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题。

第一,陈独秀对民族劣根性的分析。

今年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运动“五四”90周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以进化论和西方启蒙运动为武器,对比中西国民性,分析中国的民族精神品质,指出民族劣根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西民族主义的差异:陈独秀在《东西方根本思想的差异》一文中指出,中西在三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是“西方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方民族以休息为本位”。所以西方人“恨辱而不斗死”,中国人“斗死而不辱”。第二,西方人重视个人自由、平等权利和幸福。“有人权的人,作为过去的成年人,不是奴隶,享受这个权利没有区别。”。中国人处于男权社会,个人没有权利。他们服从父母,忠于皇帝,造成了四种后果:损害了他们独立自尊的人格;扼杀个人思想自由;剥夺个人法律平等的权利;发展依赖性,削弱个人创造力。第三,“西方国家以法治为本位,以实际利益为本位;东方民族是以感情为基础,以空洞的文字为基础的。“西方视法治为国家,重视实际利益。关于权利义务的规定,绝不会因为“感情”而有得有失。所以“社会上所有的人都不互相依赖,自己奋斗,独立谋生,成为独立的人格”。而中国则非常重视家庭之间的情感联系,掩盖了实际利益的矛盾。始于君子,终于小人,受之者惯于贪懒,促其命以弱其耳。”

中国人的公德和私德在下降:陈独秀在《我们最后的觉醒》和《亡国篇》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的道德下降到了惊人的程度,无论公德还是私德。

从公共道德来看,中国人极度缺乏参与意识。陈独秀说:“我们的国家长期专制,但官方的命令是服从的。人民除了纳税和打官司,与政府没有任何谈判。”因此,人们对国家大事以及政治与自身切身利益的关系毫无概念。“今天,国家处于危险之中,而一般的商界人士仍然认为干预政治不是他们的职责。”关于国家的兴衰,“我意识到政府和党员的手,我采取中立的态度,如果看对岸的火。”所以中国人,无论是为官还是为民,“只知有家,不知有国”,普遍对财富以外的东西持观望态度。“中国的官员只想拿几个便士回家发财。至于国家怎样才能繁荣,怎样才能比世界上其他国家强大,怎样才能为人民消灭农药,怎样才能造福国家,这些事情都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的。”而“学者、农民、工人和商人,还要保护自己的家园,正所谓‘各人扫自己的雪’。”推而广之,这种态度使得中国人甚至对与他们有直接利益关系的事情持否定态度。“他们只知听天命,不知量力而行”,还创造了一些俗语,如“靠天吃饭”、“一切看天”、“一切看命运,而不看人”、“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在私德方面,中国人在世人眼中也成了贪婪、虚伪、堕落、污秽的代名词:陈独秀在《我的爱国》中说:“外人鄙夷我家,其实我们不得不低头承认,说贪婪是无耻,说是有病之人,说是不洁,说是拜金,说是”。

道德沦丧的恶果:中国人民对暴政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极其薄弱。他们不是积极抗争,而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听天由命,很少迷茫;对于事物的评价,没有对错的标准,只有官方听话;甚至在外敌入侵,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时,也常常“丢掉抵抗,厚着脸皮过太平日子”。他们不仅不反抗,甚至把反抗当成号召混乱、揭竿而起的计划,造成“小人长,君子之道消。”陈独秀在《反抗》一文中指出,这样做“无异于买奴债,陷于软弱无知之林”。

中国人道德沦丧的原因:陈独秀认为中国人道德沦丧的原因是两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及其愚昧政策造成的奴隶根源。他在《告青年》中说:“忠、孝、义也是奴德;轻刑薄税让奴隶快乐;赞功德,奴之文章也;感谢主,奴隶的荣耀也;纪念碑和高陵也是奴隶的纪念碑。“他们的”是非荣辱,服从他人,不以自己为标准,那么个体独立平等的人格就会消失。“他所有的善恶行为,都不能诉诸他自己的意志,教训是可以吸取的;谁说当奴隶不合适?”。

这是陈独秀的评论,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