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化学两个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熟悉前20个元素和1 ~ 20元素核外电子的排列;
李和是加拿大的一员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列:
(1)电子总是先排列在最低能量的电子层;
②每个电子层所含电子的最大数量为2n2
③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K层不超过2个电子),第二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二层不超过32个电子。
3.元素、核素和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量质子和一定数量中子的原子。
同位素: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
第二,元素周期表
1.排列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增加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行。(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③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条垂直线。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
第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构型、原子半径、主价、金属和非金属)随着核电荷的增加而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本质上是元素核外电子组态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两个或多个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
拓展阅读:考试中如何复习化学1,研究考试大纲,分块实施。
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是备考的指南针。化学复习的时候要认真学习。平时可以增强化学复习的针对性和方向性,避免盲目备考的情况。
了解高考的命题依据,化学大纲的实际操作是:大纲不要求复习,大纲不要求拓展,大纲要求大力复习。
上学期那一轮复习,我们按照计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次联考复习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第二次入学考试将复习物质分类、元素周期律和电化学。第三次联考会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到市统考复习有机化学,争取在年假前完成一轮复习。
2、明确方向,对症下药。
通过对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得出三点:一是主知识考试的“中心化”,二是基础知识的新视角,三是能力考试的“一体化”。
要提高化学备考的质量,就要真正了解自己的问题。只有这样,准备才能更加科学有效。因此,要明确备考方向,对症下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符合高考化学立体网的要求,实现从基础到能力到得分的转变。
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化学概念和理论、元素化合物及相关实验和计算。在这次复习中,除了让学生掌握概念理论的具体内容外,还安排了大量易错、易混淆的判断题供学生练习。在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学生无法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化学方程式。通过日常练习、课堂题记等措施,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复习中,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实验的基本操作、除杂装置、去尾装置等。被总结成表格并打印给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化学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最弱的项目。复习中多次向学生讲解守恒法、差分法、极值法、讨论法,弥补学生的不足。
高中化学教学有四个难点:化学平衡运动的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较、有机化合物异构体的推断和化学计算。对于这些较难的教学方法,我们运用了勒查特莱原理、三个守恒定律、碳分法、插入法、守恒法、差分法、极值法等有效方法进行清晰的分析,在难点教学上有所突破。
高考,每年化学都有客观题:化学与生活,环境与能源;必修二有机题;简单的实验题;阿伏伽德罗常数问题;元素周期律的推论;电化学问题;电解质溶液的电离离子浓度;主观题主要是一道以实验为主线的填空题,一道以工艺流程为主线的综合题,一道以四大化学原理为主线的综合题,一道有三五门选修课的选择题。所以我们把平时的练习设计成应试,平时的考试是高考导向。从始至终,我都在练习和测试高考中的高频考点。
3、回归基础,提升能力
高考化学复习训练要夯实基础,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只有不断总结,我们的印象才会更加深刻,我们对知识点的应用才会更加灵活。
刚进入第一轮化学复习的时候,我们打印了《高考前回归课本知识点》,供学生面对题型阅读课本。在复习每个单元时,我们总是收集近两年的相关高考试题和全国各地新颖的模拟试题,供学生练习。备考化学时,要注意从五个方面找方向:一、这道题怎么做;第二,为什么要这么做;第三是怎么想到这么做的;第四,不这样做可以吗?第五,这个问题改变了提问的角度。会变成什么样的问题?我该怎么办?完成以上所有步骤后,学习化学的效率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