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持续农业的例子?

我引用了别人的一篇文章。看一看,我觉得会有启发。

农业文化遗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稻田养鱼为例

首先,环境问题由来已久。

随着20世纪西方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成为主旋律。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以石油为武装,以机械化、化学化、能源化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农业,并迅速获得了巨大效益。虽然由于机械、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满足了人口迅速膨胀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但一系列不良后果触目惊心,如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动植物品种单一化、种质资源流失等。增加化肥农药的施用,不仅污染土壤环境和农作物,还会富集到人体内,影响人的健康。过度依赖现代技术生产的合成物质,地球难以自净,土壤难以消化。特别是超过了河流水体的自我修复阈值,使得污染无处不在。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导入玉米、大豆、棉花、水稻等作物,使其抗虫抗草,看似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农药污染问题,但无法预测长期大规模推广后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DDT残留物的危害是在广泛使用了几十年之后才被发现的。在停止生产和使用几十年后的今天,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发达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人口增长、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性的问题尤其需要人们的关注。

其实早在1962,美国人卡森就声明了一个可怕的现实,寂静的春天,出来了。虽然卡森指出的现象并不完全是农业造成的,但农业应该占据其主要成分。随后于1972年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

更早的时候,在美国,19世纪早期土壤肥力的严重下降促使美国政府寻找解决方案。从18世纪早期开始,英国人在美洲开垦土地,砍伐森林。美国独立后继承了中世纪欧洲粗放农业经营的特点,这种特点由于劳动力的缺乏和土地的无限丰富之间的矛盾而加剧。农民盲目耕种和收获。认为可耕土壤是无边无际的,不关心如何保持土壤肥力。正如托马斯·杰斐逊所说,“人们不愿意施肥,是因为买一亩新土地比给一亩土地施肥更便宜”[1]。由于当时人口基数低,农业尤其是土地资源,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不是很突出。但是,到20世纪初,美国独立后不到100。出现了植被破坏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耕作不当造成的土壤肥力下降。美国政府不得不到处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担心中国的人口密度比美国高得多。可持续性的问题没那么严重。于是在1909年,联邦政府派遣土壤科学家富兰克林·海勒姆·金到中国寻找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以一个农业土壤学家的敏锐眼光,对中国的农业和农村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回国后写了《四十世纪的农民》或《中韩日永久农业》,介绍了中国四千年来源远流长的农业成就。精耕细作、轮作和水土保持的独特思想,认为以豆科植物为中心的中国传统农业的合理轮作、施用粪肥和堆肥等八个方面值得美国农民学习,提出了有机农业的独创理念[2]。这本书在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东方农业还没有完全了解的背景下,引起了美国农业界和农业界的极大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后来从事有机农业的人,包括英国的霍华德和美国的罗代尔。

然而,这本书的出版并没有解决现存的环境问题。在美国,到1933,至少有5000万英亩的土地变得贫瘠,125万英亩的土地因侵蚀而减少。一场灾难性的黑风暴在1934卷走了3亿吨土壤,使冬小麦减产102亿。

20世纪美国的情况真的很糟糕。而在中国,这个问题出现的更早,类似的环境问题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孟子早就指出齐国东南的牛山之所以“满山都是孩子的山”,是因为过度伐木放牧,孟子用“养”与“用”的关系来解释:“养得好,无所不长久。”如果你失去了营养,没有它什么都不会发生。“平衡使用与滋养的方法是”如果你不往池子里放太多网,鱼和龟就赢不到食物;它符合生态平衡的原则,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管子》、《荀子》、《淮南子》都有比《孟子》更详细的论述和观点,这是在一些地区滥伐、滥捕、滥捕的自然报复之后得出的深刻教训。其中荀子说“草木茂盛之时。”鲶鱼,鲶鱼,甲鱼,泥鳅,蚕,怀孕的时候王一(过密的渔网)的毒不入河,不会死,永远不会停止生长...是时候污损池塘和沼泽了,所以鱼和甲鱼都是上乘的,人民更有用武之地。所以,是时候把它们砍掉养起来了。

生态脆弱

在环境依赖的背后,还有严重的生态脆弱性,这不仅表现在北方的黄河流域、西南生态脆弱的山区,也表现在经济中心江南。

由于“地竭山竭,山竭地竭”的出现,西南地区大量山区被开垦,东南地区也出现了梯田,水土流失不可避免。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宋元时期出现了柜田、水田、沙田田、包衣田等各种形式,都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养活更多的人。

在国民经济赖以生存的江南地区,宋元时期圩田不断扩大,与水争田的结果是破坏水系,造成水灾,经常发生灾害。宋代农民不断呼吁“围湖”、“弃田”,宋孝宗曾说:“浙西自有农田,即有洪水。”南宋时,多次下令禁止屯田,屯田为湖,但因为有权势的人,不可能。

从民间谚语中可以看到更直接的描述,可见程度和范围都不小。在上述“湖阔熟,天下足”流行的同时,又有“绵阳沙湖十年不收,一年要收十年”的谚语。平原地区的良田是“一年收割十年”,但这种经济类型非常脆弱,往往是“十年不收割”。因为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展水稻种植,相对于旱地的小麦种植和谷子种植,对环境的破坏较小,一般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对南方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山区旱作农业,尤其是美国引进高产作物后对西南山区环境的破坏。可以种植水稻的地区多为低湿地,自身水源充足。生态修复能力很强,所以水稻种植支撑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明进步,一直延续至今。它的高产养活了东南稠密的人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稻作文明支撑了中华帝国后期的文明发展。

在南方,生态脆弱的体现与北方完全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山区旱作农业代替水稻种植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在西南地区;其次,湖区围垦湿地,导致泄洪失败,引发灾害,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如果古代人没有发明水稻种植,中国的生态环境变迁史会是怎样的?

环境破坏是农业史的主流。然而,除了人类毁灭的主旋律之外,还有一些曲折来延缓主流毁灭的程度,即从生态的角度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回应。从节约土地和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发明和应用了许多措施,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北方的间作,“稻田养鱼”和南方的“桑鱼塘”。这是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些措施,解决了土地不足的矛盾。

(B)保护和可持续使用土地的做法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实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汉代以来的“间作”与“间作”

种植结构单一,部分地区人口过剩不可避免,要节约土地,充分利用土地。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轮作复种,在《管子·治国》中有“四种五收”,在《荀子·郭芙》中记载“一年收一次”,被视为中国农业史上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创举。间作套种也开始萌芽。【14】明清时期,间作套种开始盛行,这与隋唐以来东南由北向南移民用地紧张有关。当时有“稻豆间作”、“麦豆间作混播”、“粮肥间作”、“粮草混作”等

2.明代的“养鸭治蝗”

“养鸭治蝗”类似于“稻田养鱼”,最早见于明代。明代的陈经纶详细记录了养鸭防虫的过程。陈经纶曾从菲律宾吕宋岛引进甘薯到福建试种,后来他和他的后代积极致力于在各地推广甘薯种植。甘薯成为普通大众的食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陈经纶和他们的家庭。缓解了当时东南地区乃至全国很多地方的缺粮危机。据学者考证,养鸭治蝗是陈经纶在推广红薯种植过程中发明的。后来这种方法真的成了江南治蝗的重要方法之一,很多治蝗书籍也提到了这种方法。

3.清代的“桑吉鱼塘”

“桑鱼塘”最早的文献记载在广东新余,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一种地方农业生产形式。即桑田靠鱼塘肥泥,养蚕靠桑叶,鱼塘靠蚕沙、蚕沙等相互依存的形式。在珠三角养蚕区,有“桑鱼塘”。这种生产方式一直延续至今。据《高明县志》(1894)“深挖洼地,四面以泥为地基,中间有池塘,地基六池,池中有桑、畜、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既有好处,又有十倍庄稼”。即“桑基鱼塘”栽桑、养蚕、养鱼有机结合,形成了桑、蚕、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低洼地区的水患,收到了“作物翻番”的经济效益,创造了理想的生态环境。前一个环节的废弃物变成后一个环节的营养物质(比如用蚕沙喂鱼),实现综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上述措施不仅可以缓解人地关系紧张,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这些措施的发明,既是中国自宋代以来领先于世界的经验科学的延续,也是对环境恶化的有效应对。

4.西汉的“米、米、汤、鱼”,东汉以来的“稻田养鱼”和“米、鱼、鸭”。

“稻田养鱼”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套种”,即稻鱼套种、套种。也是江南地区由于人地关系紧张,节约土地的新发明。“稻田养鱼”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书·史记》中司马迁提到的楚越地“米、米、汤鱼”的传统。但令人怀疑的是,东汉时期就开始出现“稻田养鱼”的思想。【16】但是,我们认为,完全有可能延续东南部越南人的“饭、汤、鱼”传统,只是没有相应的书证。游先生指出:“浙江永嘉山区的老农说,我们的祖先在三国孙权统治世界的时候,就开始在稻田里养鱼了。这个口述历史是符合史实的。”

如游所言,古代山越在山区种植水稻,靠山中的流水和自然降雨可以保证,但鱼食仅限于山涧少量的鱼,确实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我想到把它们放养在稻田里进行养殖。经过反复试养驯化,我终于从鲤鱼中选到了一条适合稻田饲养的“田鱼”。最后就成了今天著名的“瓯江彩鲤[17]”。“稻田养鱼”的存在还需要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良好的民风。如果稻田里养的鱼在主人收获之前就被偷了,那么这个传统就无法维持。

“稻田养鱼”可以说是山月对“稻、米、汤鱼”的回应和创新,是空间上的立体“套种”。它是明清以来由于人地关系紧张,种植业之间除套种外的另一种套种形式,只是把前者的一种作物换成了养鱼。稻鱼相生,种养结合,利用空间,节约土地,减少作物数量。以务农为主的人,得到的多是一些植物性食物,食物结构单一,质量较差。但“稻田养鱼”在收获水稻的同时,从动物身上获得了蛋白质,弥补了农耕民族食物中动物蛋白的不足。

“稻田养鱼”将水稻种植和养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稻田养鱼有许多生态效益。鱼类觅食时,搅动稻田的水,搅动土壤,为水稻根系生长提供氧气,促进水稻生长。这种鱼吃稻田里的草、舌草、叶蝉等杂草,省去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鱼的排泄物相当于给稻田施有机肥,最后人们得到的是鱼和米。动植物的蛋白质是齐全的。

或许是文化或其他原因,大米在欧洲从未吸引过西方消费者。它只是日常食物的一种多功能且廉价的替代品或补充品。它主要用于喂养无家可归的群体——士兵、孤儿、海员、囚犯、穷人等。,以弥补或替代更可口的食物。大米有其他用途,它经常被用来喂养动物,并有许多工业用途,但大米从来没有被视为一种生活用品。

但在中国,大米被视为面粉和大米,至少它的贡献不低于小麦。自从大约10,000年前被驯化和种植以来,稻米一直是东方世界的主要食物。不仅养活了一大批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颠覆了农业必须破坏环境的规律,因为种水稻不一定造成水土流失。所以支撑了明清以后南方密集的人口和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

正是因为水稻这种唯一高产的水生粮食作物和对低湿地的利用,中华文明才会在隋唐以后的时代延续,而不像某些文明因为生态原因而中断。试想一下,如果东方的中国不种水稻会怎么样?小麦只能在旱地种植。小米的产量远不如水稻。他们养活不了那么多古代美国人。玉米、土豆、马铃薯是明清时期才从中国传入的,但它们代替不了大米的作用。只有产量高的水稻才能保持水土。支撑中华文明后来发展的功臣主要是大米。因此,我们要感谢上帝给了中国人民大米。高产水稻养活了庞大的人口,缓解了紧张的人地关系。

水稻的利用是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稻田养鱼形成稻鱼系统,把水稻文明推向了更高的层次。同时也收获了优质的动物蛋白,弥补了我国自秦汉以来单一种植结构形成的素食结构缺陷。再次,是立体的“套种”形式,节约了土地,缓解了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地紧张关系;第四,因为水稻和鱼类的诞生,减少了对农药的依赖,维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增强了生活在水生环境中的杂草的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缺产物,它可以抑制化学和石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

6.“稻田养鱼”和“稻田养鸭”及其现代意义。

虽然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来说,水稻种植没有加重的作用,但是水稻种植,甚至梯田,都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南方开垦水田,只在洪水来临时占据几何空间,无法泄洪,造成水患。当化肥和农药没有大量使用时,就不会造成水污染。然而,今天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稻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干旱地区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只有。

学者们对稻田养鱼养鸭的生态效应做了大量的研究。稻田多种生物存在的控制作用和机理,造成了全球9.9%的水稻产量损失。黄瓜黑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研究表明,增加稻田物种多样性可以明显控制纹枯病的发生。肖等人报道说,在水稻种植系统中,鱼吃纹枯病。同时,纹枯病多从水稻基部叶鞘开始,鱼类争抢易腐的带病斑叶鞘,可及时清除病源,延缓病情扩大;而鱼在田间疾走,不仅能改善田间通风透气,还能增加水中溶解氧,促进水稻植株根茎生长,增加抗病能力。养鱼场纹枯病的病情指数比非养鱼场平均低65438±0.87。稻田养鸭制对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刘小燕等人报道,稻鸭复合系统养鸭对纹枯病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鸭子可以啄食一些细菌。鸭子的奔跑和啄食能伤害大部分萌发的菌丝,从而失去蘸取能力;对于已经感染的植物,鸭子还可以在稻苗下部啄食入水的病叶,阻碍了病害的传播。此外,鸭还具有除草、清理病叶、减少无效分蘖的作用,增加了田间通风透光,降低了田间湿度,使纹枯病不能正常生长,从而减少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与不放鸭的试验区相比,在中晚稻田,放鸭区的病株率分别下降了27.29%(中稻)和8.21%(晚稻)。王成宝、杨志平和张家恩的研究也表明,稻田养鸭可以延缓水稻纹枯病的发展,更好地控制病害,使纹枯病发病率降低50.0%左右。当然也有区别。稻田养鸭防治水稻纹枯病主要表现在水稻分蘖盛期和齐穗期,这两个时期稻鸭试验区的纹枯病发病率分别比非饲养区低67.1%和52.5%。另一方面,鸭子也可能成为菌丝的携带者,把它们带到不同的地方,增加稻丛的发病率[20]。

注意事项:

[1]大卫·格里格:西方农业的变革。布莱克威尔。1992 P40。

[2] F. H. King,《四十个世纪的农民:或中国、韩国和日本的永久农业》,1911。

[3]刘晓霞:美国有机农业发展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6。

[4]李方正,李友霞:国外有机农业概况及其发展趋势,国家环保局科技标准司,1995438+0。

[5]许·:《从间作套种到稻田养鱼养鸭——中国历史演变中两次无代价的生态响应》,《农业考古》2007年第4期。

[6]严守成:《自然进入历史》,《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1。

[7]王建阁:《小农与环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业史》,1995,第3期.

[8]钱林清:黄土高原气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438+0。

[9]何炳弟:《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葛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宋史,食货录。

[11]潘: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史与社会史评论第一辑。

[12]谢凤斋:宋元时期中西农耕农业,中国农业史,2005438+0,第3期.

[13]潘:循环经济、传统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历史评论第一辑。

[14]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04。

[15]郭文韬:《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简史》,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390~393页。

[16]向安强:质疑东汉稻田养鱼的起源,《中国农业史》第4期,1996。

[17]尤:“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8]尤:“稻田养鱼: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之一”,见《中国经济史论坛》。

[19][美]彼得·考克莱·尼斯:《农业的全球化:大米贸易的警告》,陈一译,《历史理论研究》第1期,2001。

[20]汪涵,,谢建,:稻田生态系统中多物种共存对病、草、虫的控制,《应用生态学杂志》,第5期,第18卷,2007年5月。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

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