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小数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虽然孩子是第一次学习小数,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止一次接触过小数,所以学生对小数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的表征,不熟悉的是它的意义。既然是初步了解,这个度怎么把握?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个人教版中初步认识小数的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在家学习――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况,使学生对小数有初步的认识,理解小数的含义,正确读写小数。

2.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感情。

3.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后一位和两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首先,创建情景以引入新课

老师: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这几天老师调查了几个学生非常熟悉的事情。你想知道老师的调查结果吗?

生:对!

老师:(课件演示)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大屏幕。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铅笔盒长约0.2m,语文书厚约0.01m。

铅笔长约0.15m,书桌高0.7m。

健康1:这些数字和之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2:为什么这些数字有点?

3: 0.2米有多长?

S4:中国书的厚度是0.01米。0.01米是多少?

5: 0.15米有多长?

...

老师:这些数字和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生:这些数字有点。

老师:我们把中间有一个点的数叫做十进制数。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小数,了解小数,认识小数。

(点评:从学生身上导入熟悉的东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第二,在体验中学习阅读和写作

(一)、掌握十进制的读写

老师:请仔细观察有多少个分数被分成小数。

学生:小数分为三部分。

老师:对,中间的点叫小数点,读作dot。小数点前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老师:同学们,你们愿意试着读一下这些小数吗?

学生1: 0.1发音:零点一(老师板书)

生2: 0.15发音:0.15。

生3: 0.15应该是0.15,不是0.15。

老师:你怎么知道?

生:在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我妈跟我说的。

老师:你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学生们说的是正确的。整数部分应该读成整数,小数部分应该只读每个数位上的数字。那么0.15怎么发音呢?

生:你应该读0.15。(老师板书)

老师:确实不错,那么18.438+08怎么发音呢?

生:发音:十八十八。

老师:请仔细阅读数学书第66页场景图下面的文字,注意正确读出小数。

(学生读句子)

老师:同学们,这些小数要怎么写?

生:我想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

老师:你真聪明。这种写法是正确的。

(学生练习写几个小数)

(这个环节,老师是有容忍度的。首先让学生对小数有直观的认识,然后有扎实有效的阅读和写作。)

第三,突出重点理解意义

(2)理解小数点后一位

老师:刚才有同学提到0.2米有多长。请试着用你的手势比较粉笔盒的长度。

(学生手势)

老师:学生的估计差不多。如果你想知道0.2米有多长,我们先来研究一下0.1米有多长。

请拿出米尺,分组合作,在尺上找到0.1米。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0.1米就是1分米。

生2:我以为0.1米就是1 10米。

老师:学生们是对的。把1m分成10,1就是1 10m,也就是0.1m。(老师板书)

老师:0.2米呢?

生1:0.2米就是2分米。

出生2: 0.2米就是2-10米。

Raw 3:0.2米或将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两份。

生4:0.2米是两个0.1米。

老师:学生们的回答非常好。

学生探究0.3米和0.5米意味着什么。)

老师:所以桌子的高度是0.7米。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生:0.7米就是7分米,也是7-10米。

老师:像0.1,0.2,0.3,0.5,0.7,它们的小数部分只有1位数,我们称之为小数。

同学们,请看一个小数。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小数点后一位代表十分之几。

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不是一张白纸。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自由思考和探索,让学生更深刻地感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3)理解两位小数

老师:刚才有同学提到0.01米有多长。请用手势对比一下语文书的厚度。

(学生手势)

老师:请在米尺上找。

(同学合作找0.01 m)

生1:我觉得0.01 m就是1 cm。

生2:把一米分成100份,一份是1-100米,即0.01米。

学生探究0.02m,0.03m,0.15m是多少?

老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位小数。有什么新发现?

(小组讨论后总结)

学生:老师,我发现两个小数部分的分母都是100。

生:我发现他们的分母是100,分子是小数点后的数字。

学生: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比。

老师: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我们班的学生不仅喜欢思考,而且善于总结,老师很佩服你。

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解决问题了吗?如果没有解决,请放入问题口袋,我们稍后继续研究。

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分享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通过听、问、猜、总结,让学生体验发现、探索、创造的过程。)

第四,巩固实践,深化提高

老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请你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或者用过小数?

生1:超市见过。

生2:在衣服的价格标签上。

S3:教科书的定价是小数。

生4:小数有时用来衡量身高。

...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小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

老师:学生们认为他们学得好吗?(好!)老师出了几道题来考你,过了老师的三关就说明你学得相当不错了。

一级:请随意写3位小数。

第二关:找朋友。

第三关:填空。

8分米=()米=()米1米20厘米=()米。

3角=()元1.65元=()元()角()分。

0.96元= () \()元=()元80 \ 100m = () m。

学生不仅对突破障碍的形式练习感兴趣,而且练习得非常认真。

动词 (verb的缩写)课程总结

你从这一课中得到了什么?

第六,课外拓展

回家后测量全家身高,用米和小数表示。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在生活中。)

总评:在这节课上,教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遵循知识来源于生活的规律,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发现、探索、讨论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来说,有以下两点:

1.创设生活场景,让数学题活起来。

这门课的老师从一开始就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产生积极的体验;课后延伸给学生测量全家的身高,让学生觉得学到的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和贴心,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被浓厚的生活氛围所带动。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理解和发展的,而不是单纯依靠老师的讲解。“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从直觉到抽象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