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中考语文对联的特点及教学对策
中国造纸网/9/view-4858097.htm
考生要想很好地完成这类试题,诗词散文的积累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以2011中考试题为例:
为了宣传“世界环境日”,班里召开了主题为“建设绿色家园,享受美丽大自然”的班会,并设置了右环节。请根据所给的对联做一副对联。
第一部:早莺争青山外树。
下行:□□□□□□□□□□
题目从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结合现实热点,突出人文特色和文化氛围。完成这个问题并不难。对联的第一部分使用了两句诗的诗句,北堡山下的停泊和钱塘江春游。平日里,学生以这两首诗的积累为基础,配合适当的诗句,就能轻松答题。可以说,诗歌的积累为对联的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是对联创作的源泉。相反,对联的创作也可以促进诗歌的积累和运用。
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对策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有效完成此类题型呢?不妨勤加积累,巧加训练。
第一,勤奋积累
多积累诗词。诗歌,尤其是诗歌中的对句,在形式上大多符合汉语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词类、短语、句式、声调、逻辑、修辞的结合,让学生积累词汇,形成语感,受到情感和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掌握对联的特点,不知不觉地提高语文素养。厚积薄发,广观而约取。记忆的积累和强化是需要时间的,不费吹灰之力。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过积累诗词,创作对联。如第一部:宋玉玉。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杜甫的《书香》,从“何处是名相殿,在丝城附近的一片深松林中”到“白森森”很快。比如根据李商隐《雨夜给北方朋友的笔记》最后两句“当* * *剪西窗烛,当* * *夜雨言”,拟出一副对联:“剪西窗烛,夜听雨声”,要求学生根据积累的诗词作对联。因为学生积累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等诗词,背诵了李清照的《黄昏时采菊东篱下,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灌满衣袖》等诗词,自然能做出“采菊东篱下看南山”“采菊东篱下,思远近”等对联。可见,有了诗歌的丰富积累作为基础,对手才能得心应手。
第二,巧妙训练
长春版教材里有专门的结对训练。另外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灵活安排。
系列问题。比如长春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册第18课,是六个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女神补天,精卫填海,星天舞干起,夸父白日化,于一治水。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做这样的训练:“你有没有发现有些文章或故事可以组合成对联?”如果用‘精卫填海’作为上半部分,你能想到哪些文章或故事作为下半部分?“这种训练重在基础,符合教材和学生现状,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感。同时在考察学生掌握对联形式的同时,也可以考察学生课内外对神话寓言的涉猎和理解。
完美的板书。板书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和精华”,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机智。在板书设计中,适当引入对联,可以给学生生动的记忆。
作者积累了一个木兰诗的黑板设计——
第一部分:为父从军的英雄气概
第二部分:辞职回家表达女儿的情感
横向批评:忠孝并重
这副对联兼顾了花木兰“为父从军”和“回朝辞官”两个情节,很好地概括了花木兰的女英雄形象。教学时可以适当在黑板上留白,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以此来考察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对人物的理解。
总结内容。归纳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对联的重要特点是简洁,概括能力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对联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根据醉翁亭学,完成对联。第一部分是:缠绵?美丽的风景。在对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主旨,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联用虚词,与原文一脉相承。提问的语气有助于学生在问答的吟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学生的动作迅速而丰富。如:“陶醉了,人民健康了”,“欣慰了,政治开明了”等等。
以上是指孤立章节之间的个别训练。随着年级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步实施综合训练。下面是平时命题中的对联题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