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有哪些?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侵略和反抗

第一课鸦片战争

1.英国鸦片战争的根源:9世纪上半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1839,林则徐被光绪皇帝派往广州禁烟。6月,虎门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表现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场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3.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65438年至0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P5)

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①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从1。1856 10到1860 10英法联军是罪魁祸首,美俄是帮凶。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占领北京后,他们烧毁了圆明园。

2.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1851-1864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天泉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叛军被称为“太平军”。1853年,建立对抗清朝的政权,占领南京,改称天京为首都。

第三课收复新疆

1.1875年,左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作为钦差大臣,左采取“先北后南,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御,左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如下:1876左进军新疆,1881中国收复伊犁,1884。

2.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同时,对新疆的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第4课中日战争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7月-1895年4月2日,主要战役: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2.黄海海战中,爱国将领: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壮烈牺牲。

3.1895年初,日军攻占阿哈瓦,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清朝战败,《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4月。

5.内容:①清政府将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割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6.影响:《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极大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割除台湾省等领土,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赔款是清政府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和经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日本的侵略得以深入中国大陆;允许建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和1900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在英国西摩中将的带领下入侵中国。

2.《辛丑条约》(1901)的主要内容有:①清政府支付白银4.5亿两作为赔偿,以关税等税收作为担保;(2)清政府保证禁止民众参加反帝运动;(3)拆除大沽炮台,允许各国向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点派兵;(4)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边界,允许各国驻军保护,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3.危害: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中国是如何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一开始简化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大大加深;甲午战争——马关条约,彻底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丧丑条约。列强通过发动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侵略特权,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清政府成为它们统治中国的工具。

第二单元现代化探索

第六课洋务运动

1.目的: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2.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强兵富裕起来,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

3.口号:前期(60年代)口号是“自强”,后期(70年代)口号是“求财”。

4.主要内容:①军事工业的建立;(2)建立民用工业;(3)建立海军;(北洋、南海、福建海军)

④创办新学校(近代第一所新学校:史静文同博物馆)。

5.评价: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的特殊历史阶段,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却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现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现代化铺平了道路。

第7课1898年的改革运动

1.写在公交车上(时间:1895春天)

2.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主要由康有为和梁启超扮演,开启了维新运动。

3.百日改革

(1)时间:1898六月至九月,慈禧发动政变,历时103天,最终失败。

(2)内容:经济:鼓励私营企业兴办工矿企业;军事:培养新型军队;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文化教育:兴办新学校,培养新人才,废除科举八股文,创办报刊。

(3)影响:对社会起到了启蒙作用,但不可能实现救国救民的愿望,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第八课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1894 11。10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钟惺会,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了聚集革命力量,孙中山与华兴会、光复会和钟惺会的成员联合起来,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2.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袖:孙中山是总理。

3.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

4.纲领:“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平等土地所有权”

5.目标:推翻清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6.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7.影响:它的成立极大地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8.武昌起义:时间:1911年10月10日。

9.中华民国成立:时间:1912 65438+10月1地点:南京。人物:孙中山。

10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资产阶级立宪。

11.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和思想深入人心。局限性: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首发标志:1915、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出民主科学口号。②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③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倡导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新世纪曙光”: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李大钊是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的第一人。1918年出版《老百姓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3.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激励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但在新文化运动中,也出现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并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生产者党的建立

1,五四爱国运动

(1)导火索: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汉奸”,取消“二十一条”,反对与德国签订和约,惩罚曹儒林等汉奸。

(3)结果:初战告捷后,三名汉奸被革职,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2、成立中国* * *生产党。

(1)成立于7月23日,1921。

(2)设立地点:上海(后转浙江嘉兴)

(3)成立的标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4)大会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 *生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一个新的领导机构——中央局,由陈独秀担任书记。)成立意义:中国* * *生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面貌。

第十一课北伐战争

1,双方首次合作。

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即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2.北伐的目标(1926):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主要对象:张;吴培被俘;孙方川。

北伐先遣队:叶挺独立团。3.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名称政府”。

第十二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南昌起义

8月1927、1日,在中国* * *生产党的领导下,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 * *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和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9日)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三湾整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起义队伍后来在井冈山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 * *生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始人:毛泽东

中国* * *生产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等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胜利之路,即由城市转向农村,创建农村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这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胜利之路。

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1,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泛滥。

(2)开始:1934+00年6月,红军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

(3)经过:中央根据地(瑞金)——进军贵州——解放遵义——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击计划)——渡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渡大渡河。

(4)胜利的象征:甘肃会宁,1936+0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5)胜利的历史意义: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被粉碎,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遵义会议:(1935年在遵义召开)

(1)内容: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军事指挥由毛泽东、周恩来等担任。

(2)意义:①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地位;(3)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4)党的历史上的生死转折点。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四课难忘的9月18日

1,“九?第18次事件:1931 9月18日,日军轰炸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轨道。蒋介石拒绝抵抗政策,然后进攻沈阳。东北三省在六个月内沦陷。这是日本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而大规模侵华的开始。

2.Xi安事件1936 12月12、张学良、杨虎城在Xi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迫蒋介石抗日。

中国生产党从民族解放的大局出发,采取了和平解决Xi事件的正确政策。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合* * *抗日。Xi安事件的和平解决成为改变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十五课“宁死不屈”

1,1937 65438+10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炮轰宛平古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史称“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两国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大规模进攻上海,随后入侵南京。1937 65438+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国30多万军民被日军屠杀。

第16课用血肉筑成长城

幸平关大街1号

时间:1937年9月,被八路军115师获得,打破了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意义:这是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2.台儿庄之战

1938年春,在李宗仁指挥的徐州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意义: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伟大胜利。

3.百团大战

中央委员会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1940年8月被彭指挥的八路军收购。目标:粉碎敌人的“笼子政策”和“三光政策”

目标: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意义: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进攻的最大战役。

4、在* * *七中。

(1)为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解决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2)1945年4月,中国* * *生产者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

(三)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发动群众,增强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5.抗日战争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加速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事件:①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3)毛泽东发表《抗击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全国战略反攻。

(2)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改变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反侵略的彻底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胜利

第17课内战篝火

1,重庆谈判(P88):

(1)目的:千方百计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时间:8月1945-6月10。

(3)中方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

(4)结果:10月10日协议(1945,10,10)签订。

2.搬到陕北(P89)

(1)1946六月,全面内战爆发,进攻中原解放区(陕甘宁)。

(2)1947年夏,刘邓军队进军大别山,这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也是反攻的序幕。(P90-91)

第十八课战略大决战

1,三大战役(P93-96):

(1)辽沈战役: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

(2)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3)平金战役: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会师,和平解放北平,基本解放华北,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4)三大战役的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大大加速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2.渡江之战(P96):江西湖口至江苏江阴。

南京于4月23日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第6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发展的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2.总的来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火山之间相对落后地生存和发展的。

3.1876年,我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

4.我国第一部默片是北京丰台照相馆1905拍摄的京剧名片《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片是上海明星电影公司1931拍摄的《宫女红牡丹》。

5.商务印书馆于65438-0897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6.在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申报》,1872在上海创刊。

7.国民政府颁布了编辫、更衣、废除缠足等法律,使妇女停止缠足,用新衣服代替旧衣服。它还废除了贬低身份的鞠躬仪式,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仪式;取消“先生”、“夫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对等称谓。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1909,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负责京张铁路的设计和勘测,总施工工程师为詹天佑。

2.近代以来,由于外国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一些爱国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代表人物先后是魏源和严复。其中,魏源的《海外各国志》一书,系统介绍了东南亚、欧洲、美国的历史地理,说明编纂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严复是戊戌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翻译了进化论,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界必须前进,未来比今天更好”的进步观点。

3.戊戌变法期间,作为“新政”建立的史静大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戊戌变法遗留下来的重要成果。他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4.自五四以来,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成为进步文艺家的神圣使命。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文学巨匠鲁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记》、《孔乙己》等。美术大师徐悲鸿,代表作有《愚公一山》、《人民音乐家聂冼星海》、《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