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普通高中会考新增体育与健康、艺术等4个科目。

#考试#介绍从广东省教育厅获悉,广东省教育厅已出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从2018或2019秋季入学的新生中组织考试试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最迟从2020年秋季入学的新生中正式实施。

体育与健康、艺术等四科。

要纳入广东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在普通高中就读的学生应当参加。

《意见》指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个科目,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和普通高中同等学力报考人员必须参加。

因疾病、残疾等原因确实不能参加体育与健康技能考试的考生。或者不能按时参加考试的,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可以根据病情和残疾程度申请免试或者延期考试。申请免试或缓考的考生须持残联出具的残疾人证明或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经学校同意并加盖公章后报教育部门鉴定。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体育与健康等科目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规定的必修模块和任选必修模块任意1-2模块的内容,由各地市根据模块内容和学业质量水平要求自行确定。”

分数都呈现为“合格/不合格”

体育与健康考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专项技能测试有机结合,其中过程性评价由学校组织,终结性专项技能测试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意见》指出,过程性评价根据课程进度确定,一般在平时进行。终结性专项技能考试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散进行。

?普通高中三年每学年原则上应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体育与健康科目测试,高三年级还应进行技能测试;

?美术(或音乐、美术)科目不早于第三学期但不晚于第五学期;

?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科目的考试时间不得早于第二学期,不得晚于第四学期。

?具体时间由各市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安排。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时长由各市根据各科目特点和当地情况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是合格性考试。

?过程性评价由任课教师根据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表现并结合考试评价进行,每学期告知学生一次。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各地市制定了终结性专项技能测试评分标准。

?根据评分标准和细则,终结性专项技能考试由考官根据学生笔试(或机考)和现场操作情况进行评分。

?有条件的科目可当场告知考生分数及扣分原因,学生确认后签字。

?各科最终成绩呈现为“合格/不合格”。

?免试学生的特殊技能考试成绩视同“合格”,具体办法由各地市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制定。

延伸阅读

四科怎么考?

1.体育与健康科目

采用“体育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的方法。运动参与和体能测试是“过程性评价”,运动技能测试是“最终专项运动技能测试”。

1体育参与

学校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制定学生体育课程学习和课外体育锻炼考核办法,每学期期末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出勤率、课堂学习、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锻炼和学校体育竞赛参与及表现进行评价或打分。

2身体健康测试

测试项目列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每学年1次,采用统一测试方法。通过集中测试、集中体检或体适能会,测试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考试成绩不合格者,本学年允许补考1次。补考仍不合格的,学年成绩不合格。

3运动技能测试

田径、游泳、体操(健美操)、球类运动(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跳绳六大类运动中任选两项,考试项目必须是体育核心技能。

2.艺术(或音乐、美术)科目

采取“过程性评价+必修课考试+专项艺术技能考试”的方式。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版)》(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版)》规定的必修模块和选修必修模块的1-2。

1流程评估

每学期结束时,学校对学生的出勤率、学习成绩、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参加美育实践活动、艺术鉴赏、审美感知等进行评价。

2必修课考试

笔试或机考主要用于美术鉴赏或基础理论等知识的测试。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艺术鉴赏、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的能力。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必修模块的内容。

3专项艺术技能测试

自选模块测试,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以1-2美术技能练习考核。音乐科目为歌唱(含合唱)、表演(含合奏)、舞蹈表演(含群舞)、戏剧表演(含群舞)、基础乐理和视唱练耳1-2技能。艺术类科目为1-2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技术、现代媒体艺术技能,在测试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艺术表达(表现)和创作实践的能力和特长。

3.信息技术学科

?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必修模块的全部内容。考试分为基础知识测试和操作能力测评两部分。

?可以采用纸笔测验、机考、过程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条件成熟的城市采用机考形式。

?注重对学生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实践能力的考核。

4.一般技术科目

?考试内容为《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必修模块课程《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考试形式分为笔试(或机考)和实操考试。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团队合作、设计和制作。

?终结性考试要重点考察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如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图纸表达和物化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生独立完成的1-2代表性技术著作也可作为实际考试成绩认定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