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这个人编的中国考研资料是什么样的吗?靠谱吗?淘宝有店铺,有媒体实验室。我觉得评论里有人叫他小二。
误区之一是只看参考书,没有任何必要的知识拓展。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光看参考书应该能过吧?
(2)为什么我在参考书里找不到大纲规定的一些考点?
(3)有很多历年真题在参考书上找不到,比如“要变了”怎么办?
误解分析:
中国新闻学有参考书其实是个伪命题。从几年前开始,它就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只提供考试大纲。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样一套参考书还是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这些名称如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新闻理论教程》何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体批评雷跃杰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新闻史教程》哈秋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现代新闻学教程》(修订版)梁中国广播出版社;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新闻编辑谭云明;
新闻评论与电子传媒王、、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文史概论、王、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我对这些书又爱又恨。爱是因为他们是我了解新闻的第一步。通过他们,我窥见了门道,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概念、事件和方法。我讨厌的是他们占用了我太多的宝贵时间(一战的时候我逐字逐句的看了),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我看了很多,能用的很少。
据说这10本参考书是前人根据大纲中的条目改编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书真的可以用“最接近教学大纲的参考书”来形容了。随着代代相传,这些书的地位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演变为“指定参考书”,成为经典。然而,后人在阅读和使用这些书籍后,陆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陈旧的新闻理论,媒体批评这本书似乎是白读的,外国新史的写作风格似乎不适合考试,新闻业务控制的严重不足等...
可以看出,上面列出的参考书与大纲中的条目并不一一对应,甚至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证明了中传新闻学并不存在所谓的“指定参考书”。所以你在备考的时候遇到上面列举的几个典型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新闻是实时变化的,对新闻的研究也是不断进化的。仅凭N年前以上的书,很难做到对新闻的整体、系统、全面的了解。
审查建议:
(1)关于如何看待和使用上述参考书。
总的来说,以上10参考书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但其精华和核心仍有参考价值,复习时要注意甄别。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我的建议是提前认真阅读,有助于你构建宏观框架,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本专业考生来说,只需要快速理解要领即可,不必每一个字都仔细看,否则损失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分数。《媒体批评》这本书很奇怪,你甚至根本不用看。)
(2)以大纲为纲,梳理各考点。
大纲是你复习的总抓手,也是做题的总大纲。你必须好好对待教学大纲。你必须知道大纲要求的所有内容的答案,但你不必保证你能背诵所有内容。你要做的是:在你对新闻学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也就是看了参考书之后),重新梳理考试大纲的逻辑层次,然后结合历年真题,画出考试大纲中的重点,最后根据重点的程度决定考点的复习深度。
广泛涉猎
如果你不听我的,你就死定了。首先,你要适当拓宽视野,看看新出版的《新闻基础》教材。当然我建议看传媒老师编的。尤其是在新闻行业,仅仅依靠上面列出的书是不够的。在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节约阅读和速读的技巧,把重点放在核心思想和概念上。其次,打好基础后,也要多浏览行业内的核心期刊(如《新闻前线》、《中国记者》,中国知网可以下载)。需要我告诉你好处吗?这是拿高分的关键。
误区二:买了很多书和辅导资料,让我无从下手。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学长学姐推荐的书和辅导资料我都买了。杂七杂八的书那么多。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该怎么办?
(2)快考试了,还有几本书没看。我担心死了!
(3)几本书的作者观点不同。我该如何选择?
误解分析:
考研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考上研究生。然而,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备考时似乎忘记了这个目的,胡乱买了一堆参考资料,埋头于书海中,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学起,反而给自己增加了一点压力。这个时候,你要回到你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并进行反思。我的初衷是什么?.....既然我们的“最初的梦想”是考上研究生,那么我们就应该拥有一切可以帮助我们考上研究生的资料。这本身就是事实。错误的是我们不会去处理和使用市面上层出不穷的书籍和辅导资料。
我说的书籍和辅导资料,是指市面上各种人准备的新闻学教材和考研辅导资料。新闻学教材比较系统,大致内容可以通过目录了解,层次一目了然。当然,由于新闻专业的特殊性,知识比较碎片化,章节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有时各说各的话,也造成复习的难度。先说说各种人准备的辅导资料。说到这,可能会得罪一群人,但我“就写下来”。这些辅导资料良莠不齐,并非没有好的,但也不排除有人看到媒体考研热的商机,一有机会就存卷子,打着“权威”“内部”的招牌,总是“第一人”。事实上,他们有一颗坏心。他们不关心你的未来,只关心自己的钱,这真的是误导。我是受害者之一,深有体会。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
审查建议:
(1)多则糊涂,少则明了。
我们考研,不要和别人争数量,不要一看到别人读了多少书就慌。你读的书越多越好。你应该学会简化和区分每本书的优先次序。你要知道哪本是你要先读的,哪本是你以后可以读的。有些章节可以不看(比如港澳台新闻史),有些书因为时间不够根本看不下去(比如媒体批评)。这个表面是一个减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加法的过程。如果你把没有意义的地方删掉,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有意义的内容。这样才能收四两公斤。
(2)丢兵保车
如果考前还有没看完的书,考虑其重要性,果断扔掉。在此之前,你已经掌握了大部分关键知识。有时间可以翻翻这些补充资料,时间不够就果断省去。考试前,你要给自己一个知识上的“充实感”,不要以为我还有很多可以看的。事实上,你没见过的东西,不一定能检验出来。只要掌握了精髓,还怕什么?
(3)优先考虑媒体教师的观点。
鸟大了,各种树林都有。书很多,观点也很多。我们做什么呢我的建议是优先考虑媒体老师所持的观点,其次是业界公认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媒体老师,但不要试图在试卷上反对他。这是一个情商问题。还有,你可以选择最好的一举两得的方式,也就是说各种观点。比如问你新闻价值的概念,你可以列举几种说法。这种方法更方便,你以中立者的身份出现,大咖们谁也不得罪,还显见识。
误区三:死记硬背,不灵活。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是什么时候出版的?我怎么又忘记了!
(2)问我黄远生的“四种能力”是什么,我都记得。但如果你问我启示是什么,我不知道!
误解分析:
不可否认,新闻基础和文史综合两门课加起来,背诵量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诵方法。有的人喜欢摇头背,有的人喜欢伴着音乐背,有的人喜欢大声朗读,有的人喜欢在心里背。目的就一个,就是把知识深度输入到脑子里,以便随时自由输出。但是记忆不是简单的机械输入,我们不可能是一个活的图书馆。新闻从来不要求你是一个只会背诵和吟诵的书呆子。它要求你能够举一反三,随机应变,理解事物的本质,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上面列举的第一个典型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有的考生倾向于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过度纠结,比如时间、地点;第二个典型的例子,说明有的考生能背出知识点,但是延伸能力不够。
审查建议:
(1)找到合适的背诵技巧。
简单介绍一下我平时在各科使用的小技巧,仅供参考。
新闻理论的对立面是,重要的概念(如新闻的定义)必须逐字记忆,而一般的概念(如新闻敏感)必须结合自己的理解记忆。一旦在回答问题时被问到,一定要能够用专业的语言解释,避免大白话。新闻学理论有点类似考研政治。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分一、二、三、四分。记住每一点的核心内容就行了,答案不需要和书本上的一模一样。
新闻历史的回溯方法是:
A.关键记忆法。对于历史事件,记住实质性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对于历史人物,我们主要记住他们的新闻活动、新闻作品和影响。具体时间和其他轻重缓急不用太操心,知道在什么世纪什么年代就行了。
B.采用关键词记忆法。把一段很长的记忆浓缩成几个关键词,把关键词背下来,然后慢慢扩充自己。这种做法效率高,重点突出。
C.专题总结法。比如中国不同时期新闻思想的确立,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演变等话题。
D.用历史图片背诵。
新闻业务的反过来是:鉴于业务的灵活性,背诵时必须灵活处理。生意上的事情没那么死板,只要说的合理有效。
文史综合的背法是:
A.关键词记忆法。
b对于文学,重点背诵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内容、写作风格、对后世的影响等。
c对于历史,重点背诵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事件的影响。一些跨度较大的事件,可以适当背诵,略述,不必过于详细。
D.随时从目录里拿几个词条考考自己,开始写,来来回回。记住勤奋是可以弥补的。
(2)跨学科关联,力求融会贯通。
记忆不应该是简单的线性、点对点的输入过程。在存储信息的过程中,新存储的信息应该与先前存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交互,从而完成一个关联过程。只有这样,当前的新知识和过去的旧知识才能相互印证,才能达到深度记忆的效果。
以黄远生的“四种能力”(即能想、能跑、能听、能写)为例。从中我们能想到什么?从新闻史的角度看,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在中国新闻史上有自己的地位;在新闻理论方面,它可以与新闻真实性、新闻专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等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业务来说,他的传播是必须的,也可以和记者的工作作风联系起来;从实际出发,可以想到去基层等等。
你什么时候能拿出一件东西?你可以举一反三,你就没事了。
第四个误区是投机取巧,只关注重点。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非重点肯定不会考,没必要再浪费时间了。
(2)看看历年真题,就知道考了什么。把常用的考试背下来就行了!
误解分析:
这种现象更多的出现在文史类的综述中。从近几年的调查来看,传媒大学的出题策略有所变化。以前真题重复率挺高的,达到了只背真题就能应付考试的地步。现在不行。不如给我背个真题吧?可见我们要脚踏实地的复习,不要走捷径,要碰运气。注意,这是选择性考试,不是及格考试。选择是什么意思?别人会,我想,别人不会,我想!
审查建议:
(1)全息评论
不要给知识留死角。对于有可能参加考试的人,一定要掌握,不能偷懒。这个不用我多说吧?相信天道酬勤。
(2)关于如何看待和利用历年真题。
这些年的真题对我们来说简直太重要了。通过真题了解复习重点。通过真题,可以找出老师提问的导向;通过真题,也可以排除一些不需要背的东西...那么,面对历年真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看2004年之前的任何东西。有的人拿真题再求解答,其实没必要。要重点看近五年的真题,拿到真题。要看它的题目设置,各种分数,研究老师的出题策略。通过调研,想知道考察方向,题型风格,复习重点。至于答案,我们自然可以在日常的复习中得到。
误区五:过分相信前人笔记,忽视自己知识体系的建立。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这位师兄或师姐已被录取。他的笔记一定很棒。我将凭他的笔记被录取。
(2)我也想整理一下笔记,但是乱七八糟的要花很多时间。
误解分析:
几乎每个考生在复习过程中都会整理一些笔记。有的很有条理,环环相扣;有的是随笔,沉湎于笔墨。笔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强的记录者个性,是考研复习中人的个性思维的反映。一旦进入第一名,这些笔记将被视为杰作;但是万一掉进孙山,这些纸币会被当成卫生纸。就这么简单。现实是很大一部分人迷信笔记。而且由于过度依赖前人笔记,无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不是否认笔记的重要性。这很重要。可以帮助小白快速上手,教新人一些方法...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和使用笔记?有必要自己做笔记吗?
审查建议:
(1)正确使用别人的笔记
音符再好,也是别人的。写不出来,说明还没到,还欠一点时间。别担心。如果各位前辈的笔记很优秀,请不要错过。带他们去学习,看他的复习思路,看他的备考策略。这是和经历过的人交流的另一种方式。相信还是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当然,有些笔记太粗糙,对你没有帮助,研究这样的笔记会浪费你的精力。注意筛选。
(2)比记笔记更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准备过程中是否要做笔记取决于个人习惯,无论是否打算做笔记,都要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严格的知识体系。其实做笔记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
如何建立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说说我个人的做法吧。看完本文第二部分的童鞋,已经知道我在工作的一年里,偷偷整理了30万字的笔记。辞职后,我专心备考,继续做笔记,最后做了70多万字的笔记。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70多万字。这是一个大工程,我要做,就要做得漂亮。经过精心的排版和配图,终于摆脱了笔记的痕迹,成为正式出版物。之所以费这么大劲,是因为复习可以做到“有意义有意义”“简单而不简单”。我的笔记是以下信息的总结和升华(可以说有了它,我就不用在复习中翻这些沉甸甸的书了):
1.所有“指定参考书”
2.新闻传播学笔记详解及考研真题;
3.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简编(新闻学部分);
4.市场上的其他笔记和辅导资料。
我不建议你也这样做。前面说过,虽然对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但也是极其耗费精力和有害的。如果我没有练过,很难想象能活到今天。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有很多。聪明人一看笔画就知道。我用了愚蠢的方法。
误区6:用脑子和嘴巴意味着不写作,鄙视批判性写作。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看人民的评价就够了。“背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背!”
误解分析:
怎么能学新闻不写评论?近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评语。新闻学基础科目,评论已经考了,分数涨到30分;文史类综合考试中,政治论文牢牢占据50分的位置,加上古文阅读10分,评论性写作占整个新闻学考试的近三分之一!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管是不是专业的,都忽略了评论的写作。2013的考试,大家普遍反映文史分低,但是背诵部分不错。有什么解释?有人说,得分只是一个方面。既然打分是一方面,为什么不缺高分?问题出在政治论文上。
审查建议:
(1)选择优质评论来源。
比如人民日报重要言论库,中国青年报冰点评论。经常用手机上网的人,也可以下载各种新闻客户端订阅评论版块,培养看评论的习惯。
(2)关注时事,了解热点话题。
这几年考研真题越来越符合现实,比如“郭美美事件”和微博反腐。关注时事,一方面可以在遇到这些话题的时候知道来龙去脉,这样可以坦然面对,不至于迷茫;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写其他评论积累必要的素材。值得一提的是,时事不能走马观花,有争议的热点事件要看相关的深度报道。南周深度推荐你去看看。
(3)开始写,入脑入心
经常练习。一个热点新闻出来后,可以尝试分发评论。写完之后和权威评论对比,取长补短,循序渐进。
误区七:经验不足,笔试考场混乱。
候选人中的典型例子:
(1)我要写的东西很多,到交卷的时候都没写完!
(2)我清楚地写出了要点。为什么我的分数这么低?
误解分析:
当你进入笔试考场(初试或复试)的那一刻,你的手就注定要遭受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连续写作三个小时,考验你的体力、脑力和耐力。记得一战的时候,我以每1.5秒写一个字的最慢速度,用了三个小时完成了试卷。当时很多人惊呼没写完论文,我也暗自庆幸自己写完了。
为什么会出现考不完的现象?我觉得第一,因为没有提前练习,经验不足,无法从大局出发规划和控制答题时间;第二,长时间不写,后背光秃秃的。经常忘词,耽误时间;第三,各种题型(即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字数控制不好,从而影响答题时间。
为什么有的人要点答对了,但分数还是那么低?这个比较复杂。可能是因为字迹不好,可能是答题水平不够清晰,让老师很难评判卷子,也可能是虽然要点答对了,但是没有很好的结合实际。
审查建议:
(1)提前模拟答题卡
建议你考前做一次模拟考试。一方面你要练习单词加快速度,更重要的是从宏观角度设计答题时限。比如8: 30开始考试,那么我必须在8: 45之前完成新闻理论的名词解释,9: 00之前完成新闻理论的简答部分,9: 30之前完成新闻理论的所有题目...
(2)各种题型如何分配字数?
其实也没有明文规定。说说我的看法:写一个五六行的名词解释(150-200字左右),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只挑最重要的字。简答题相对于名词解要适当展开,字数控制在500字左右。论述题要从大局出发写,尽量系统全面,层次分明,整套要卷帙浩繁,一千字以上。
(3)写作的基本技能
第一次考试老师和你唯一的联系恐怕就靠这套卷子了。这套卷子就是你的脸,五官长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你可能不够帅,但可以五官端正;你可能不够漂亮,但是老师可以通过试卷把你想象成一个美女。所以,认真对待你的每一杆!不要求笔画苍劲遒劲,但一定要保证字迹工整挺拔。一张难看的试卷,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但阅卷老师连看都不愿意再看,怎么可能得高分?这是写作。另一个是等级制度。答案要有层次感,不仅仅是所谓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还包括一种形式美感。你要善于用手段来表达答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