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四川大学管理原理复习要点?

1.管理职能

回答2:不同学者对管理职能的划分不同,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项管理职能是所有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职能。

(a)计划: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需的行动。组织中的所有经理都必须参与计划活动。

(二)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和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把合适的人员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规定各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关系,从而形成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了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征。

(3)领导力:引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鼓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D)控制:控制的本质是使实践活动符合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五)创新:创新职能不同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它没有独特的表达形式。它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相结合的情况下显示其存在和价值。

2.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多少学派?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有三大流派,即孔子的儒家管理思想、老庄的道家管理思想和韩非的法家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分为1:治国的宏观管理——(财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

2.生活微观管理——(农副业、手工业、交通、建筑等。)

(一)顺道——符合治国理政的宏观理论和客观经济规律。

(二)重视人-1:重视人心2:重视人才离开。

(3)人的和谐——调整人际关系,讲求团结,上下和谐,左右和谐。

(D)可信赖性——声誉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E)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维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7)对策——策划策划,以智取胜。两点1:预测二:操作。

(8)节俭——理财和养生都主张开源节流,勤政治国。

(9)法治——中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为一套法治体系。

3.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历史背景。

(1)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2)中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3)西方管理模式的综合研究;(4)中国现行管理模式的探索。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1)国内管理向国际管理的转变;(2)从科学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3)从行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的转变;(4)从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的转变。

(五)从封闭的实体管理向开放的虚拟管理转变。

4.管理环境(任务环境,第三章)

第二节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一般环境因素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政治制度、政治形势、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令等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稳定和对组织的态度上。

第二节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

一般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包括所在国的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物质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消费水平。经济环境因素主要通过各种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的获取方式、价格水平的影响和市场需求结构的作用来影响各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节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一般环境因素

3.社会要素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家庭文化教育水平、传统风俗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影响范围——行为准则、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影响的结果-所需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和类型,可用劳动力的数量和类型。第二节: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I .一般环境因素

4.技术因素组织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科研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管理方式和方法。5.自然因素企业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企业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第二节环境因素对管理的影响。任务环境因素任务环境因素对组织有更直接和具体的影响。任务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资源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特殊利益组织。

5.什么是社会责任和理解(四章两节)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有益于社会的长期目标的追求,这要求企业探索基本的道德真理。

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包括:公众期望、长期利润、道德义务、公众形象、减少政府管制、权责平衡、股东利益、资源环境等。

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类。

对内是指员工对股东应承担的责任,比如利润分成。

对外,包括经济、公共、环境三个方面。

6.计划的概念及其本质

1)计划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1。计划的定义:

规划是一个组织根据环境的需要和自身的特点确定目标,通过计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协调各种资源,顺利实现预期目标的过程。

(b)基本特征:

& lt1 & gt;计划的目的

& lt2 & gt计划的有效性

& lt3 & gt计划的主导地位

& lt4 & gt计划的普遍性

& lt5 & gt计划经济

& lt6 & gt计划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俗话说,规划和决策是相互关联的。

(1)决策是规划的前提,规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为计划的任务安排提供了依据,计划为决策选定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和规划是相互渗透的,有时甚至是密不可分的。

规划的作用

(1)合法性。明确了组织的使命。

(2)动机和责任的来源。

(3)行动指南。

(4)理性决策。

(5)性能标准。

7.规划过程

2)计划的原则和制定步骤。

(a)计划的原则

& lt1 & gt;综合平衡原则

& lt2 & gt承诺原则

& lt3 & gt灵活性原则

& lt4 & gt改变航向原则

& lt5 & gt限制因素原则

(二)制定计划的步骤

(1)评估计划(5)评估方案

(2)确立目标(6)选择方案

(3)建立前提条件(7)拟定衍生方案。

(4)建立备选方案(8)编制预算

& lt8 & gt预算

8.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的相关内容

决策的含义和特征

(a)决策影响。它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从几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二)决策特点

& lt1 & gt;需要具体和明确的决策目标

& lt2 & gt需求是基于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

& lt3 & gt需要两个以上的选择。

& lt4 & gt需要对该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 lt5 & gt追求的是最大可能的优化效果。

9.目标管理过程及其要素(第八章)

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方法,组织的上下层管理者和组织的全体成员* * *制定目标* * *实施目标。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目标(* * *四步)。最高管理者预定的目标;重新考虑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定下属的目标;上级和下级达成了协议。第二阶段:实现目标(* * *三步)。进行定期检查;向下级通报进展情况,便于相互协调;帮助下属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第三阶段:结束目标(* * *三步)。总结与评价;根据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奖励;总结经验。

10.总体战略

整体战略是指公司层面的战略,也称公司战略。是指整个企业,由最高管理层制定,用于指导企业的一切行为。

总体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明确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明确企业的价值;关注一切商机,决定主营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确定要收购的资源和要形成的能力,在不同业务之间分配资源;确定各项业务之间的合作,确保企业整体优化;确定公司的组织结构,确保经营战略符合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要求。

总体战略是公司管理者制定的战略。公司经理包括总经理、其他高级经理、董事会和相关专业人员。公司总经理是公司战略的设计者,对整体战略有效性负最终责任。

总体战略的类型

总体战略一般可分为:

防御策略

稳定策略

紧缩策略

混合策略

进攻策略

增长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有多种战略类型可供选择,不仅因为企业决策者的视角不同,还因为企业的层次不同,内部特征和外部环境不同,在不同条件下会选择不同的战略。

11.人员配备的原则和理由

论述了人员配置的重要性;1管理中的人员配备是指对阅读管理人员进行适当有效的选拔、培训和评估,目的是配备合适的人员来丰富组织中规定的服务,以保证组织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2人员配置的重要性我们的时代已经进入了经济和信息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将由掌握现代知识的人才来决定,组织成员成为了组织中最稀缺的资源。3.人员配备应遵循的原则,明确服务要求的原则,责权利一致的原则,公开竞争的原则,长期聘用的原则和持续培训的原则。

12.集权与分权的概念和意义

集权和分权的概念

集权与分权是指不同管理层级之间的权力分配和授予。所谓集权,就是更多的权力、更重要的权力集中在组织的高层管理者手中,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按照上级的决定、指示和指令行事。许多管理实践证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必然要求组织行为的统一,因此集权是必要的。所谓分权,就是把更多的权力、更重要的权力下放给组织的基层管理者,使他们在行使这些权力时,能够独立支配组织的有效资源,做出决策,解决组织运行中的问题。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专业分工和去中心化也是必然的。

意义

集权和分权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必然现象,也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组织是绝对集权的,也没有一个组织是绝对分权的。因为,绝对的分权会形成无组织的局面,最终导致组织的解体;同样,绝对的集权也会影响组织的活力。应该集中但过于分散的权力叫做上级领导的失职,应该分散的权力过于集中,叫做上级领导的好权力。

一般情况下,基层的问题或者决策数量多的问题,放权的程度应该高一些;相反,基层决策数量越少,分权程度越低。决策涉及面广,影响大,集权程度高;反之,集权程度低。

集权与分权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一)集权与分权的特征

a)集权组织的特点:

& lt1 & gt;商业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

& lt2 & gt在做决策时,下属需要向上级请示。

& lt3 & gt统一规划和管理

& lt4 & gt统一会计

b)分权组织的特征:

& lt1 & gt;中下层拥有更多的商业决策权。

& lt2 & gt对下属的控制较少

& lt3 & gt可以在统一规划下独立运作。

& lt4 & gt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控制权。

(b)影响集中和分散的因素:

& lt1 & gt;决策的重要性

& lt2 & gt组织的规模

& lt3 & gt本组织的历史

& lt4 & gt组织变革的程度

& lt5 & gt高层管理者对一致政策的偏好。

& lt6 & gt授权的控制手段

& lt7 & gt外部环境的影响

13.组织变革的意义

组织变革是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置、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以及组织成员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以及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组织内外部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的变化,提高组织效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组织变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资源的不断整合变化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企业关注组织变革。

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是指组织综合运用组织的基本理论和其他相关管理原理,研究群体激励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管理原理,研究群体激励、领导、权威和组织再设计等问题,对组织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组织发展需要的活动过程。

14.需要的意义和含义

15.组织文化的要素及其培育

组织文化要素:组织文化要素:组织精神、组织理念、组织价值观、组织精神、组织理念、组织价值观、组织伦理、组织品质、组织行为、组织伦理、组织品质、组织行为、组织制度、制度、组织形象等。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 * *相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具有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如果说组织文化是一种强调企业外部反应的“适应性文化”,那么组织就需要一种松散灵活的组织结构,以降低正规化、标准化和集中化的程度;

如果组织文化倾向于内部稳定的“稳定文化”,那么组织结构就应该以稳定为核心,以更高程度的正规化、规范化和集中化来加强内部控制,从而维持组织的稳定运行。

1.迪尔和肯尼迪认为,构成组织文化的要素有五个:①环境条件②价值信念③英雄人物④风俗礼仪⑤文化网络。

文化的塑造方式(1)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组织价值观是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组织价值观是整个组织文化的核心。选择组织价值观要根据组织的具体特点,目标组织价值观要根据组织的具体特点、环境要求和构成方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组织文化模式。组织文化模式。其次,要把握好组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因为只有通过科学的组合和匹配,各要素才能实现系统的整体优化。选择合适的组织价值观标准要注意以下几点:a .组织价值观标准要正确、明确、科学。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清晰、科学,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这是它的明显特征。b .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宗旨,管理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宗旨,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目标、战略和发展方向。c .密切关注员工的认同和接受,使之与这个群体关注员工的认同和接受相协调,编织员工的基本素质。把员工的基本素质编织在和谐之中。过高或过低都难以奏效。d .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认真听取员工的各种意见,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精神,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要经过多次迭代,看,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要经过多次迭代。精心选择符合组织特点、反映员工心态的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模式。(2)强化员工的认同感。)a .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加强宣传。利用一切宣传媒体加强宣传,深入人心。b .培养和树立典型。c .加强相关培训和教育。(3)提炼冻结)a .认真分析,仔细剖析b .全面总结,全面概括c .提炼冻结:提炼冻结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方式。被组织,完善,格式化,伦理与行为,被组织,完善,格式化,然后进行理论处理,文字处理,再进行理论处理,文字处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4)巩固落实a .必要的制度保障b .领导者意识和观念强,注意,领导者意识和观念强,注意,以身作则c .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言行、举止。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言行d .合理的奖惩(5)在发展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任何组织文化都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当组织的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组织必须不失时机地丰富、完善和发展组织文化。及时丰富、完善和发展组织文化。这既是一个淘汰旧文化、生成新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的过程。由此,组织文化通过不断的循环达到更高的水平。

16.鼓励注意的问题(案例分析)

激励的概念和原则。

(一)激励的概念。是指通过满足员工的个人需求,引导员工的行为向目标发展,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过程。

(二)激励原则

& lt1 & gt;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 lt2 & gt公平的规则

& lt3 & gt差异化和多样化原则

激励理论。

& lt1 & gt;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lt2 & gt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lt3 & gt麦克利兰的三种需求理论

& lt4 & gt公平理论

& lt5 & gt强化理论

个案分析

第一,某私企老板通过学习相关激励理论,受到很大启发,开始付诸实践。他给下属更多的工作和责任,并通过表扬和欣赏来鼓励他们。结果员工的积极性没有提高,反而对老板的做法强烈不满,认为他是在利用轨迹剥削员工。请根据激励的相关理论,分析老板做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答:1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地位和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主导需求决定人的行为。

1.在案例中,私企老板可能忽略了员工的更低层次的需求,比如生理和安全需求,这些很可能是员工的主导需求。没有对症下药,导致老板的激励做法失败。!

2.要使激励有效,就要了解员工的真实需求,并满足他们。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根据机制创造激励条件,把物质利益和精神鼓励结合起来。

领导的性质和作用

1,领导的意义:(1)星期三:指挥、领导、引导和鼓励下属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2)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给出的定义最具代表性。他们认为,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是一种对人施加影响的艺术或过程,使人愿意并有热情去努力实现组织或团体的目标。(来源:管理发布于1955。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领导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但管理除了领导之外,还包括其他内容,如计划、组织、控制等。我们经常混淆领导者和管理者,但他们并不完全相同。领导不一定是经理,经理也不一定是领导。3.领导职能和作用:(1)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未来的形势高瞻远瞩,制定变革战略,实现长远目标。(2)团结群众——向需要他们合作的人说明这个既定的发展方向,形成联盟。(3)鼓励和鼓舞----通过唤起人类最基本但往往得不到满足的需求、价值观和情感,大众可以克服阻碍变革的主要政治、官僚和资源障碍,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请谈谈领导和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一言堂: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未来与现在(6)变革与程序(2)外部与内部(7)激励与约束(3)团队与工作(8)艺术与科学(4)决策与执行(9)软实力与硬实力(5)效果与效率(10)

18.什么是群体?团队和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任何聚集在一起的群体都可以称为一个群体,一个旅行团,一群看球赛的人,一群在同一个单位工作的人,同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同一个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但是,要成为一个“团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相同的愿望和目标。

2.和谐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两者有精神上的区别。团队体现了一种凝聚力的精神,团体是一种自然的集合。

19.有效控制的特征

I)准确性和客观性

如果一个控制系统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它将导致管理者在应该采取行动的时候采取行动。或者在完全没有问题的时候采取行动,导致控制失效。

此外,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主观因素。管理者不应只凭个人主观经验或直觉判断,而应采用科学方法,尊重客观事实。

(2)适应性

意味着控制要适应计划和工作的特点以及主管的具体情况,比如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让主管了解信息的内容,让系统易于使用等等。

(3)及时性

是指及时发现偏差并加以纠正的能力。控制不仅要准确,还要及时。再好的信息,如果过时了也是没用的。既要避免时滞而使控制失去应有的效果,又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估计,使纠正措施的安排具有可预见性。最理想的控制应该是在偏差出现之前预测偏差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

(4)灵活性或灵活性

这意味着控制工作即使在面临计划变更、不可预见的情况或计划失败时也能发挥作用。控制系统本身要足够灵活,能适应各种变化,不断发挥作用,随计划而变化;我们不能把控制工作和计划拧得太紧,以免整个计划出问题或突然变化时失控。换句话说,控制必须是灵活的。例如,预算工作、滚动计划、应急计划等等都体现了控制的灵活性原则。

(5)经济

控制系统的运行从经济角度来看必须是合理的,任何控制系统产生的效益都要与其成本相比较。要精心选择控制点,降低各种控制成本,改进控制方法和手段,防止把精力和财力花在无效的控制上,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注意关键问题的选择,控制例外的偏差。因此,经济性原则也称为关键控制点原则和例外情况原则。

(6)匹配

任何控制或技术都必须适合有效的组织氛围。例如,在员工有更大自由和深度参与管理的组织中,严格的监控控制系统将不受欢迎,也很难成功。

(7)指示性的

有效的控制系统不仅能指出偏差的发生,还能指出偏差发生在哪里,谁应该对偏差负责,并建议如何纠正这种偏差。

(8)理解

任何控制系统都必须是相关员工能够理解的。

(9)标准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控制标准应该是具有挑战性的、合理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标准;标准过高或过低,也会起到激励作用。另外,在控制上要采用多重标准,比单一标准更难把握,可以防止工作中的表面文章现象,可以更准确地衡量实际工作。

(10)强调与例外相结合。

控制要围绕重点,控制过程不可能面面俱到,找出最能反映结果的关键因素控制;有些偏差是无关紧要的,而有些则是重大的。此外,控制工作应着眼于计划执行中的例外情况,使管理者集中精力解决问题,把工作集中在需要注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上;对例外的重视程度不仅取决于大小,还取决于实际情况;同时,例外要和关键点结合起来,即控制要注意关键点的例外。

-

20.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体员工的参与为基础,以满足顾客并使组织和社会的所有成员受益为目标,取得长期成功的管理方法。

21.标杆管理

/view/454767.htm

标杆管理(基准管理)

由美国施乐公司首创。这是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与世界领先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获得帮助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信息。

这是一个模仿、学习和创新的过程。

22.学习型组织与五大学科的内容

学习型组织(彼得m?圣吉博士)

企业是一个系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克服组织智障必须建立学习型组织。

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型、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

系统思维语言有三个基本要素:递增反馈、反复调整反馈和时间延迟。

问题:1。在不同的组织中,领导和权威的关系是不同的吗?2.领导风格对领导效果有什么影响?3.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管理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几个阶段:1)经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泰勒的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的阶段。2)人际关系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50年代主要集中在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管理理论丛林;在这一阶段,形成了管理理论的各种流派,这些流派是全面的、系统的、准确的。4)战略管理;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剧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的思考,以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5)全面质量管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企业的竞争力举世瞩目,日本企业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TQM)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研究,持续改进是TQM的特点。6)学习型组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