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
二年级数学试卷第二卷质量分析(1)该试卷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本文将对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进行分析。
我们班有60人参加了考试。从卷子上的分数来看,总体分数还不错,但还是有很多不足。
以下质量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论文分析: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
将知识点融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2.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了本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
3.从整体试卷来看,命题中适当降低了所有考查二年级数学重难点的内容,并控制了试题的难度,注意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避免要求过高。这样的命题方式有利于引导师生讲透,扎扎实实学好?双基?内容,夯实基础,为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注重重点知识的考查,注重学生的?数感?、?分析能力?、?计算能力?、 ?应用知识?的形成。
二、取得成绩的原因:
1,做好优秀和未成年学生的培养,做到心中有数。
一个班的成绩永远不可能在一个水平上,再好的班也不例外。有的同学学习时能心领神会,有的同学不知所云,反应迟钝,接受能力差。他们的成绩实在令人担忧。面对这些表现不一、成绩差的学生,我们要做好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及时给予帮助,既要防止学生自满,又要防止自毁思想的萌发。我们应该警惕这两种可能的不良倾向。及时、细致地做好优秀和未成年学生的培养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及时细致地做好优生培养和差生帮扶工作,差生才能不差,优等生才能更好,从而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有效备课,40分钟要求质量。
俗话说:?一切都是事先定好的,不规划也没用?,?有备而来?可以吗?有答案?。对于老师来说,你准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准备好课。所以,备课自然成为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参考资料和教材。了解每个单元的主题和本单元在全书中的地位,明确编写每组教材的目的,联系每个单元的内容和训练重点进行构思和备课。为了备课,我尽量深挖教材,清楚地知道教学内容。课后也认真看了思考题,了解了每道题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我严格要求自己每节课都这样备课,我发现我是有备而来的?打架?玩得更有趣,我从中获得了自信。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讲座和指导。想要上好一堂课,老师的遣词造句都要仔细推敲,所以我从课前的导入、课中的过渡、学生答案的导入、课后的总结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力求服务于课堂重点,引导学生。准备问题,设计问题也要仔细考虑,老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教学和单元训练的重点,要少而精,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准备作业,对现行的作业要求进行了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有所提高。所以每次备课都要广泛查找资料,精心设计习题和作业,减轻学生负担,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
(3)准备学生。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提问能力、探究能力,以便及时调控、正确引导。我班的学生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主动提问的动力,所以我会做好这些方面的引导准备。
3.认真工作,踏实复习。
在工作中,我以对学生和家长负责的认真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使我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了如指掌,采取分层教学和复习,不仅使学生?吃饱了吗?又让学生?吃好?分阶段有序复习,做到复习及时。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上失分较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有的学生因抄题不慎或看错数字和运算符号而丢分。
(3)自己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评价语言枯燥。
2.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用游戏式、故事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强计算训练,课前3分钟练习口算,作业中以计算为主。同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给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合作的潜力,让学生敢于发表意见,真正给他们学习的主动权。
(4)加强对后进生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上课多提问,总要让他们先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课后多辅导,多表扬,少批评。试着当面看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对他们的一点点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5)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动手操作的能力,认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看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高二(2) 1第二册数学试卷质量分析。试卷命题
本文主要从口算、填空、选择、绘图、画图、解题六个部分进行测试。这一整张试卷整合了学生学习的第一单元到第四单元的知识,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融入试卷,注重学科的融合和对学生操作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基本不出题、怪题、难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增加了灵活性,考查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我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命题内容的丰富性
我觉得:?衡量一套试题优劣的标准之一,就是看试题是否涵盖了教材的所有主要内容,是否全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篇命题论文涉及面很广,几乎涉及到了这本教材的前四个单元,包括七大题。
第一个大题专门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包括加减乘除运算和混合运算。
第二题和第三题考察了混合运算的意义、综合公式和除法、倍数的知识、平移和旋转的判断、角度的知识。从简单的口算到算后应用,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选择题最后一题增加了一些难度?一支笔9元钱,小明有40元钱,可以买()?联系生活解决问题,钱可以剩下。
第四题考察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画角度,翻译图形。七大题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考题很好的体现了层次性,难度适中,同时也兼顾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方法,答题的感受和态度。
2.命题内容的现实性
?现实?是数学命题的永恒主题。因为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和数学化的生活经验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想法。所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命题内容也是离不开生活的。评价论文中包含生活主题,让学生在论文中看到生活的原型,接触丰富多彩的真实数学世界。仅举几个例子:
例1,第二大题第四项,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和两个()角。选取的材料是学生常用的直角三角形。
例2,第二个大问题的第六个子项是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
例3,第三大题第四子题,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是关于生活中时间和角度类型的结合。
例4,第六题,1题,是生活中公交站牌上下车客流的计算。
3.命题?运营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探索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俗话说:?看一遍不如听十遍,做一遍不如看十遍。?只有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比如我可以画第四个大题。
4.命题?开放?原则。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差异化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因此,学生的思考角度和解题策略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命题时要适度开放,让学生在差异中发展,这才是对学习主体的真正定位。
以(1)的形式打开。
在课程改革的理念下,试题的呈现形式从过去单纯的文字描述转变为形式丰富多样。这个命题适当穿插了图片形式、图形形式等等,比如填空题的第六题、第五题。
(2)解题策略的开放性。
鼓励学生采用多样化的解题策略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大特色。解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结果。解的多样化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而是允许学生有选择地使用不同的方法解题。
比如第五道大题的1项,看图写公式。第六大题第五小题提出了除法计算的问题。
通过对试卷的整合,我也发现了这份试卷的很多不足。
1,括号的考查不出现在口算中,要穿插几个这样的口算。
2.看图,都是纯图。可以把问题改成列计算,加上文字型的问题,这样可以考察的范围更广。
3、增加试卷的人文力量,有鼓励学生的话,比如试卷结尾可以标注?你考得很好。仔细检查一下。我相信你能做到?文字。
4.丰富解题类型,适当增加一些图形形式解题。增加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附加题,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发展。
二年级数学试卷第二卷质量分析(三)1。本试卷分析如下:
这次考试有八个大题,包括高二下册学过的内容。题型多样,涵盖面广,包括计算、填空、选择、判断、绘图、统计、解题,体现了新课程和双基的教学目标。从纸的表面来看,学生的字迹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
二、试题分析
1.第一大题填空:学生的分析能力差,比如写出了商为6的四个除法公式,有的学生写出了除数为6的四个除法公式,说明学生对问题的意义分析不够。容易出错的是第七、第三、第二小题。问题二:38-19-11 =□-(□+□)。一些学生不知道如何开始。计算完等号左边的结果后,他们减去其他数字,他们不明白其中的含义。第三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在数角时只局限于闭合的图形,没有考虑到图形外还有两个直角。第七题错误比较多的是个别同学没有观察,没有看清楚,先填了大概的数字,把位置颠倒了。
2、第二个大题判断:第二个小题错的最多,其次是第四个小题。第二题错的原因是学生对0的排列位置不清楚。第四个问题,学生不认真看计算单位。学生只要仔细阅读问题,就会发现问题中克和公斤的区别,但有些学生自尊心太强,理解不了问题的含义。
3.第三个大题的选择:在这个题目的第六个小题中,极少数同学因为没有看清楚题目的要求,把400多错在了括号中,第四个小题是求大概的数字。少部分同学不懂题,所以得分率低。
4.第四大题,计算天堂:口算部分是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最简单的两步计算,是测试学生的口算能力。其中565,438+0-(265,438+0-65,438+05)是学生最常犯的错误,括号内的算术只能背,不能应用;使用垂直计算是最基本的知识。学生在这部分训练的比较多,掌握的也比较好。当在通常的练习公式下留下了很大的差距时,他们用垂直计算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阅读、独立做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些粗心的同学看错了加减符号,有些看错了数字,导致答案错误。
第五个大题的组合公式中,第三个小题错的比较多:80+18=98,100-98=2。在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但是在考试中没有用到括号,不知道如何下手。
第六题是测试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只有少数同学做的时候根本不看题,以为是连同一个公式。其余的学生做得很好。
第七题是制图:此题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理想地回答问题并翻译图形。向上,向下?翻译,少数学生在数正方形时出错。少部分同学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方法,就是没有严格按照老师要求的步骤去做。学生画钝角和锐角都画得很好,没人出错。
第八个问题是解决问题:这个命题把一些教材中的习题赋予了现实题材,成为传统?书本上的数学?为了什么?生活中的中学数学?,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如第八题第三子题,有一栋7层住宅楼,每层住8户,有12户无人居住。你住过多少户人家?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生活,包括两步。少部分同学只写了一步,没有理解问题的意思。1题中有少部分同学计算不过关,方法掌握的很好,得分率很高。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受到了图片的影响。8=24,不明白意思。第四题的年龄,虽然做了很多这样的题,但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根本不明白题的意思。第五题,学生会看统计图,命题设计善于挖掘基础知识中的潜在因素,要求喜欢跳舞的人多于()。学生只有正确阅读题意,分析必答题,从图表中找到自己可利用的信息,才能填写正确答案,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统计信息和信息处理能力。这个问题也是只有少数人会犯错误。原因是基础太差,看不懂题,也不会看图。
三。成就和经验
1,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全年级的试卷来看,90%的字迹工整、规范、美观,没有出现乱涂乱画的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日常书写习惯良好,态度认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提供了保障。但也不能排除个别学生字迹潦草的情况。
2.学生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口算和笔算是二年级学习的重点,也是学生认为最简单最容易出错的内容。试卷设计的口算和笔算,90%的学生都得了满分,这说明老师的教学和训练是扎实的,学生的课堂练习是保质保量的。
3.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同学都学会了先分析,再举例解决。应用题可以和生活紧密联系,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生阅读、检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应用知识解题失分很多。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有的学生因抄题不慎或看错数字和运算符号而丢分。
(3)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评价语言枯燥,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4)学生的思维受到刻板印象的严重影响。
具体来说,与例题相似的相对简单的题,正确率较高,相对不熟悉的题,答案不太理想,如填空题中的(3)(4),解题题中的(2)(3),不能仔细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