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大学“353卫生一体化”考什么?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2017年成功进入世界一流大学(A类)行列。山东大学既是985工程,也是211工程。作为中国排名前30的大学,山东大学将在“2022年”让我们来看看。

●山东大学学校简介

山东大学创建于1901,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现代高等教育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开启了中国近代高等医学教育。学校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而成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以来,山东大学始终坚持“为天下蓄才,富国强兵”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志存高远”的精神,不懈努力,代代相传,积累并形成了“崇尚真理,求实创新”的校风,培养了60多万名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性质、目标、内容等。“353全面健康检查”的

一、考试的目的:

全面考察考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流行病学的定义;流行病学定义的解释;流行病学的应用;流行病学原理;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发展简史;流行病学发展前景。

(2)疾病分布:疾病分布的概念;疾病频率测量指数;疾病的流行强度;横断面分析和出生队列分析;疾病的时间分布;地方病。疾病三维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疾病三室分布及移民流行病学综合描述。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的概念。当前研究的概念、目的和类型;现状研究的设计和实施;现状研究中的常见偏差及其控制:当前研究的优点和缺点。生态学研究的定义和方法。生态学研究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4)排队论:排队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队列研究的目的、类型、设计和实现;队列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偏倚及其控制:队列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

(5)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和基本原则;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实施病例对照研究,整理和分析数据;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和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病例对照研究中应考虑的问题。病例对照研究的例子。

(6)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特点、设计和实施;实验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验流行病学概述。临床试验、现场试验和社区试验的特点。实验流行病学的利与弊。实验流行病学中的问题。

(7)筛选:筛选的定义和应用;筛选的分类和目的;筛选试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筛选效果的评估;筛查的常见偏倚和控制。

(8)偏倚及其控制:研究的真实性和结果的变异性;偏倚的定义、分类、测量和控制。

(9)病因学和因果推断:流行病学病因学的定义;充足病因和必要病因;因果推理的逻辑方法;因果关联的推理标准。统计相关性到因果相关性。病因学模型;因果联系模式。

(10)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疾病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概念和区别;疾病的三级预防;疾病监测的定义、类型、相关概念和用途;疾病监测的内容和方法。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制定宏观层面的防控策略;全球健康战略和初级卫生保健。疾病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十一)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基本条件;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病灶和流行过程;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计划免疫和免疫程序;扩大免疫计划;接种疫苗;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策略;计划免疫的监测和评价。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及控制措施。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特征和主要类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步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处理。

(十三)分子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分子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分子流行病学应用。

(14)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遗传和环境在致病原因中的相对重要性;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预防遗传性疾病。

第二部分卫生统计

一、考试的目的:

掌握卫生统计学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解决卫生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

单元内容要点1。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1)数据类型(2)总体和样本(3)参数和统计(4)概率和频率(2)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1)定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的类型和用途(2)集中位置的描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和中位数)3 .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正态分布(1)正态分布的特征(2)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分布规律(3)标准正态分布5。医学参考值范围(1)正态分布法(2)百分位数法3、总体均值的估计和假设检验1。总体均值的抽样误差(1)总体均值抽样误差的概念(2)含义及标准误的计算2。T分布的特征(1)t分布(2)T边界的使用表3。总体均值的估计(1)总体均值的估计。假设检验(1)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2)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5 .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比较的T检验(1) T检验(2)配对T检验(3)组T检验6 .一类误差和二类误差(1)一类误差和二类误差的概念(1)方差分析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2。多重均数比较(1)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3)成对多重均数比较5。分类数据的统计描述1。常见的相对对数率、构成比、比2的意义和应用。相对数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构成比与比率在应用中的区别(2)总比的计算(3)指标的可比性(4)观察案例的问题(3)动态数列及其分析指标。动态序列常用分析指标及其应用4。标准化方法(1)标准化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2)直接和间接。z检验的比率抽样误差和比率标准误差1。比率抽样误差的概念(1) (2)比率标准差2的含义及计算。总体评分的置信区间为3。率的z检验(1)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2)两个样本率的比较7、χ2检验1。四格表数据(1)成组设计四格表数据χ2检验计算及应用条件(2)配对设计四格表数据χ2检验及应用条件2。行×列表数据(1)行×列表数据χ2检验(2)行×列表数据χ2检验中的注意事项8、秩和检验1。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1)配对设计差异的有符号秩和检验(2)两个样本的成组设计比较的秩和检验(3)多个样本的成组设计比较的秩和检验9、线性回归与相关1。线性回归(1)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2)线性回归系数的含义及假设检验(3)线性回归的应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2)线性相关系数的含义及计算(1) (2)线性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3)线性回归与相关的区别与联系3 .范围(二)等级相关系数假设检验十、统计表和统计图1。统计表制表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2。统计图(1)绘制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二)正确选择统计图11、统计设计1。两种研究类型的特点(1)调查研究的特点(2)实验研究的特点2。调查设计(1)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2)四种基本抽样方法3。实验设计(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样本含量估计的意义(2)样本含量估计的条件(3)常用的样本含量估计方法12。医学常用人口统计学指标1,人口学常用人口统计学指标2。出生统计常用的出生统计指标3。常用的死亡统计指标13。生命表1。简略寿命的概念表2。编制生命表的基本原则(1)编制简略生命表的基本原则(2)生命表十四中四个常用指标的意义。生存分析1、生存分析的基本概念(1)生存数据的基本特征(终点事件、生存时间、删失值、生存率)2。存活率的估计(65438)存活率的假设检验对数秩检验十五。多元线性回归1,多元线性回归的概念(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2。多元线性回归的应用(1)回归模型的评价(二)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环境卫生

一、考试的目的

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之间关系的科学。它既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环境为研究对象。阐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人体对环境的反应(即环境与身体的相互作用),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大气卫生学、水卫生学、饮用水卫生学、土壤卫生学、居住和公共场所卫生学、城乡规划卫生学、环境质量评价和日用化学品卫生学。

二、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问答、论述题。

三、考试内容

(1)基础知识

1,掌握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重点讲解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原生污染物、次生污染物、次生污染等概念;

3.了解环境卫生的简史和环境卫生的主要成就。未来中国环境卫生的主要任务。

(B)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1,把握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生态学基础;掌握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主要类型、作用特点和作用机制;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研究方法的辩证统一性;

2.掌握术语: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生物放大作用、环境污染、剂量-反应关系、剂量-效应关系和生物标志物。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掌握环境对人体有害因素的一般特征;

4.重点介绍环境污染对健康的不同影响,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法,健康风险评估。

(3)大气卫生

1,掌握空气污染的概念,空气污染的来源和污染物的归宿,主要的空气污染物;

2、重点研究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大气污染,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3、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的调查和监测方法,大气健康防护措施;

4.掌握术语: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排放高度、大气温度垂直下降率、自净、光化学烟雾、慢性阻塞性肺病、温室效应、酸雨、基准和标准。

(4)水卫生

1,了解水资源的类型及其健康意义、水质特征和评价指标;

2.掌握绍兴水污染的污染、自净和危害。

3.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原理和原则。

4、掌握水质污染的卫生调查和监测,进行水质卫生监督。

5.掌握术语:水的浊度、总固体、硬度、溶解氧、化学耗氧量、生化耗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水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自净、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公害。

(5)饮用水卫生

1,重点介绍饮用水和疾病的成因及预防要求,饮用水氯化消毒的方法及影响因素;

2、熟悉饮用水水质标准、分散供水、集中供水的卫生要求。

3、熟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4、了解国内水质标准、水质处理相关问题、涉水产品相关问题。

5.掌握术语:水媒传染病、氯化消毒副产物、有机前体物、水的硬度、混凝沉淀、过滤氯化消毒、余氯。

(6)土壤卫生

1,了解土壤的卫生学意义和特性;

2.把握土壤的污染和自净;

3.关注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和土壤的健康保护。

4.掌握术语:土壤孔隙度、土壤毛细作用、土壤背景值、土壤自净、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和腐殖质。

(7)生物地球化学疾病

1,掌握生物地球化学疾病的定义和诊断方法。掌握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和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地方性硒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

2.重点介绍碘缺乏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掌握术语:生物地球化学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

(8)环境污染疾病

1,了解环境污染疾病的特点。

2、掌握慢性甲基汞中毒和慢性镉中毒的发病机理、机制、流行病学概况、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并了解其防治原则。

3.了解宣威市肺癌高发的原因、流行病学特征及环境流行病学研究;了解军团病。

4.掌握术语:环境污染病、公害病、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先天性水俣病、慢性镉中毒、痛症和军团病。

(9)居住和办公场所的卫生

1,掌握住宅设计卫生要求、住宅小气候综合评价指标、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2、熟悉室内小气候及其生理评价指标;室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3、了解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和住宅设计的卫生措施;

4.了解办公室的污染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5.重点介绍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室内空气洁净度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应的卫生措施。

6.掌握术语:住宅、不良建筑综合症、房间容积、房间净高、房间进深、采光系数、室内小气候、有效温度、建筑相关疾病。

(10)公共场所卫生。

1,了解公共场所的卫生特点和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2、掌握名词:公共场所。

(十一)城乡规划与卫生

1.了解人居环境的内容和意义。熟悉城市规划的基本信息。掌握我国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卫生要求。掌握居住区环境质量和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

2.重点介绍中国城乡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卫生要求。

3、熟悉居住区环境质量和城市环境噪声的评价指标。

4.掌握术语:城乡规划、城市功能区划、容积率、居住建筑密度、居住人口密度、生态基础设施。

(12)环境质量评价

1,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和环境质量指数法。

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3.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类型。

4.掌握术语: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指数法、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价。

(13)家用化学品卫生

1,掌握家用化学品安全评价和卫生标准。

2、熟悉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3、了解日用化学品和化妆品的种类、卫生监督管理。

4.掌握术语:化妆品、刺激性接触性皮炎、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化妆品光敏性皮炎、光毒性皮炎、化妆品痤疮。

(十四)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理。

1,掌握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定义和基本特征,了解其分类分级。

2.了解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

3.重点是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理。

4.掌握术语: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监测。

第四部分职业健康和职业医学

一、考试的目的

熟悉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职业病的致病因素和职业防护方法

二、考试内容

(一)导言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基本概念,职业有害因素的致病方式和职业病的特点。

2.掌握三级预防原则。

3.熟悉职业有害因素和职业病。职业病诊断。

4.熟悉体力劳动时身体的调整和适应。

5.熟悉分娩过程中的相关疾病及预防。

6.了解工种、劳动过程中工作能力的动态、人机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工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内容

1.基本概念: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职业病;健康工人效应;需氧量、氧债、氧上限、功率(状态)运行;静态(静态)操作。

2.职业有害因素的致病方式和职业病的特点,以及三级预防的原则。

职业病诊断原则,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基本原则。

3.职业生活质量:职业生活,职业生活质量。

4.职业生理学: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和适应,劳动负荷评价,工作能力等。

5.职业心理:社会心理因素、职业压力、心身疾病等。

6.职业人体工程学:人体测量及应用、机械、设备及工具、工作环境、劳动组织等。

(2)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

目的要求

1.掌握生产性毒物和职业中毒的概念,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内在过程,影响毒物对人体毒性作用的因素,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

2.掌握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和主要临床表现;掌握常见毒物的中毒机理、中毒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

3.熟悉职业中毒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4.了解毒物的存在状态和暴露机会。

内容

1.概述:生产性毒物、气溶胶和职业中毒的概念,生产性毒物的来源、存在形式、接触机会和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影响毒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因素,生产性毒物危害的控制原则。职业中毒的临床类型和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2.金属和类金属中毒:铅和汞。

3.刺激性气体中毒:氯、氨、氮氧化物。

4.窒息性气体中毒:一氧化碳、氰化氢和硫化氢。

5.有机溶剂中毒:苯中毒。

6.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是同一点,苯胺和三硝基甲苯。

7.农药中毒:有机磷农药。

(3)生产性粉尘和尘肺

目的要求

1.掌握生产性粉尘和尘肺病的基本概念,粉尘的理化特性和卫生学意义,尘肺病的病因和基本病理变化,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原则。

2.熟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熟悉矽肺的概念、并发症、矽肺和石棉肺的X线表现。

3.了解粉尘的来源和分类,煤工尘肺、棉尘病和其他尘肺。

内容

1.生产性粉尘和尘肺的概念,粉尘的来源和分类,粉尘的理化特性和卫生学意义,粉尘对健康的影响,粉尘危害的控制。

2.尘肺的病因、基本病理变化、主要临床表现及诊断原则:矽肺、石棉肺、煤工尘肺、棉尘病。

(4)物理因素引起的职业病

目的要求

1.掌握高温作业、生产性噪声、声压级、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基本概念。

2.掌握防暑降温和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把握噪音对身体的危害。

3.熟悉中暑、减压病、手臂振动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内容

1.生产环境中的气象条件和特征;高温作业的概念、类型和职业暴露机会;防暑降温的概念、性能和措施。

2.生产噪声和声压级的概念;噪声的物理特性及其评价参数;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及噪声防治措施。

3.振动及其对人体的影响、手臂振动疾病、振动评价参数;减压病,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概念,暴露机会。

(5)职业致癌因素和职业肿瘤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致癌物和职业肿瘤的概念,识别和判断职业致癌物。

2.熟悉常见职业性肿瘤和职业性致癌物的特点。

3.了解常见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情况和预防原则。

内容

1.职业性致癌物和职业性肿瘤的概念。

2.职业性致癌物、常见职业性肿瘤的特征、识别与判断及预防原则。

(6)职业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预测和控制。

目的要求

1.掌握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的方法。

2.熟悉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和原理。

3.熟悉健康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4.了解工作场所安全与健康评估。

内容

1.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评估和风险评估。

2.职业环境监测:监测对象的确定、检测方法和环境监测数据的评价。

3.生物监测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4.健康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5.工作场所安全卫生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和危险作业分级评价。

(七)职业卫生法规和监督管理

目的要求

1.掌握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种类和概念。

2.掌握制定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的依据和原则。

3.掌握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

4.熟悉《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5.熟悉生物接触限值的概念和原理。

6.熟悉预防性职业健康监护和定期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和意义。

7.熟悉《职业病防治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内容

1.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配套规定。

2.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接触限值和生物接触限值,

3.化学致癌物接触限值和职业卫生标准的应用。

4.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性职业卫生监督和定期职业卫生监督。

5.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监督管理。

6.事故处理和卫生监督。

第五部分营养和食品卫生

一、考试的目的

考察学生对本学科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和要求

营养的基础

掌握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方法,必需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种类和生理功能,热能消耗的含量,热能的供给和适当比例。掌握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以及缺乏或过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种矿物质的吸收、代谢和食物来源。

(2)植物化学物质

掌握植物化学物质的分类以及黄酮类、大蒜素和大豆皂甙的生物学功能。

(3)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

掌握谷类的营养成分特点和营养价值;大豆食品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以及加工、烹饪和贮藏条件对大豆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

特殊人群的营养

掌握孕妇和母乳的营养需求;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母乳喂养的优点。掌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环境人群的营养需求和合理营养原则;

(5)营养和营养相关疾病

掌握膳食营养因素对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肿瘤和免疫性疾病的影响,以及营养和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6)社区营养

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和应用;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方法。掌握社会营养监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食品强化的概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

(7)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掌握食品腐败的概念、食品腐败的化学过程和防止食品腐败的措施,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理化指标和意义,掌握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污染、毒性和预防措施。掌握N-亚硝基化合物、苯并(a)芘、杂环胺类、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氯丙醇、丙烯酰胺及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8)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使用要求和卫生管理。掌握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和作用原理。

(9)食品新技术及其卫生问题

掌握食品新技术的内容和可能出现的卫生问题。

(十)各种食品卫生及管理。

掌握粮豆类、蔬菜、水果、肉类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冷饮、酒类、罐头、食用油、调味品等食品的卫生问题;保健食品和转基因食品的概念、功能定位、评价、卫生安全管理。

(十一)食物中毒及其预防

掌握食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的概念和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各种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常见污染食品,中毒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原则;赤霉病小麦和霉变甘蔗中毒的毒性成分、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掌握引起河豚鱼中毒、组胺中毒、氰苷类食物中毒的有害成分、常见食物、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亚硝酸盐、砷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

(12)营养毒理学

营养毒理学的概念,营养对毒物的影响以及毒物对营养的影响,即营养与毒物的相互作用等。

(十三)食品安全及其评价体系

掌握食品安全的概念、风险分析的定义和构成、国内外主要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和我国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价的程序、食品安全评价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十四章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掌握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食品卫生法律体系的构成,良好的食品生产规范,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的概念;掌握食品市场和餐饮业的卫生管理内容。建立食品中有毒物质限量的程序。国内外食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系统的应用概况。

考研政策不清楚吗?沈硕是不是和同等学力混为一谈?大学专业不好选?点击下方官网,会有专业老师解答你的问题。211/985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络申请名称:/yj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