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高频考点

2017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高频考点

2017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即将开始。你知道护士资格证考试都考哪些基础护理知识吗?以下是护士资格考试基础护理高频考点,欢迎阅读。

1,基础护理高频考点

1% ~ 2%碳酸氢钠能提高沸点,去污防锈;1% ~ 4%碳酸氢钠可用于口腔真菌感染;2% ~ 4%碳酸氢钠可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阴道灌洗;2%碳酸氢钠可用于鹅口疮患儿的口腔清洁。甲氧苄啶(敌百虫)农药中毒患者禁止使用1% ~ 4%碳酸氢钠洗胃。

无菌物品、无菌溶液、无菌托盘的有效期总结如下:①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②开封后无菌溶液有效期为24小时;③放置的无菌托盘有效期为4小时。

2.隔离区域的划分(高频测试点)

1.洁净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治疗室、餐饮室、更衣室、值班室、仓库等。,以及隔离病房外的区域。

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室、病房走廊、检验室等。

3.污染区: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病房、病人厕所、浴室、病房外走廊等。

温馨提示:关于传染病区域的划分,考生可以简单理解为:洁净区主要是医务人员活动的地方;半污染区是医护人员和患者* * *有相同活动的地方;污染区主要是病人活动的地方。

3、压疮的易发部位

1.仰卧位:枕结节、肩胛骨、棘突、肘、足跟,最常见于骶尾部。

2.侧卧位:耳廓、肩峰、肋骨、臀部、膝关节内外侧、脚踝内外侧等。

3.俯卧位:脸颊、耳廓、肩峰、髂前上棘、肋缘突出部分、膝前、足趾等。微信号:hushikaoshi。

4.坐位:发生在坐骨结节处。

4.压疮的阶段和临床表现(高频测试点)

1.瘀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受压局部皮肤出现红、肿、热、麻木或触痛但皮肤表面未受损,为可逆性改变。

2.炎症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未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皮肤表面发紫,皮下出现硬结,表皮形成水疱。水泡容易破裂,露出湿润红润的伤口,患者感到疼痛。

3.溃疡期静脉血回流严重受阻,局部充血导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表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严重者坏死组织变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气味难闻。

5、压疮护理(高频测试中心)

1.在血瘀红润期,及时去除病因,防止局部持续受压,增加转动次数,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

2.炎症浸润时保护皮肤,避免感染。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未破的水泡可用无菌纱布包裹,以减少摩擦,防止感染,促进其自吸收;对于较大的水疱,应先对局部皮肤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的液体抽出(不能切掉表皮),表面涂上消毒液,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果水疱已经破裂,消毒伤口及其周围的皮肤,然后用无菌敷料包裹。微信号:hushikaoshi。

3.在溃疡的这个阶段,要及时解除压迫,清洁创面,清除腐败,促进愈合。

6.体温评估

1.体温的生理变化(1)年龄: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体温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相应波动;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因为基础代谢率低,所以体温低。(2)性别:一般女性略高于男性。在经前和妊娠早期,女性体温可略有升高,而排卵期偏低,这主要与孕酮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7.热型(高频测试中心)

(1)遗漏发热:体温连续数天或数周持续升高高达39.0 ~ 40.0℃,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0℃。常见于伤寒、肺炎球菌肺炎等。(2)松弛热:体温在39.0℃以上,但波动较大。24小时温差在65438±0.0℃以上,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等。(3)间歇性发热:高热和正常体温交替出现,有规律。发热时,体温突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时间,然后迅速回落至正常,经过数小时、数天的间歇后再次发作。常见于疟疾等。

8.异常脉冲(高频测试部位)

1.频率异常的快脉(1):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快脉。常见于发热、甲亢、休克、早期出血患者(2)脉搏慢: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小于60次/分钟,称为脉搏慢。常见于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温馨提示:颅内高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哪些特点?两慢一快?也就是心率慢,呼吸慢,血压高。

9、血压测量注意事项(高频测试中心)

(1)测量前检查血压计,符合要求才使用。如果水银不足,可以测得血压偏低。(2)需要密切观察血压的患者应该怎么做?四个决定?即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固定姿势、固定血压计(3)测量血压时,血压计测点应与心脏和肱动脉在同一水平线上。坐位为肱动脉平坦的第四肋软骨,仰卧位为肱动脉平坦的腋中线水平(4)排除袖带因素的干扰①根据测量位置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过宽时测得的血压值低,过窄时测得的血压值高;②袖带要松紧适度,过紧测得的血压偏低;松动测得的血压值偏高。温馨提示:肾病除了肾病综合征是高蛋白饮食外,其他都是低蛋白低盐饮食。心血管疾病多为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10,操作步骤(重要步骤)

1.测量插管长度并做标记。测量方法有两种:①发际线到剑突的距离;②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成人插入胃中的长度一般为45 ~ 45~55cm2。当导管插入咽喉部(14 ~ 16 cm)时,要求患者吞咽以方便插管。3.插管过程中,如果患者感到不适,停止插管,让患者深呼吸或吞咽。如果插入不顺利,应检查口腔,看胃管是否卡在口腔内;如遇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说明你误入了气管,要立即拔出,稍事休息后重新插入。4.对昏迷病人进行插管时,应注意:①协助病人摆脱枕头,使其头部后倾;②当胃管插入至14 ~ 16 cm时,用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紧贴胸骨柄,可增加喉道弧度,便于胃管通过。5.确认胃管在胃里的三种方法:①吸胃液;②用无菌注射器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听到空气通过胃的声音;③将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无气泡溢出。6.通过先注射少量温水来填充食物和药物,然后慢慢注射流质食物或药物,再注射适量温水冲洗胃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