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824真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

古代读书的人,必有老师。老师是教道教,教学习,解释难题的人。人不是生来就有知识和真理的。谁能不怀疑呢?

出发地:

唐代韩愈的《世说》

《世说》背景:

《世说》是作者贞元十七至十八年(801-802)在北京任国子监四校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革除徐州官职,居洛阳传道授业的作者,经两次进京调候选人,于当年十月被授予国子监四博士之职。此时作者决心以国子监为平台,复兴儒学,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发现科举殿堂黑暗,政府腐败,官制弊端百出,导致很多学子对科举失去信心,放松了学业。那时候上流社会看不起教书的人。在士大夫阶层中,有一种不愿求师、“耻于为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国子监中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感到痛心,并通过回答李攀的问题来澄清人们对“求师”和“为人师”的模糊理解。

作者介绍:

韩愈(768 ~824,65438+2月25日)河南合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昌黎县祖籍”,人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他是一位大臣、作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朝大臣韩仲卿的儿子。

元和十二年(817),韩愈成为裴度的三月司马,丞相,平息“淮西之乱”。因出言顶撞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宦海沉浮中,他升任吏部侍郎,被称为“高丽吏部”。长庆四年(824),韩愈病逝,享年57岁,追授《礼记》。谥号叫“文”,所以被称为“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追授昌黎县伯,拜孔庙。

韩愈在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大家”、“百代文宗”之称。他与柳宗元并称为“刘汉”,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千古四大文学家”。他倡导的“文道合一”、“言之有度”、“行之无字”、“随字依序”等写作理论,对后世具有指导意义。代表作品有《世说》、《霍》、《金学杰》等,均收入《韩昌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