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怎么复习?
(1)首先要掌握民法的基本结构框架和逻辑体系。
民法博大精深,使得民法看起来很复杂,知识点很乱。因此,处理民法的体系化是非常重要的。民法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个原则和两条主线串起来。具体来说,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意思自治原则,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许多理论都来源于这一原则。抓住它,就是抓住了民法的命脉,涉及民法的方方面面。经典的法律行为理论实际上是一种适用意思自治原则的工具,结合这一原则对于法律行为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合同法中的契约自由原则是这一原则的集中体现,也体现在婚姻法中的婚姻自由原则和继承法中的意思自由原则。总之,意思自治原则是构建大部分法律制度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复习民法的时候一定要有这个“意思自治”的概念,要重点掌握和理解这个原则。
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民法有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构成。民法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本题要重点讲解的知识点是权力能力和行为能力。接下来是对象。客体包括事物、行为和智力成就。物是物权的客体,物分为主体和从属。行为是债权的客体,智力成果是知识产权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权利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财产权、物权和债权。第二条主线是引起法律关系变更、消失的事实,即法律事实。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人类行为事实和自然事实。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非法行为。违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法律行为以是否是意思表示分为民事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法律行为可分为单位行为和双边行为。双方的行为主要是合同。
(二)不能简单地记住规律,还要知道规律背后的原理。
有的考生可以倒背如流的背法律条文,但是遇到学法司法考试数据库里的题时。com,都是错的,想不出问题的头绪。通过对历年考试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应用题越来越多,每个应用题后面都有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法律条文或司法解释;但是,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就必须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来认定法律关系的性质、主体、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绝大多数题型考察的是考生对一个或多个规律的掌握程度,但不是关于规律的,而是侧重于考生对规律意义的理解和运用。因此,仅靠简单的记忆和对法律的字面理解,很难回答大部分问题。
同时注意相互概念和规律的区别。考生要把相同、相似、相反的内容放在一起复习。比如合同法中的当事人撤销权。撤销权是司法考试中比较喜欢的一个知识点。出题方式往往是在同一题目中考察不同合同的解除权,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在哪些著名的合同中,规定了解除权和解除权的行使主体是单方还是双方。比如著作权法中,哪些著作权人有出租权,哪些主体有通过网络传播信息的权利。比如专利法中,人在什么情况下享有侵权抗辩。所有类似的情况都要总结。
(3)不要轻易放弃
这一点是要强调民法的内容非常复杂,有些方向的考生在复习的时候怕困难,所以想到了放弃。比如对于知识产权的内容,大部分考生认为太抽象,离我们的生活太远。所以复习的时候总是省略这部分。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民法的每一部分都将受到考验。我们在复习的时候,甚至可以鼓励考生放弃一些。但是放弃的内容是小知识点,这种情况对于放弃某个方向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