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潮汐数据
分析:
■钱塘江
浙江省最大的河流。古称浙、浙水、浙河、支舍河。发源于安徽省休宁县西南怀玉山六股尖东坡,安徽、江西两省交界处(六股尖海拔1629.8米,源头海拔约1350米)。干流流经安徽、浙江两省,从海盐县漳浦长山东南口进入杭州湾,至余姚市与慈溪县交界的西三闸。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00多平方公里。在北纬28° 04′~ 30° 24′和东经117° 39′~ 12114′之间。盆地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流向东北流入杭州湾。这条河呈羽状。
干流概况干流位于新安江水电站上游。上源而来的冯村河,穿过皖南山区,到达休宁县鹤城,与梅溪源汇合,梅溪源来自怀玉山五鱼尖,称为大源溪。沿大源溪吸收的支流,流量短而急。从休宁县的流口河小源河到屯溪市,水被称重。到达屯溪纳支流横江后称为鉴江,在歙县浦口由北注入。浙江省建德县浦口到梅城镇叫新安江。从属于歙县街口的一条山涧河。
新安江水电站至富春江水电站为中游。新安江流向梅城,接受支流兰江、通江,三条河流会形成“D”字形。兰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也是钱塘江的主要水源之一。马进习上游发源于休宁县南部的青芝代尖北坡。从衢州市双港的那江山港叫长山港。长山港多流经山区,属于山溪性河流。衢州到兰溪叫曲江(或曲江、新安江),兰溪到梅城叫兰江。曲江流经金衢盆地,河道较宽,水深较缓。离开金衢盆地,河床变得越来越深。通江是梅城至桐庐的一条支流,起于梅城下约7公里处的乌石滩,入著名的七里龙峡,全长约22公里。富春江水电站建成蓄水后,七里龙江面变宽,原有浅滩被淹没。兰江、通江部分河流形成水库。七英里后,河面变宽了。
富春江水电站下面是下游。受潮汐影响,属于钱塘江河口地区。从桐庐到萧山县的燕文,叫富春江,河床开阔稳定,水流缓慢,堆积明显,河漫滩发育,基本不受海上来沙的影响。从燕文到杭闸口,河床宽而浅,河道曲折,形如“Z”字,故又称之为江。水闸以下称为钱塘江,后来泛指整条河,特点是涌潮汹涌。甘浦下面是杭州湾。下段主要支流右岸为湖源江、濮阳江、曹娥江;左岸有分水河和芦竹河。
气候水文钱塘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600 ~ 2000 mm,干流上游降水量高于中下游丘陵平原。径流补给以雨水为主,地下水仅占少量。钱塘江总径流量431亿立方米,径流深880毫米。
钱塘江径流季节分布不均,洪水和枯水流量差异很大。大部分地区(干流在阜阳以上)5-6月降水最多,河流最大径流量为同期。渠县站5-6月径流量占全年总量的42.2%。卢茨布站占39.3%。径流的年变化幅度较小,年径流的变异系数为0.28 ~ 0.38,年极值比也较小。钱塘江流域的水蚀模数为100 ~ 500吨/平方公里/年。高值在曹娥江和蒲阳河流域,低值在长山以上。钱塘江平均含沙量为0.1 ~ 0.4kg/m3。年均输沙量668万吨。这条河一年四季都很清澈,只有在洪水期才浑浊。河水的盐度、硬度和碱度较低。
钱塘江的钱塘江潮是世界著名的潮汐之一。尤其是农历八月十八最为壮观。涌潮的形成与地形密切相关。杭州湾是典型的梳状河口,其宽度从湾口向内急剧收缩。湾口100公里宽,到澉浦水面20公里宽,到杭州只有1公里宽。潮汐上行时,水体受到急剧约束,潮波能量高度集中,潮差显著增大。甘浦的潮差是河口的两倍。平均潮差5米左右,最大潮差出现在甘浦,达8.93米。同时,钱塘江河口的纵剖面是独特的。杭州湾的河床平坦,从乍浦上方隆起,最高点在七宝和臧倩之间,最高点比基线高出约10米。从燕文到乍浦全长130公里,是一个巨大的沙脊隆起。巨大的沙洲使甘浦以上的河床迅速上涨,低潮水深从湾口开始变浅,平均水深2 ~ 3米,有时只有1米左右。在潮波传播过程中,由于河底逐渐变浅,潮峰传播速度远快于潮谷,潮波前坡变陡,后浪变慢,潮波变形加剧,在尖山附近形成涌潮。海宁附近涌潮最大,一般高度1 ~ 2米,最大高度3.7米,在杭州附近逐渐减弱。
钱塘江涨潮时,海水倒灌,大量泥沙主要由长江携带,由海水沉积在河口,是沙洲泥沙的主要来源。同时,河床抬高,水深较浅,严重影响河口航运和水产养殖效益。为了防海潮,与长城、京杭运河齐名的海堤工程,从古至今都是即兴修建,从1949开始不断加固。
全流域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能源约205万千瓦。截止1978年底,已开发装机容量达到131.9万千瓦。河口的潮汐能更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钱塘江被梯级开发。已建成新安江、富春江、黄坛口、湖南镇等水库和水电站,其中新安江水电站总库容220亿立方米,装机容量65万多千瓦。富春江水电站总库容8.74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9.72万千瓦。黄坛口水电站和湖南镇水电站为支流巫溪河两级梯级开发而建。
钱塘江是兰溪以下的主航道,可通航30 ~ 100吨级船舶。杭州以下只有离岸渡船可以通航。新安江是连接浙西和皖南的重要航道。航道在新安江大坝处中断,上下段均可通航。汽轮机溯新安江可达安徽屯溪。其他支流和水库也有不同距离的通航里程。该盆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海峡两岸的山谷是良好的农业区。山里有丰富的木材和竹子。河口地区有一片广阔的海滩。
1988年底,在杭州东北角开挖了7公里长的河道,将钱塘江与京杭运河重新连接起来,实现了京杭运河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钱塘江五大水系的连接,扩大了水运直达距离400公里,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水运网络。
钱塘江的自然风光和人工建筑交织在一起。溯钱塘江而上,过富春江到新安江,成为旅游胜地,被列为全国1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钱塘江河口
强潮汐河口河口区从潮汐边界卢茨布到杭州湾口274公里。可分为三段:鲁茨布至温家岩,长83公里,受径流控制。河里江心洲多,河床比较稳定,在河口附近;文家堰至甘浦,101 km,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涌潮与河床多变;属于河口段;甘浦,俗称杭州湾,全长90公里,对径流影响轻微。湾口南汇嘴至邕江宽度100km,湾顶甘浦段宽20km,为口外近海。湾口外有许多岛屿,称为舟山群岛。
东汉初年,王充首先论述了钱塘江涌潮形成的天文和地形条件。为了抵御涌潮的入侵,自唐代以来,海堤工程相继兴建,工程规模巨大。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河口地区的水文泥沙和河道演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的大规模围垦工程对涌潮河段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
大约6000年前,末次冰期钱塘江口被侵,随后海平面下降。连续沉积后北岸为长江三角洲南翼,海岸线在金山-王盘山-澉浦一线。近2000年来,杭州湾南起北塌,变化剧烈。南岸从绍兴、上虞、虎山延伸,乍浦、金山外大片土地塌陷,王盘山陷入海湾。由于潮汐力远大于河流,泥沙被带入乍浦至温家岩之间体积达425亿立方米的巨大沙洲,长130公里,滩顶高出基线10米。主要材料是均匀的淤泥。
钱塘江径流变幅大,输沙量少。来水来沙季节变化大,3-6月来水量占全年的57%,6月18+00来水量仅为全年的15.6%。年平均流量为1468m (/s),Lutzbu站实测最大流量为29000m/s (65438+)。全流域年径流总量46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2kg/m,年输沙量703万吨。
潮汐是半日潮。因为杭州湾宽度从外到内急剧缩小,沿途潮差增大。湾口南岸镇海平均潮差为1.69米,湾顶漳浦平均潮差为5.45米,最大潮差为8.93米..甘浦断面平均进出流量654.38+0.4万m/s,远大于流域来水。北岸潮差大于南岸,鲁超港比镇海大1.49米。甘浦以西,河床急剧变窄抬高,潮波剧烈变形,形成尖山附近举世闻名的钱江涌潮。涌潮是严观(过去叫海宁)最高的。潮头通常为1 ~ 2米,实测最大为3米。潮波传播速度为每秒8 ~ 10米。涌潮极具破坏性。据测量,涌潮压力达到7吨/米,放在丁坝头的重达25吨的混凝土块有时会被冲走。尖山和严观地区最大垂向平均流速高达4 ~ 5 m/s,在严观以上河段,涨潮速度约为落潮速度的2倍。潮流携带的泥沙随流速而变化。尖山和严观一带含沙量最大,实测最大含沙量高达51kg/m,澉浦平均含沙量一般为3-4 kg/m,平均每潮进出沙量约10万吨。
长江冲淡水对杭州湾含盐量分布有明显影响。金山以东海域,盐度水平分布,南高北低。由于强潮流作用,钱塘江河口咸淡水混合属于垂直均匀混合型,盐水入侵边界随钱塘江径流上下移动,枯水期盐水可溯源至杭州,影响杭州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
河口河床宽浅,低潮深1 ~ 3米,潮间带很宽。在水流路径发散的强脉动潮流作用下,随着径流与潮流对比力的增大和减小,河床发生剧烈变形。在径流弱、潮汐强的秋季,主槽向涨潮方向摆动,在径流多的季节,主槽向落潮方向摆动。随着丰水年和枯水年的交替,主槽的摆动也发生了多年的变化。比如1962到1969,尖山附近的主槽震荡了近20公里。在主槽摆动过程中,被主流冲击的一侧沙滩迅速崩塌后退,并测得一天崩塌245米的高沙滩纪录。河床纵向冲淤变化也很大,严观以上河段为汛期冲淤,以下河段为枯水期冲淤。河床平均冲淤幅度可达5米。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垦滩涂90万亩,使海宁县八宝以上60多公里的河束变窄了四分之三。杭州湾南岸金塘水道两岸有优良的天然深水良港,建成654.38+万吨的北仑港码头。上海石化基地已建在北岸。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源源不断地供给着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河口以南的海域成为中国最大的渔场。
■钱塘江涌潮
杭州湾钱塘江河口的潮涌现象。它看起来像一堵直立的水墙,滚滚而来。钱塘江河口潮差很大,河口呈宽漏斗状,河床平坦,导致太平洋潮差扩散到这一带时急剧增大。引入杭州湾的潮波在钱塘江入海口与河流相遇,波面受到极大阻力,波峰前缘破碎,遇水进入沙坝,使涌潮分为东湖和南湖两个分支,继续向入海口推进。尖山和海宁之间,有时能激起10米以上高度的水柱。碎潮峰为滚滚白浪,高1 ~ 2米,以每秒4 ~ 6米的速度传播,潮位短时间内上升到2米以上。每年临近秋分,恰逢大潮和雨季,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宁潮差可高达9米,涌潮现象极为突出。遇有强东风或东南风,涌潮景象更为壮观。
■钱塘江大桥
中国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双层桁架梁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于1937。由茅以升和罗瑛建造。全长1453米,主桥1072米,由16简支铆接钢桁梁组成,跨度65.84米。南引桥* * *长381米,由一座双铰钢桁架拱桥和一座钢筋混凝土刚构桥组成。由于河底流沙深达40米,加上钱塘江潮汐,桥梁建设工程十分艰巨。大桥建成三个月后,日军入侵杭州前,中国自行炸毁,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