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问题是()

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东晋南朝:趋于平衡。西晋灭亡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迭。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趋于平衡,为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迁。隋唐时期,南北经济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但安史之乱后,出现了北方分省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遭到严重破坏。到了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了“赐的多在江淮”的现象。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整个五代时期,中国经济重心不断南移,南方成为国家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超过北方。

3.宋朝:终于完成了。宋朝时期,北方也是战乱频仍。北宋灭亡后,南宋政权定居东南角,进一步发展了南方经济。当时太湖流域有句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到了元朝,为了解决“南粮北运”的问题,大力设置水运,开辟了史无前例的海上运输,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最后阶段。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三个明显特征:1。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最高的生产力水平;2.南迁的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战乱时最为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