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期末考试物流管理试题
2.物流标准化是指通过运输、配送、包装、装卸、储存、配送加工、资源回收、信息管理等各种标准的制定、公布和实施,将重复的事物和概念统一起来,以获得最佳的秩序和社会效益。
3.第三方物流——也称合同物流——是指一个企业通过合同向其他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如运输、仓储、库存管理、订单管理信息技术等。作为外部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执行一个组织的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
4.绿色物流——指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者生活与物流的单向关系,同时抑制物流对环境的危害,形成一个能促进经济和消费者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体系,从而向循环物流转变。
5.物流基地——指具有综合功能和基本功能的超大型物流节点,是集约化、规模化物流的高度集中场所,是各种物流网络的交汇点。
6.供应链——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参与向最终用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形成的网络结构。
首先,简单的问题
1.请从商流和物流的特点和意义简述商货分离。
商货分离就是将物资流通过程中的商流和物流活动分开。同一物质的流通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的商业流动活动,谈判、支付等。业务流的特点是灵活、流动、活跃,相对成本低;另一方面是它的物流活动,运输,仓储等等。物流的特点就是要耗费人、物、成本。因此,为了激活交易,降低物流成本,商流分离是经济运行规律的必然体现。商品的分家实际上是整体流通中的专业分工和职能分工,正是通过这种分工实现社会大规模再生产。
主要包括业务流和物流过程的分离以及业务流负责人和物流负责人的分离。
2.请简述电子商务与物流活动的相互作用。
电子商务为物流行业创造了一个虚拟的运动空间,改变了传统的物流模式,拓展了物流服务的空间,增强了对物流时效性的要求,实现了对整个物流过程的实时控制,促进了物流技术的提高。
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是实施电子商务的关键,是电子商务的支点。
二、论述题
1,请说明中国物流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物流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在国民经济和地区中起主导和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成为国家或地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的主要领域、科技进步的主要发源地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领域。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功能主要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宏观层面:
(1)保障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促进资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配置。
(3)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
(4)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5)促进物流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物流在微观层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实现企业的竞争战略
(3)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增加消费者剩余。
2.请用你所学的知识,结合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对“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解。
物流被称为第三利润源的说法主要来自日本。
物流可以完全脱离流通,独立运行,有自己的目标和管理,所以可以独立判断。
像其他独立的商业活动一样,物流不是总成本的组成部分,而是一个单独的利润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的独立系统
在整个企业战略中,物流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为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更重要的是提高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通过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国民经济的总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效益,被誉为整个经济活动的“第三利润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