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2022必考知识点

数学是所有理科的基础,一不小心就容易出错,但是高考出错就不好了。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高考数学2022的必考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目录

高考数学的一个必考知识点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2

高考数学必考的三个知识点

高考四数学必考知识点

高考数学的一个必考知识点

一、集合、简单逻辑(14课时,8)

1.设置;2.子集;3.补充;4.交集;5.工会;6.逻辑连接器;7.四个命题;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

1.映射;2.功能;3.函数的单调性;4.反函数;5.互逆函数的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6.指数概念的扩展;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8.指数函数;9.对数;10.对数的运算性质;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实例。

三、系列(12课时,5)

1.序列;2.等差数列及其通式;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4.几何级数及其置顶公式;5.几何级数的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

1.角度概念的推广;2.曲率系统;3.任意角度的三角函数;4.单位圆内的三角函数线;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6.正弦和余弦的归纳公式;7.两个角的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8.双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9.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0.周期函数;11.函数的奇偶性;12.函数的图像;13.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4.用已知的三角函数值求角度;15.正弦定理;16.余弦定理;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 8课时)

1.向量;2.向量的加法和减法;3.实数和向量的乘积;4.平面矢量的坐标表示;5.线段的分界点;6.平面向量的量积;7.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8.翻译。

不及物动词不等式(22课时,5)

1.不平等;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的证明;4.不等式的求解;5.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与圆的方程(22课时,12)

1.直线的角度和斜率;2.点斜型和两点型线性方程;3.线性方程的一般公式;4.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5.两条直线的交角;6.点到直线的距离;7.用二元线性不等式表示平面面积;8.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9.曲线和方程的概念;10.曲线方程由已知条件列出;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 7课时)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3.椭圆的参数方程;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直线、平面、简单(36课时,28分)

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平面图形的直观画法;3.平面直线;4.直线与平面平行性的判定和性质:5.直线与平面垂直度的判定和性质:6.三垂直定理及其逆定理;7.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8.空间向量及其加减乘除;9.空间矢量的坐标表示;10.空间向量的量积;11.直线的方向向量;12.不同平面上的直线形成的角;13.不同平面上直线的公垂线;14.不同平面内直线的距离;15.直线和平面的垂直度;16.平面的法向量;17.点到平面的距离;18.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形成的角;19.向量在平面上的投影;20.平面平行于平面的性质;21.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23.两平面垂直度的判定和性质;24.多面体;25.棱镜;26.金字塔;27.正多面体;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

1.分类计数原则和分步计数原则;2.排列;3.排列数公式;4.组合;5.组合数公式;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7.二项式定理;8.二项式展开的性质。

XI。概率(12课时,5)

1.随机事件的概率;2.这种可能事件的概率;3.互斥事件有发生的概率;4.相互独立的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5.独立重复测试。

选修二(24)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

1.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表;2.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3.取样方法;4.总体分布的估计;5.正态分布;6.线性回归。

十三。限制(12课时,6)

1.数学归纳法;2.数学归纳法的应用举例;3.序列的极限;4.函数的极限;5.极限的四则运算;6.功能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

1.导数的概念;2.导数的几何意义;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5.复合函数的导数;6.基本导数公式;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性:8.函数的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

1.复数的概念;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4.复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项式方程的解法。

〈〈〈

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2

1,圆的定义:

平面上到某一点的距离等于固定长度的点的集合称为圆,以该固定点为圆心,以该固定长度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和半径r;

(2)一般方程

那时,方程代表一个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说了一个点;当时,该方程并不代表任何图形。

(3)求解循环方程的方法:

一般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的条件。如果使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a,b,r;如果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e,F;

此外,还要多注意圆的几何性质:比如弦的垂直线必须经过原点,这样才能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包括三种情况:分离、相切和相交:

(1)设一条直线,一个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圆外一点的切线:

①k不存在,验证②k是否存在,建立斜方程,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

(3)点过圆的切线方程:circle (x-a)2+(y-b)2=r2,圆上的一点为(x0,y0),则过该点的切线方程为(x0-a) (x-a)+(y0-b) (y-b) =。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它是通过比较两个圆的半径之和(差)与圆心之间的距离(d)来确定的。

设置一个圆圈,

两个圆之间的位置关系通常通过比较两个圆的半径之和(差)与圆心之间的距离(d)来确定。

当时两个圆是分开的,此时有四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外切,连线过切点,有两条外切线和一条内公切线;

当时两圆相交,连线垂直平分公弦,有两条外切线;

当时两个圆内接,连线通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个圈子包含;当时是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时,圆心一定在中间的垂线上;已知两个圆相切,两个圆心与切点相切。

圆的辅助线一般连接圆心和切线或圆心和弦的中点。

〈〈〈

高考数学必考的三个知识点

一.随机事件

主要掌握它(3,4,5)

(1)事件的三种运算:并(和)、交(积)、差;注意,差A-B可以表示为a和b的倒数的乘积

(2)四大运行定律:交换定律、关联定律、分配定律和德谟克利特定律。

(3)事件的五种关系:包含、平等、互斥(互不相容)、对立、相互独立。

二、概率的定义

(1)统计定义:频率稳定在一个数附近,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2)经典定义:要求样本空间中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则事件A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与样本空间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之比称为事件的经典概率;

(3)几何概率:样本空间有无限个元素,每个元素的概率相等,所以可以把样本空间看作一个几何图形,把事件A看作这个图形的子集,用子集图形的大小与样本空间图形的大小之比来计算它的概率;

(4)公理化定义:从样本空间的子集集合到[0,1]的任何满足三个公理的映射。

三、概率的性质和公式

(1)加法公式:P(A+B)=p(A)+P(B)-P(AB),特别是如果A和B互不相容,那么P(A+B)= P(A)+P(B);

(2)区别:P(A-B)=P(A)-P(AB),特别是如果B包含在A中,那么P(A-B)= P(A)-P(B);

(3)乘法公式:P(AB)=P(A)P(B|A)或P(AB)=P(A|B)P(B),特别是如果A和B相互独立,那么P(AB)= P(A)P(B);

(4)全概率公式:P(B)=∑P(Ai)P(B|Ai)。这是原因的结果,

贝叶斯公式:p(aj | b)= p(aj)p(b | aj)/∑p(ai)p(b | ai)。

如果事件B可以在各种情况下发生(原因)A1,A2,...,An,那么用全概率公式计算B出现的概率;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则需要它是由Aj引起的概率,然后使用贝叶斯公式。

(5)二项式概率公式:pn (k) = c (n,k) p k (1-p) (n-k),k = 0,1,2,...,N .当一个问题可以被视为N倍壳努力测试(三个条件

〈〈〈

高考四数学必考知识点

分层抽样

首先,根据某些特征或标志(性别、年龄等)将群体中的所有单位分为若干类型或层次。),然后通过简单的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从每个类型或级别中抽取一个子样本。最后,将这些子样本组合起来,形成总体样本。

两种方法

1.首先用分层变量将种群分成若干层,然后根据各层在种群中的比例从各层中抽取。

2.首先用分层变量将种群分成若干层,然后将每层中的元素按分层顺序整齐排列。最后,通过系统抽样提取样本。

3.分层抽样是将异质性强的人群分成同质性强的亚人群,然后从不同的亚人群中抽取样本代表亚人群,所有样本再代表人群。

分级标准

(1)以调查中要分析研究的主要变量或相关变量作为分层的标准。

(2)保证各层内同质性强、层间异质性强、突出整体内部结构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3)把那些分层明显的变量作为分层变量。

分层比例问题

(1)比例分层抽样:根据各种类型或层次的单位数占总单位数的比例抽取子样本的一种方法。

(2)非比例分层抽样:如果某些水平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太小,样本量就会很小。此时,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方便专门研究或不同水平亚种群的相互比较。如果要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需要先对各层数据进行加权,调整各层在样本中的比例,将数据还原到总体中各层的实际比例结构。

〈〈〈

2022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三数学2022第二轮复习策略

★2022年高三上册数学教学最新总结。

★2022年期末考试十点思考

★高三数学期末知识点。

★2022年安徽最晚高考时间。

★ 2022年湖北高考时间表

★精选10件2022年高中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022年高三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2022年天津高考具体时间

★湖南高考时间2022具体时间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CB 1587 ad 6 F9 e 6358 c6ab 363586 b 8 af 79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