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英文简介
在古代,淮安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城市。直到公元12世纪,淮河才向北流入大海一段距离,城市由大运河位于淮河和长江(长江)之间的河段提供服务。公元前2世纪,这里已经建立了一个郡。在4世纪早期,淮安成为一个郡(由一个指挥官控制的地区)的行政所在地,并被城墙包围。583年,在隋朝(581–618)统治下,它被命名为楚国,直到12世纪。
随着新的汴河在607年建成,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城市,作为一个运河港口,它将谷物从长江西北输送到陕西省的长安(今天的西安)和河南省的洛阳。这个城市还起到了从淮河平原肥沃的水稻种植地收集税粮的作用,是江苏沿海的盐业中心,也是主要的海港城市,其海运主要是在北部沿海运输到朝鲜和日本。在7世纪到9世纪期间,它有一个相当大的外国商人团体,包括许多韩国人。当这个地方在12世纪早期落入金(陈菊)手中时,这个城市的角色转变为南宋(1127–1279)和金政权之间边境对抗的主要战略中心。当时,它第一次收到的名称淮安(意思是“淮平定”)。
元朝(1206–1368)和明朝(1368–1644)时期粮食运输系统的复兴使淮安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运输中心、巨大粮仓的所在地和运输管理中心。尽管1194年黄河改道堵塞了淮安的入海口,使淮安失去了海港的地位,但该镇还是迅速发展起来。在公元1560年,这座古城和自公元14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定居点都被坚固的防御工事包围着。在整个明朝和清朝(1644–1911/12)期间,它仍然是一个名为淮安的高级行政区,但在19世纪中叶大运河逐渐衰落后,其重要性下降。然而,淮安保留了作为运输中心和农产品集散地的省级角色,尤其是淮河流域的大米。
在1912它不再是一个上级县,两年后被降级为县。65 438+0946建市,1948后命名为两淮,当时还与淮阴县合并。然而,不久之后,它恢复到县的地位,保留这一称号,直到1988,当它再次被确定为县级市,属淮阴市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