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地勘行业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
一、地质勘探行业队伍的基本情况
(1)地勘单位概况
截至2006年,我省共有地质勘查单位54家,国有地质勘查单位50家,占我省地质勘查单位的93%,在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队伍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中,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下属17;省煤田地质局下属单位10;省有色地勘局7个,这3个局所辖地勘单位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的近70%,在我省地勘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所有地勘单位中,地质勘查资质最高为甲级的单位有15个;最高乙级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有23家,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全省地勘单位职工9906人,其中地质勘探职工7402人,专业技术人员4157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77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9%,中级技术人员90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2%,离退休人员13230人。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约为654.38+0.35万元,退休职工人均支出为654.38+0.58万元。
2005年,我省共有地质勘查单位50个,从业人员9913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235人,专业技术人员4215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38人,中级技术人员746人。职工人均年收入约1.23万元,退休职工人均支出65438。与2005年相比,2006年新增地勘单位4家,均为国有地勘单位。在岗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变化不大,高级和中级技术人员增加197人,增长率为11%;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收入增加;最高甲级地质勘查资质单位1个,最高乙级地质勘查资质单位9个。2006年,与2005年相比,我省地勘单位数量有所增加,同时技术力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增强和提高。
图1贵州省地勘单位人员及构成
(二)地质勘查资质概况
目前,我省地质勘查单位有11类,169地质勘查资质。资格主要集中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矿鉴定与测试五个专业,有***138,占资格总数的82%。资质较少的4个专业分别是气体矿产勘查、遥感地质勘查、冶金加工试验、地球化学勘查,占总资质的5%。(具体类别的分类和数量见表1)
与2005年相比,我省地质勘查资质总数增加了30个,其中甲级5个,乙级26个,丙级1个,增加的资质中,3个甲级和9个乙级由4个新的地质勘查单位取得,其余2个甲级和17个乙级由新的和升级的原地地质勘查单位取得。此外,还增加了气体矿产勘查资质。除地球化学勘查和遥感地质勘查外,其他专业类别的资格数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固体矿产勘查资质数量增长最快,分别比2005年增加8个和7个,其余均有均匀增长,约为3个。2006年,我省地质勘查资质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大增长,更重要的是增加的资质在质量上处于乙级以上的较高水平,新增的气体矿产勘查专业资质丰富了我省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呈现出整体提升的良好势头。虽然只有少数地勘单位减少了资质数量和类别,主要原因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达标,但这足以说明,今后继续抓好地勘人才队伍建设仍是我省地勘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表1地质勘查资质类别、分类及数量
二、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
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数量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的93%,国有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基本代表了我省整个地勘单位的情况。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局下辖34个地勘单位,占全省地勘单位总数的近70%。所以这三局的发展基本代表了我省国有地勘单位乃至我省地勘单位的发展。
图2贵州省地质勘查资质(按等级和专业)
(一)国有地勘单位概况
截至2006年6月5438+2月31,我省共有国有地勘单位50家。国有地勘单位资质165个,占全省地质勘查资质总数的98%,包括全省所有甲级、乙级地质勘查资质(***38个,详见表1)。目前,国有地勘单位职工9784人,地质勘查从业人员7319人,其中技术人员4082人。高级职称技术人员347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865人。职工平均年收入654.38+0.34万元,退休职工平均支出654.38+0.58万元。与2005年相比,新增地质勘查单位4家;新增地质勘查资质14个,其中甲级3个,乙级9个,丙级2个;在职员工人数增加了25人;地质勘探从业人员增加179人,专业技术人员减少57人(退休),高级技术人员增加33人,中级技术人员增加167人,退休人员增加805人;在职职工人均年收入增加0.1.2万元,退休职工人均资金增加0.2万元。
(二)国有地勘单位的经济发展
2006年,我省国有地勘单位资产总额436908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119063万元,负债总额219298万元,所有者权益217628万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总资产654.38+036589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654.38+06133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010万元,总负债66779万元,总收入10180万元,总支出省煤田地质局总资产2.93亿元,生产性资产原值5955万元,地质勘探专用仪器设备净值2665438+万元,总负债14584万元,总收入21902万元,总支出180965438+万元,所有者权益65438省有色地质勘查局总资产28941万元,生产性资产原值65438+20440万元,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65438+65438+27万元,总负债65438+36750万元,总收入65438+794与2005年相比,资产总额增长8.4%,生产性资产原值下降65,438+0.7%,地质勘探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增长27.4%,负债总额增长65,438+00%,收入总额增长65,438+00.67%,支出总额增长65,438+02%,所有者权益增长6.4%。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整体经济稳步提升,资本总额特别是地质勘查专用仪器设备净值大幅增长。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成本控制和生产性资产的投资和积累。
图3贵州省地勘单位经济运行情况
(三)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省公益性地质项目主要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和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实施。这三个局是我省地质工作最重要的技术支撑部门,尤其是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直是我省地质行业的龙头,承担了大部分公益性地质工作。
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6年全省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完成国土资源调查经费927万元;国家资助补助项目3个,国家财政专项项目1个,省级矿产资源补偿费662万元,中央财政专项资金80万元;省外完成新疆矿产调查评价项目、内蒙古重力调查项目,资金654.38+0.7万元。同时,贵阳、遵义等我省五大城市地下水环境监测工作已经完成;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成功预测地质灾害13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33次,编制我省地质灾害防治报告和规划若干份,完成和新开展29个县的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工作;开展了解决我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规划和项目论证;完成了解决我省工程缺水问题的相关方案、报告和技术标准的编制;获得多项国家环境地质工作项目,其中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9项,国家地质遗迹保护项目4项。
省煤田地质局:煤层气勘查项目中央补助80万元,威宁县金斗勘查区煤炭普查项目中央补助2654.38+万元,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贵州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分析”项目补助50万元。
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654.38+0.8万元,中央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420万元,地方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654.38+0.7万元。
贵州省核工业地质局:2006年获贵州省放射性矿产资源调查项目,项目经费65438+万元。
(四)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省地矿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十余项,收入13426万元;省煤田地质局实施商业性地质勘查项目11余项,完成钻井进尺13200米,创收5303.98万元,省有色地质局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2922.45万元。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商业地质勘查收入65,438+0,654,38+0,058,000元;盘江煤电集团勘测有限公司商业地质勘查收入654.38+0.05万元;贵州西能物探技术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为3,865,438+0.58元;贵州鸿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98万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376.53万元;中化地质矿产总局贵州地质勘查院商业性地质勘查收入为665,438+040,400元。2006年,我省商业性地质勘查总收入近2.5亿元。
(五)矿产开发的基本情况
2006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是我省矿产开发取得一定利润的国有地勘单位。其开发方式主要是矿山自主开发和合作开发,以金、锰、磷等我省特色优势矿种为主要矿种。自研矿规模小,收益不高。合作开发矿山主要是贞丰水银洞金矿。矿业开发收入为18640万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与安哥拉Lukara和曾扎铁锰矿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合作项目已取得探矿权,面积5432平方公里。预测铁矿资源量为6543.8+0亿吨,锰矿资源量为2亿吨。这个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国外地质勘探在我省的开始。其余国有地勘单位2006年基本没有矿产开发收入或没有开展矿产开发工作。
(六)工程勘察和建设的基本情况
在工程勘察施工中,我省国有地勘单位有多项资质。如省地矿局拥有建设部等部门颁发的各类工程勘查施工资质46项。CS14钻机、RPS3000地热钻机等一些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应用。拥有强大的工程勘察和施工力量。开展的项目有:岩土工程勘察、取芯工程、打桩机施工、桩基抽芯、水源井施工、地下热矿泉水施工、地震勘探孔施工等一批较大的工程。以省内为主,省外项目参与三峡地质灾害治理;浙江温州桩基施工;在西藏,与西藏地矿局合作进行了岩心钻探。在杭州、海南、重庆等地开展调查工作。2006年总收入约3.4亿元,比2005年增加近4000万元。
(七)其他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省能通过多种经营方式创收的国有地勘单位,都是规模较大、人员较多、实力较强的单位。他们建立多种经营的企业,实行多种经营方式来创收。如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省煤田地质局、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六枝工矿(集团)恒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盘江煤电集团勘察有限公司、贵州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材工业贵州总队地质勘查中心等。从事单位的基本特征是与行业相关联。如机械加工(地质勘探设备维修);地质灾害治理、煤矿安全评估等煤矿技术服务;旅行社;测量;房地产开发;印刷和物资贸易、物业管理等行业。2006年,各国地勘单位基本不投资多种经营企业,多种经营企业总收入为3.06亿元。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我省地勘行业队伍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壮大,适应能力和实力不断增强,整个行业得到了更好更快的提高。总的来说,取得的经验主要是做好“抓三、突二、一保”
“抓三”:一是做好科学管理和监督。始终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点,用制度管理行业;用制度管理团队;用制度管理事务;以制度管人,及时严格监督制度的遵守和执行,确保地勘队伍有序科学发展;二是抓好各级政府对地勘行业相关政策和文件的落实。国家和省等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是地勘行业改革、建设和发展最重要的指导。只有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关于地勘行业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才能确保地勘行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律可循;三是做好地勘行业市场化建设。主要做好地勘行业各类市场准入资质、资金、技术、设备、基础设施、标准化市场化经营管理程序、市场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建设。
“突二”:一是突出和明确地勘行业的中心任务。坚持以地质矿产勘查为地勘行业主业,以服务我省经济和基础设施为重点,积极向外拓展;再者,要突出各地勘队的特色和优势,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如一直是我省地质勘查行业龙头的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通过内部资源调整,于2006年新组建了贵州省地质调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三个一级资质、两个二级资质和两个三级资质。成为该局下属17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级别最高的一家。贵州省地质调查院的成立,使省地矿局承担了更大规模、更多种类的地质勘查项目,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此外,规模相对较小的地勘单位,如贵州核工业地质局、中国建材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等,从业人员都在300人以上。通过发展优势地质勘查专业,贵州核工业地质局放射性地质矿产勘查;2006年,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建材非金属矿产勘查共实现收入331.29万元,人均收入1.1万元。
“一个保证”就是保证地勘行业有一个良好、有序、和谐的发展空间。
四、国有地勘单位“十一五”改革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
根据《决定》要求,根据《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地质勘查规划(预审稿)》等有关文件的工作重点,结合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这一思路。“十一五”期间,国有地勘单位仍将是我省地勘行业的核心,为我省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绝对力量。在这五年中,国有地勘单位要立足于服务我省经济、基础和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放眼国内外地勘行业的发展形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学习和对外交流,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国有地勘单位的制度建设,实现我省国有地勘单位的持续和谐发展。
(2)具体内容
1.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和优势原材料工业基地”的目标开展工作
为满足“十一五”和“十二五”电煤基地和煤化工基地建设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同时满足我省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促进我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将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积极参与煤炭资源勘探、 提高现有煤矿的工作水平,挖掘潜力,努力寻找新的矿源,增加现有煤炭储量,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地质勘探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磷化工产业发展,建设织金磷矿区、磷化工集团等大型、超大型矿区,把我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做好地质工作部署。为建立黔中铝工业基地,进一步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我们将加大铝土矿勘探等各项地质工作。
2.加强公益性和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发展。
重点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和地质环境调查监测;加快水资源勘查开发规划,提高供水能力,缓解缺水对我省经济建设、生产生活的影响。开展石漠化治理工程相关地质工作推进我省生态建设。为我省道路和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地质和技术支持。做好其他地质环境规划、旅游开发等有利于我省建设和发展的地质工作。
3.促进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协助省和其他地方各级政府做好我省煤、磷、铝、锰、金、铅、锌等重要优势矿种和其他矿产资源的勘查和规划工作,争取重要矿种资源储量取得突破,延长矿山寿命,增加探明资源量;做好矿产资源合理保护、利用、乱采滥挖和非法开采的规划、管理和处罚工作。
4.进一步做好商业性地质工作,促进多种经营发展。
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强省内外项目的申报和合作,拓宽国有地勘单位的发展空间,增强国有地勘单位的生存能力。
5.加强自身建设,深化改革。
配合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稳步实施国务院关于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深化改革,抓好管理、人才、技术水平、市场准入资质等队伍建设,确保国有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
动词 (verb的缩写)对策和建议
(一)目前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省地质勘查行业发展迅速,地质勘查队伍特别是国有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当前我省地勘行业也存在以下问题:地勘行业现状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地勘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管理地质勘查行业的各级行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管理对象之间、管理对象内部,管理体制还不够顺畅;还是要按照国务院要求的政企分开的原则,深化国有地勘队伍改革。由于政府的配套政策没有落实等原因,一些有利于地勘队伍改革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国有地勘单位负担很重。例如,2006年退休人员达到13230人,比在职人员多3324人,所需资金近2100万元。地勘单位存在活力不足、投入不足、人才匮乏、职能弱化等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决定》要求,构建地勘行业改革发展新机制。
按照政企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大力推进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分工合理、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地质勘查体系。明确行政管理部门与地质勘查机构的职能。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做好依法行政工作,为地勘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地质勘查机构为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技术和业务支持。理顺各级行政部门;行政主管部门与地质勘查单位之间以及地质勘查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应当责任明确,管理科学有效。按照统一部署、分类推进、逐步深化、择机推进的原则,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
国家国有地质勘探队刚刚进行了管理体制转换的重大调整,不宜继续对其进行大手术。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要在稳步发展、逐步深化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
2.加强地质勘探的主要任务。
主要是突出地质矿产勘查的核心任务。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按照省政府把我省建设成为南方重要能源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磷化工基地和全国重要铝工业基地的发展方针,切实做好我省煤、磷、铝等优势矿种和金、铅、锌、锑等其他矿种的勘查、规划和综合研究工作。同时,加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开展,充分重视矿山地质工作,加强地质环境调查和监测,防治地质灾害。
3.完善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体系。
首先,做好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建设,保证公益性地质勘查队伍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2006年,省地矿局通过内部资源调整,新组建了贵州省地质勘查院,拥有区域地质调查等三个一级资质、两个二级资质和两个三级资质。成为该局下属17地勘单位中资质最多、级别最高的一家。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具有承担更大规模、更多种类地质勘查项目的资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确保了队伍精干、装备精良、实力雄厚。此外,公益性和基础性地质工作要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4.切实把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近年来,为了顺利实现国有地勘单位的管理体制转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地区差异等各种原因,职工住房福利、地勘单位用于充实设备的资金等优惠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实。进一步落实有利于地勘单位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有利于拓宽地勘单位的发展空间,解决地勘单位的财务负担,提高地勘单位职工的生产生活水平。
5.做好地勘行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地勘行业数字化管理,更好实现全社会共享资源。
进一步建立地质勘查行业管理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丰富管理的数字化指标,实现对整个地质勘查行业更加及时、准确、科学的量化管理。建立统一的地质信息交流平台,在平台上实现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地质信息* * *共享,实现全省地勘单位技术、人力、设备等综合资源* * *共享,打破地域、专业限制和行业限制,促进地勘行业内部以及地勘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交流,必将带动我省地勘行业的整体进步。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地质勘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