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好考吗?(紧急)

考的好就答不上来~ ~考的不容易,我给你一套体育社会学大纲,希望对你有帮助:

1.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高级文明活动,遵循着进步、繁荣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演变成为人类具有独立体系的文化形态。

2.社会学的创始人是法国的孔德。

3.1898年,美国学者杰布林等人分别撰写了《芝加哥市政运动场》和《小运动场的运动》等论文,发表在《美国社会学杂志》第四卷。

4.1921年,德国学者里希特的专著《体育社会学》问世,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体育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

5.从65438年到0956年,罗兹等人撰写的《目标——建立一种体育社会学》一书被视为体育社会学的原著。

6.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竞技体育起源于英国的户外竞技活动,是欧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

7、文化分层:

文化的外层,即马克思所说的“第二自然”,或对象化的劳动;

文化的内层(核心部门的层次)是指文化心态,包括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情感、民族性格、审美情趣、道德情操等。

8.体育社会学的定义: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把体育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文化现象整体,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体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体育与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观念的关系,以及体育的结构、功能、发展动力和制约因素,以促进体育和社会的理性发展。

9.四种社会学理论:(1)结构功能主义: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帕森斯和默顿。(2)冲突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Cosel等人。(3)交换理论:代表人物有霍曼斯和劳布。(4)符号互动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鲁默等人。

10.在社会体育领域,社会体育指导员按照技术等级制度分为国家一级、一级、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按照职业标准分为指导员、高级、中级、初级。

11.体育的社会流动:(1)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2)自然流动和非自然流动(3)体育的职业流动(教材第43-44页,清楚地认识每一种流动并做出判断)。

12、体育文化的概念:是关于人类体育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一般来说,包括体育认知、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

13,现代体育文化的特征:世俗化、公平化、专业化、合理化、制度化、量化、记录化。

14.中国体育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体育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的目标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育制度。制度创新可以沿着三条主线推进:一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二是产权制度的创新,三是政府职能的转变。

15.体育中的角色类型:(1)体育中的预分配角色和自诱导角色;(2)运动中的意识角色和无意识角色;(3)体育运动中的规定角色和开放角色;(4)运动中的功利性作用和表现性作用。(教材158-159,把每个角色都理解清楚,判断)

16.体育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事体育活动的人群,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17.体育休闲的社会功能:健康功能、社会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和经济功能。

18,体育学习群,竞技体育群和健身娱乐群。(课本244-245,可以判断哪些群体)

19,女性体育人口比男性少。中国居民体育参与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总的来说,男性的参与比例高于女性:体育参与者的性别比例为179.14: 100,超出了性别比例的均衡范围。1996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中女性参与率比男性低13.6个百分点。根据2007年全国群体体育调查,2007年,达到经常锻炼标准的男性占总人数的9.0%,而女性只有7.5%。

二、简单议论文题

1,体育的社会控制功能

(1)减少人类的攻击行为;(2)充当人类社会的安全阀;(三)缓解国际争端;(4)抑制社会犯罪。

2.体育与国际政治

(1)政治需要制约体育的目的和性质;(2)政治制度规定了体育制度的类型;(3)政治意识形态制约体育价值观;(4)体育可以提高国家的地位,展示国家的软实力;(5)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国内的政治团结和民族团结。

3.体育对政治的负面影响。

(1)体育领域的大型节庆活动为一些政客制造事端创造了条件;(2)过度的政治干预毒害了体育的肌体;(3)过多的政治干预增加了体育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体育也成了强权政治的工具。

4.大众传媒对体育的负面影响。

(1)大众传媒仰慕冠军;(2)大众传媒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3)体育媒体中的性别歧视;(4)体育媒体对体育暴力的追逐影响社会稳定;(5)体育传播的商业化是反顾客导向的。

5.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1)体育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体育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3)体育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体育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6.中国举国体制的特征。

(1)政府财政投入是主要经济来源;(2)政府行政是基本的管理手段;(3)主要目标是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4)以半职业化训练为基础,以职业运动队为主体的运动训练体系;(5)以全运会为主体,以各级管理机构为序列的体育竞赛体系;(6)相对封闭和独立的政府行政垄断体系。

7.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1)体育改革的迫切性;(2)体育改革的渐进性质;(3)体育改革相对滞后;(4)体育改革的长期性。

8.体育运动中的社会互动要素。

(1)互动主题;(2)交互需求和目标;(3)互动手段;(4)交互规则;(5)互动环境

9.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

(1)竞技体育是一种庄重的仪式文化;(2)竞技体育是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

(3)竞技体育是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4)竞技体育是一种提高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

社会体育的特征。

(1)社会体育的普遍性;(2)社会体育的多样性;(3)社会体育的灵活性;(4)社会体育的业余性;(5)公共体育产品的性质。

11,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

(1)社会体育普及将快速发展;(2)社会体育将全面社会化;(3)社会体育的科学化水平将大大提高;(4)社会体育多元化。

12,中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

(1)社会体育的宗旨是实现“以人为本”;(2)社会体育是国家的一种软实力;(3)体育社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产力。

运动群体的特点。

(1)以运动为同一目标;(2)以体育实践为基本活动方式;(3)会员对某项体育活动或某项体育手段有强烈而稳定的兴趣;(四)开展对外竞赛;(5)内部有分工或分层。

14,女性体育发展的社会动因

(1)社会的发展为女性运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2)妇女解放运动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形象;

(3)妇女运动受法律保障;(4)女性自身健身意识的增强;(5)大众传媒关注女子体育。

15,女性偏见

(1)对女性身心潜能的误解;(2)对女性“社会形象”的偏见;(3)对女性“社会角色”的误解;(4)宗教和民俗的限制;(5)女性自身素质的限制

16,农民工体育发展对策

(1)加强社会支持,将城市农民工的体质纳入整个社会服务网络;(2)制定农民工体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提供保障;(3)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积极组织农民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4)从制度上彻底解决农民工的定位问题,是解决农民工体育问题的关键。

17,竞技体育激发民族精神

(1)竞技体育可以树立国家形象和国家榜样;(2)竞技体育可以强化民族意识;(3)竞技体育可以凝聚国力;(4)竞技体育可以弥补民族之间的创伤。

18、宗教在体育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1)宗教舞蹈的出现;(二)娱乐、抚慰、祭祀神灵的体育活动;(三)宗教活动和医疗活动;(4)宗教民俗活动;(五)宗教武装活动

19,体育与宗教的本质对立

(1)宗教和体育对人的态度根本相反;(2)宗教与体育在人的身心统一上有着根本的区别;(3)“世俗生活”中宗教与体育的对立

体育社会问题的特征。

(1)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是多方面的,大多发生在伦理层面和管理层面,但有时也可能上升到法律问题,比如球场暴力和兴奋剂。

(2)经历社会问题比一般社会问题(如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犯罪)更有限,危害更小。

(3)体验社会问题是寄生在体育文化现象上的,它的产生与社会体育价值观和体育管理水平密切相关。

(4)体育的社会问题具有高度的开放性。

20.中国体育的社会问题

(1)高水平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群众体育的不平衡;(2)竞技运动队文化素质低;(3)体育资源的缺乏和浪费;(4)侵占体育场地设施问题;(5)青年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21,体育社会问题的预防与解决

(1)树立良好的体育价值取向,抵制不良价值观的误导;(2)建立社会公平机制,保障人们平等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利;(3)注重体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4)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综合治理;(5)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增加社会体育资源;(6)建立社会“安全阀”机制和预警机制。

22、竞技体育的特点

(1)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2)体育竞赛的结果事先是不确定的;(三)有竞赛规则、裁判和仲裁手段;(4)竞技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传一定的价值观;(5)竞技体育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

23、体育社会问题的解决。

(1)体育的转型与改革;(2)依靠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3)加强自我修养的提高,寻找体育的文化因素;(4)重新评价体育的功能和价值;(5)加强与社会其他领域的融合和相互理解。

24.体育人口的判断标准

(1)身体活动频率每周3次以上;(2)每次体力活动持续30分钟以上;(3)体力活动强度中等以上(180000万以上)

25.体育在政治中的积极作用

(1)振奋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提高国家地位,显示国家制度的优越性。当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出现时,或者当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时,体育的这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3)促进国内政治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4)为国家外交政策服务,提供特殊外交场合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