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考试会考查哪些题目?

如果我问:古代科举是什么?也许你会不假思索地说:考八股文吧。

但这个回答并不准确,至少不够全面。与科举制度相比,八股的历史要短得多。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但八股直到明朝才出现。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也不仅仅是八股文左右,明代的乡试和通考也是各三次。第一遍,所谓“八股文”,第二遍,理论和应用文,第二遍,策略;清代乡试和通考也有三考,第一考是试经意韵,第二考是试经,第三考是试策。在八股文还没有出现的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更是五花八门。

宋代科学考试分解考和省考两级进行。解考相当于初试,由各州县主持,考生通过解考获得参加省考的资格;省考相当于复试,由礼部主持,被录取者从此可以步入仕途。至于宫考,一般不降,只排名。

宋代,科举考试分为进士科、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秀才、法明和明静来选拔专业人员。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考试,叫做“作部”。其中进士最为重要,人数最多。王安石停止一切科后,仅保留进士和制科,并新设明法科,选拔司法人员。

我们要介绍的主要是进士省考和宫考的考题。宋代乡试的科目虽然改了很多次,但必考的科目几乎有四门:诗赋、经学、理论、谋略。宫考一般都是努力的。每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功能。用宋人的话来说就是“国家以臣民吸引天下英才,以仁义观其通经,以博古赋之,以理论观其知,以政策观其才。”

我们都习惯于把现在的高考比作古代的科学考试。其实科举比高考重要得多。高考只是高校招收新生的门槛,但科举是传统社会选拔人才治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科举制度的设计目的是识别和发现杰出的治国人才,所以要通过试诗试赋来检验应试者的文采和审美能力,通过试义来检验对经典原理的理解和解释,通过试意来检验应试者的学识和见解,通过试意来解决时事。

宋人不太重视诗和赋,而更重视义和谋略。比如司马光就强烈反对用诗词赋来选士:“国家设官以待才,大者有德以育和。其次,他们对利益认识清楚,遵从州县。其次,他们有勇敢抵御外敌侵略的策略,小的被判了供役入狱。他们怎么会专门搞文艺的人呢?宋代科举中诗赋题的地位逐渐下降,而经学和谋略的重要性却在加强。

从答题形式来看,试意、议论、试策有点像现在的高考作文,都是以议论文为主,目的是测试考生对经典、历史事件、时事的看法。考试时,考官会在考场前挂一幅幕布,上面写着:“在堂上出题,题中如有疑难,请在幕布外听书生讲,待幕布内详细答完正文,再写到位。”一般有三四门考试。

具体来说,试经的意思就是出题人从儒家经典中截取一句话,要求考生解释其意思。到了明清时期,经学的自由发挥变成了八股文的考试,从外在的文体形式到内在的思想都严重僵化。但到了宋代,人们提倡“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此语原是陈寅恪为纪念王国维而作,我们借用来形容宋代士人,陈先生肯定是同意的,因为陈先生又一次说“六朝天水一代思想最自由。”),考生可以随意解读经文,传纸条,质疑古论,阐述新思想,“用他的题目讲出自己的道理”,甚至还有很多人“不顾经文,自立门户,胆大包天,敢于新奇古怪”。

王安石设置经学之科,试图以其新学为科举标准,遭到司马光的抗议:“王安石不可私学,而欲掩盖前朝儒学,使天下之士明考之程序,与他同者取之,异者耻之。”.....如果自己的理论所结的果是真的,那么儒家将是第一个果,那么学者为什么不应该抛弃他然后,为什么要受到利益的威胁,所以刻不容缓!“司马光追求的是各家分别诠释经学,百家争鸣,在思想市场上竞争。

另一方面类似于命题作文,通常要求考生对历史上记载的一个典故或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论。北宋嘉祐二年(1057),进士省试题目为“以刑赏忠论”,并发表《尚书》孔安国注释:“刑轻,疑随众,忠最高。”在目前的声明中,这个话题是“涉嫌犯罪。”当时苏轼的应试作文《刑忠论》获得了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在这篇文章中,苏轼还杜撰了一个典故:“姚当政时,是个秀才。说“杀了它”,姚说“杀了它”我都不知道欧阳修是何典人。这要是放到明清,恐怕就是欺君之罪了。

应试策略类似于当今公务员考试中的“申论”。一般考官提出具体的时事问题,让考生发表意见,所以也叫“政策题”,考生的回答叫“对策”。对策一般都是几千字,但也有写了几千字的对策。因为谋略和理论都是议论文,宋人也称之为“谋略论”。

政策问题往往能体现出提问者的“问题意识”。许多担任考官的宋代文人,对自己的政策问题多少有些“自以为是”,将其收入文集。例如《欧阳文忠公文集》中就有很多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方李倩,周天子之地,通称宛城,有闲马十二匹,而三百六十官,必有自己的车马。车马不是多了吗?”千里之地是几何田,它的牧场是几何,但能容纳多少马呢?千里之外,为了场几何?马法呢?今天,它很宽,经常没有马。古代养马好现在不好吗?说它是对的是恰当的。“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宋代缺乏良马的担忧。回答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对马政治有实际的了解,还需要一定的数学、几何、畜牧知识。

熙宁四年(1071),苏轼任开封府试官,策问目的:“吴金独断统治,苻坚独断伐金而死;管管仲的是齐欢,管儿子的是晏匡。怎么了?”翻译成白话,就是“试着说说专有权的利与弊。”当时王安石和正在推行新法,而王的“既得政治,每赞独断专行,信任内行”,显示出专制的迹象。苏轼自然拟出这个题目,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项峻的“独断”现状。

宋代是国家第一个全面推行科举考试的朝代(唐代虽有科举考试,但每榜只录取十几二十人,宋代选士人数增加了十几倍)。科举制度不断为宋朝输送治国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嘉佑二年在宋仁宗举行的乡试,牛人不少:苏轼、苏辙、曾巩、张载、鲁大钧、程颢、王绍。这份名单囊括了当时最优秀的政治人才、文学人才和哲学人才。事实上,在宋仁宗王朝的四十年间,无数人才被科举制度发现并进入国家人才库,几乎实现了“无遗”。

如果我们看看宋代科举考试的题目,就会相信它的确可以为国家治理选拔有才能、有知识的人。今天有些朋友把科举想象的如此不堪,显然是对科举制度历史的不了解和先入为主的偏见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