:1。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孔子,有真正的孔子,也有后人加工的孔子。我们现在学的是哪位孔子?答案应该是春秋末期的孔子。2.春秋末期,真正的孔子至少应该分为三部分: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孔子。我们现在学的是哪位孔子?答案只能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子。3.如果我们现在把孔子作为思想家来研究,那么判断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内核的思想标准是什么?是看他接受或继承了前人的哪些思想?或者看他自己创造了什么新的创意?答案显然是基于他自己的新想法。只有他自己创造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华。如果说判断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内核应该以他自己的新思想为标准,那么蔡先生所引用的所有孔子关于礼仪的论述都成了一纸空文,因为这些观点都不是出自孔子,而是前人的思想。以《左传》为例:1,“礼让为国”。桓公二年,师曰:“礼为体育之准则”;《Xi公十一年:内史》曾说:“礼者,国之干也”等等;2“教育的目的最重要”。召公七年:孟诺办学时,教育的目的是仪式;他只教一门课,就是教礼;学生们还被警告说,“礼貌是人们所做的;粗鲁,无法忍受”;3. "虽然《周礼》永远不会变”。召公二十六年,晏子说“礼能报国久,与天地合”;4. "批评别人不礼貌”。如公三十二年,王曰:“秦氏轻蛮,必衰。如果他是轻的,他将是无知的。如果他无礼,他会离开。如果他进入危险,他将无法寻求。他会失败吗?”5、“克己”。召公十二年,孔子自己说:“古有志向:‘克己复礼为仁政’。”“可见,孔子关于礼的主要思想都来自于前人,根本不是孔子自己的思想,不能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第三,“许多后儒家看到礼是孔子的中心思想”并不意味着这一理论已经定型。虽然这里蔡老师引用的人很多,但笔者只想引用一个人,就能说明问题。这个人是谁?就是孟子。孟子是公认的圣人,他的名字早就和孔子合二为一了。只有他最了解孔子,最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孟子之所以是孟子,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发展孔子的礼,而是发展了“仁”,“仁政”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如果蔡先生坚持以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孟之道”该如何解释

第二,对之前“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质疑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近代的主要代表是匡亚明先生。这里我想以匡先生的观点为例来讨论一下。

如匡先生认为:“在《论语》中,仁一词出现109次,礼一词出现75次,可见仁在孔子学说中的重要性”;孔子的仁有哪些含义?最常见的含义仍然是爱...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仁”的另一个含义是培养自己的道德,即遵守道德标准...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孔子说:“仁是为大家的”...孟子说:“仁是为众人的”...这是仁的第三层含义,也是仁作为孔子‘人本哲学’核心概念的含义;“普通话里有二十四种仁学观,基本意思是爱。《左传》中有三十三种仁学观。除了爱,其他几种美德也叫仁。然而,这些材料所反映的仁学思想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肤浅的。孔子在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抓住了当时意识形态中已经出现的仁的概念,加以澄清、丰富、充实。(2)

需要指出的是,匡先生的论证并不充分。第一,《论语》中仁义礼的出现频率。应该肯定的是,这种频率统计有助于研究孔子思想的核心,尤其是将《左传》和《国语》中仁义礼的频率与之对比,更能说明问题。但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具体的学术范畴,必须通过揭示其内涵来证明,只能通过频率统计来证明。

第二,孔子仁学的内涵揭示不准确。匡先生对孔子仁学的论证仅限于伦理道德领域。应该说,以仁为伦理也是孔子前辈的思想成果,并非孔子的新发明。以《国语》为例:周瑜说“爱人,与人为善”;“人必须与人交谈”;《于今》说:“为仁者,亲爱者谓之仁”等等。引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古人也有志向:‘克己自尊,仁。’“这些都是在谈仁的伦理。匡先生的孔子仁学与蔡先生的孔子礼学在方法论上是一致的,都是不妥当的。

第三,孔子对仁的升华。首先,匡先生对《国语》和《左传》中仁者频率的统计是不准确的。在《国语》中,仁至少是62次;在《左传》中,至少看到39个;其次,在《左传》和《国语》中,仁虽然主要是伦理道德,但有时也有跃入政治领域的倾向。如《左传》三十三年,公曰:“出门为客,以物为祭,与人为善”;《国语周渔》说:“仁护民”,“仁防民来”等等。这是一种以仁政治国安民的尝试。不能说这里的仁的思想内涵是“肤浅”的。第三,匡先生对孔子仁学思想内涵的揭示都停留在伦理道德领域。这种“人本主义哲学”本质上仍然是一种伦理哲学,而不是政治思想,但孔子思想的本质是一种治国理论。

三、“孔子思想核心的其他观点”一瞥

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还有很多其他的理论。笔者认为,这也值得商榷。比如:

一是“礼义仁”论。据说冯友兰先生是“礼义之仁”说的主要信奉者。冯先生把“礼”和“仁”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为了避免和调和孔子思想核心“礼”和“仁”的矛盾,但冯先生这样做显然是不合适的:1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只能有一个学术范畴,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否则就成了多核。2.冯先生把“礼”作为孔子的政治纲领,把“仁”作为他的最高道德准则。这样,其实还是认可“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应该从属于礼,这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把“礼与仁”合起来作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忠君”说。“忠君论”的主要追随者是梁启超、易白沙、陈独秀,五四时期很流行。事实上,所有五四时期因反对孔子而成名的青年学者,都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严格来说,他们砸的孔家店是南宋朱开的朱家店。孔子苦了几代人,委屈委屈!忠君的思想不是孔子发明的。比如《左传》在他成为公职人员十年后说:“君赐我死,死而不朽。”相反,孔子主张“君臣要有礼貌,臣要忠君”(3)。也就是说,孔子对君主的忠诚是有条件的。如果君主不“使使臣以礼”,大臣只是单方面“以忠报国”,那么“人以为以礼报国是谄媚之举”(4)。怎么能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忠君呢?

第三,“三纲”论。“三纲”论与“忠君”论本质上是一样的,是宋明理学的基础。我们知道“三纲”就是“三纲”,这不是孔子发明的,孔子最多也就是三纲思想的一点萌芽(当然作者还是不同意这一点,打算另文讨论)。“三枢机”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始作俑者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比如《韩非子·忠孝篇》说:“臣为臣,子为父,妻为夫。三者合则天下治,三者反则天下乱。这是正常的世道,明王是贤臣,易。”西汉以后,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三纲”。比如他在《春秋故事与基本义》中说:“君臣之义,父子之义,夫妻之义,皆取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三纲,可从天求。”东汉白虎观大会上,有学者正式用“三纲”来诠释经典。所以,说“三纲五常”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忘记过去。

第四,“孝”与“仁孝”的理论。前者据说是钱穆先生;起源于后者的人,据说是李世岑先生。需要指出的是,“孝”作为一个伦理范畴,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并有将其作为一种政治思想的倾向,孔子对此持肯定态度。但如何将“孝”升华为政治思想,孔子并没有做出突破性的理论贡献。“孝”作为一个政治范畴,是在孔子之后提出来的,即出自《孝经》。虽然《孝经》是假借孔子的名义写成的,但《孝经》中引用的孔子语录在《论语》、《国语》、《左传》等最早的文献中是找不到的。所以,“孝”不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孝”说。这一学说的重点是“仁”,但李先生对“仁”的论证同先生一样是不充分的。同时也有陷入“多核”论的嫌疑。

第五,“忠恕”、“中庸”、“仁恕”理论。“忠恕”论的代表人物是清初的陈希拓。“忠恕”和“孝”是一样的。孔子只是把它作为一个伦理范畴,“忠恕”作为一个伦理范畴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中庸也是如此。孔子只有中庸之道的萌芽,可以在孔子之前找到,而且主要是在伦理道德领域。孔子把中庸作为政治范畴是后来的事。“庶人”论与“仁孝”论是一样的,其本质都是仁。焦循是住在这里的人,但他的“庶人”的论点也是传统的。所以,“忠恕”、“中庸”、“仁恕”等理论不可能成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四、“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笔者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这个问题必须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而不能从伦理的角度来看。孔子的仁不是伦理,而是政治思想,即他把仁的伦理升华为政治思想,从而创立了新的治国理论。过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一论点最根本的缺陷就是没有从政治上看问题。

第一,把“仁”作为治国思想,是孔子的新发明。孔子是如何把仁的伦理升华为仁的政治思想的?以《论语》为例(下同):比如颜元说:“仲宫问仁。子曰:‘出门如见贵客;使人民像一个大祭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州内无怨,家内无怨。”“这是对前人‘出门为客,收物为祭’的思想倾向的继承,试图超越伦理道德,跃入政治领域。”《卫灵公》说:“子曰:‘仁者,非水火也。火和水,我看到了舞蹈和死亡;我也没看到道人和死者。”“这是对前人‘仁保民’和‘人不仁则不来’思想的升华,明确提出用仁来治理国家,管理人民,仁已被视为一种政治思想。在鲁兹,孔子也预言:“有君必亡。”对此,杨伯钧先生解释说:“若有王起,则仁政大有三十年。”(5)基本正确。正如毛泽东把中国古代“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概括为“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从而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一样,孔子把仁作为一种政治思想,这的确是史无前例的,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新的治国思想家的诞生。

第二,孔子比其他范畴更重视“仁”。从统计频率来看,在《论语》中,仁的出现频率最多,109次;仪式只有75次。其中,别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本人讲仁的次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说明孔子重视仁。《论语》中有很多孔子弟子等人问仁的现象,包括问仁、问仁,共计20次,与问礼形成鲜明对比:《论语》中没有孔子弟子问礼的记载,只有“方林问礼之根”(6)。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对仁的重视。《左传》中,仁的频率是39次,礼是517次;在《国语》中,仁是62次,礼是121次,礼的频率远远多于仁。在《论语》中,仁对礼在频率上的第一次胜利,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第三,在仁的伦理与政治问题上,孔子关注的始终不是个人伦理的仁,而是接近政治的仁。如《公冶长》说:“问:‘让殷为你三公,无喜;三一直,没有民主。旧灵隐的管理必须向新灵隐报告。“怎么做,”子曰:‘忠。’你说,‘仁慈就够了吗?’咘咘:'未知;“你怎么能仁慈!”崔子杀琦君,陈文子得十倍,弃之。至于其他国家,他们说:“你和崔子一样大。”违反它;其中一个州说:“你是我的医生崔子。”违反它。这是什么?子曰:‘明了。说:‘仁就够了吗?子曰:‘尚未;“你怎么能仁慈呢?””而《献文》说:“鲁兹说:‘桓公杀了龚子久,召暴死,管仲未死。“说,‘毫不留情!’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用战车,用钟之助。就这样!“尽管它很仁慈,”子贡曰:‘管仲非仁人乎?桓公杀宫子久,不能死,但不能死。子曰:‘管仲为公,为霸,为天下之征服者,百姓自此蒙其福。魏冠中,我是左撇子!一男一女原谅他,就过沟不自知!”子产也是如此。孔子以前受别人影响,认为是“无情”。后来听说他“没有破坏乡校”,感慨地说:“从这点来看,人们称子产无情,我却不信。" (7)

第四,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在礼中起统帅作用。尤其是涉及到仁与礼的冲突时,孔子毫不犹豫地站在仁的一边,让服饰服从它。例如,《阳货》中说,“我问,‘三年的哀悼时间够长吗!君子为礼三年,礼必坏;三年不找乐子,就找乐子。旧谷已去,新谷正在崛起;现在钻火坑已经来不及了。“孔子说,‘女人怎么了?’说,“安!”女安,为之!夫妻服丧,不愿意吃饭,不愿意听音乐,不愿意生活,所以不做。“今天的女儿是安全的,所以做吧!”杀了我。子曰:‘施之不仁!孩子出生三年,然后就脱离了父母的怀抱。失去丈夫三年,失去世界;是的,你爱你的父母三年了吗?孔子为什么如此重视「三年丧期」?原因很简单:比如在学习上,有个儿子说:“孝是仁之本!”

五、如何正确理解孔子的“克己”?

坚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的人,常常引用《论语》和《颜元》中的“颜元问仁”。孔子说:“克己奉公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仁靠自己,而靠别人?’颜渊曰:“可问其目的何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元说:‘虽不敏复,请谈事’”,并认为“克己复礼”是孔子提出来的,目的是复礼,重点是复辟和倒退。这个观点也值得商榷。

第一,“克己”的发明权不在孔子。从上面可以看出,孔子自己说:“古人也有志向:‘克己复礼,仁。’"

第二,“克己”的目的不是“还礼”,而是回归仁。因为孔子之前的人说“克己,仁”;孔子说得更清楚:“克己复礼是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靠自己,靠人?”怎么能说“‘克己’的目的是‘重礼’”?

第三,孔子的“克己复礼”不是倒退,而是倡导“以仁治国”。《颜原》中的这段语录有三层含义:1,“克己复礼,仁。”这是孔子对前人“克己复礼仁”的复述。2、“一日克己,天下仁者。”这句话不是对前一句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加重语气,而是对“克己复礼仁”的升华这里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世界”是什么。古往今来,任何解释这句话的人,都因为对“世界”这个词做了现在意义上的理解,即整个世界,而未能恰当地或正确地解释这句话。其实“天下”在春秋以前是专有名词,与今天的“国”同义。当时的国家只相当于今天的省区;家,只相当于县乡,是中央政府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根本不叫州和家。以西周为例。周朝的国王被称为天子,他的整个统治区域被称为天下(也就是今天的国家)。周分封诸侯建立国都(即今天的省区);整个统治体系是通过分封大夫建立家室(也就是今天的县乡)形成的。比如《诗·潇雅·北山》说:“天下之下,岂是王者之地?领地,是王么?”这就是证明。如果把当今世界解释为一个国家,那么这句话的仁就不再是伦理上的仁,而是政治上的仁。“克己之日,天下归仁”的意思是:有朝一日,在政治上实现了“克己之时”,全国就实现了仁政。或者换句话说,礼政的完善是仁政,仁政比礼政要求高得多,是礼政的升华。这样,“克己复礼”就是从礼的政治到仁的政治的桥梁。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就是说,仁政统帅下的伦理包括作为伦理的礼,这是仁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本质的内容。

第六,关于孔子“仁”的几点补充说明

要科学地理解孔子的仁,就要进一步探讨仁政治的基本内涵,仁与仁政治的关系,以及如何从仁伦理过渡到仁政治。

孔子仁学的基本政治意义。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孔子把仁从伦理范畴升华到了政治范畴,首次提出了仁政的概念,但孔子从来没有使用过“仁政”这个词,这个词后来被孟子概括。孔孟虽然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但他们对仁政的基本含义并没有解释清楚。马克思恩格斯说:“唯物主义以其第一个创始人培根的形式,仍然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以诗意的情感光辉向人微笑。”(8)正如培根的物质内涵“以要素的形式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以诗意的情感光辉微笑于人们的心灵”一样,孔孟至今仍只用“仁者爱人”,或“仁者也”、“仁者也”来解释仁政。这是不科学的。那么,仁升华为政治范畴的基本含义应该是什么?答案是“爱民”。“爱民”与“爱民”虽有一字之差,但真正明确是在孔孟之后。后来,中国几乎所有的封建帝王都把“爱民如子”作为自己的口头禅,其实是在告诉人民,他们在践行孔孟的仁政。但在《论语》中,孔子确实有把“爱人”变成“爱人”的倾向。如《学记》说:“一国之学千百,敬事而信,爱民而俭,使民而使时。”

孔子是如何从仁的伦理概括出仁的政治的?仁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是春秋末期理想的社会行为准则。正是在此基础上,孔子进一步将其概括为一种理想的政治理想。孔子总结为两种方式:一是将政治伦理化,二是将国家人格化。例如,阳货说:“张子向孔子问‘仁’。子曰:‘能为天下五事,谓之仁。’打扰一下。说的是‘尊、容、信、敏、利:尊不冒犯,容得人心,信有担当,敏有功德,利足以使人。这里的“世界”是今天的国家仁”就是仁政;孔子一是用礼、容、信、敏、利等伦理道德概念来解释仁政,二是通过改造个体群体(国家),使伦理政治化。如《尧岳》说:“张子问孔子:‘什么,斯可从政?’子曰:‘敬五美,筛四害,斯可从政。’张子说:“五美是什么?”子曰:‘君子不劳而获;无怨无悔地工作;无贪有欲;泰但不骄;魏不凶。“张子说,‘无成本获益是什么意思?’子曰:‘利人之利,岂无利乎?你可以选择努力,谁抱怨!要仁得仁,就是贪!君子不小不大,也不敢慢,所以不要太嚣张!君子衣冠,尊其远见,似畏其人。不牛逼但不凶!“张子说,‘四害是什么?’子曰:‘杀无所教,谓之虐;不要放弃将其视为暴力;慢订单导致小偷;如果你还和别人在一起,你会对收银员小气,说明你有部门。”也许是因为张子问的是“政治”,孔子跟他谈个人修养的时候,突然转到治国的问题上,把个人放在国家的角度,把仁的伦理合理化到政治上。这里的第一仁是伦理道德,第二仁是政治思想。

仁与仁的政治关系。如《永夜》曰:“子贡曰:‘若能施于民,助于民乎?“它善良吗,”孔子说:‘仁是什么?也会圣洁!姚顺还病着呢!仁者欲立而为人,而欲达而为人。如果可以打个比较接近的比方,可以说仁的一面已经有了。“可见,仁政要靠仁政者来实现,但并不是所有的仁政者都能仁政,像尧舜这样的仁政者还是‘有病’的。换句话说,仁的政治要求远高于仁,从仁到仁政还有相当的距离。要实现仁政,必须下大力气。

七。从“仁”的角度反思孔子的历史地位

过去,理论界虽然有人一度肯定“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由于对仁的内涵揭示不准确,未能对孔子的历史地位做出科学评价。相反,关于孔子的历史地位,理论界长期以来持“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的观点,即“孔子提倡‘克己复礼’,意思是让历史的时钟倒转。“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就像黑格尔提出的“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重要命题一样,孔子的“克己复礼”表面上看似保守,但本质上也是革命的。黑格尔的命题曾经“引起了近视政府的感激和同样近视的自由派的愤怒”(9),而孔子的命题也受到了近视封建领主的赞赏和同样近视的自由隐士的愤怒。比如颜元说:“齐景公问孔子政治。孔子对他说:‘君,君;部长,部长;父亲,父亲;“儿子,儿子。”龚说:‘好!相信君无君,臣无臣,父无父,子无子。虽然我有小米,但也要吃。”“魏子曰:“龙驹结溺耕。孔子通过了它,这使鲁兹感兴趣。常举曰:‘夫之君者乎?鲁兹说,“为了孔丘。曰:‘是鲁与乎?说,‘是的。说‘我知道天津!问及桀溺,桀溺曰:‘子何人?说:‘这是次要原因。’说,‘是鲁的弟子吗?是:‘自然。曰:‘空谈者遍天下,谁能改变之?更何况,你不跟随这个创造世界的人,你怎么能跟随这个创造世界的人呢?不停地。别忘了:“克己”的立足点是“归仁”,而仁是孔子新的世界观,所以“克己”不是对礼法旧治的简单回复,而是向更高的仁的政治政策的飞跃;“克己复礼”只是手段,实现仁政才是目的;孔子想在吸收旧礼治积极因素的基础上,推进他的仁政改革。因此,“自我否定”不仅仅是为了扭转历史,而是一种改变社会的政治宣言。

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出发,重新审视孔子今天的历史地位。最恰当的语言是对比恩格斯对但丁的评价:“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资本主义时代的开始是以一个伟人为标志的,那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第一个诗人。”(10)因此,我们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度的最后一位思想家,同时也是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第一位思想家。(11)孔子作为封建领主制的最后一位思想家,曾经对封建领主制感到后悔,并赞同流行的“礼让为国”、“周礼不变”等理论。作为第一个统一中央集权的思想家,孔子痛斥当时腐败的封建领主制度为“天下无道”,创造了一种新的统治思想——枣任政,这种统治思想适合以后封建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长期以来把孔子奉为圣人。是虚荣吗?

注意:

(1)这里引用的蔡先生的观点,都出自他的文章《孔子一生恭敬》。参见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1版;平装本

(2)这里引用的匡先生的观点均出自他的《孔子评传》,齐鲁书店,1985年3月1版,平装本,第181-183页。

(3)(4)(6)《论语》:巴蜀;八舒;八蜀。

(5)杨伯钧:《论语》,中华书局,第2版,198012,第137页。

(7)《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卷1,第249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21页。

(11)关于中国古代封建领主制和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问题,请参考我的拙作《中国古代史新探》,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第19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