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20年高中地理教学教案
2020年高中地理教案1
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和主要类型,分析和掌握陆地水体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和更新过程及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⑵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掌握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从图像中提取、识别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和谐的观点。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圈组成和主要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高考以水循环示意图、区域地图、热点资料为载体,突出水循环原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考预测1。以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城市化等大型工程为切入点,考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2.以区域图和水资源分布利用图为基础,调查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结合与水资源相关的重要项目和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水圈的组成
1.水圈的图形组成
2.特征:地球上由各种水体组成的_ _ _ _ _ _ _ _ _但不规则的球体。
知识点一:水循环的类型和环节
双基实现
1.概念:自然水经过地球表面的各个环节。
_ _ _ _ _ _运动的过程。
2.类型和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在右中画出水循环环节的箭头方向,并标注每个环节。
和三种类型的水循环)
真题的精髓
(山东卷,2008)下图是国内某地区示意图。图中的景观画面是黄土高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其最薄弱环节是
A.降水b .渗透
C.蒸发d .地表径流
知识点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高频考点
真题的精髓
(2014课程标准第二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河流侵蚀、沉积和沼泽吸收(附)影响河流中沉积物和营养物的含量,水中营养物的含量影响浮游生物的生物量,从而制约鱼类资源的数量以及水温。根据大屏幕上显示的画面,可以看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遍布。
西西伯利亚平原大面积沼泽的原因分析(8分)
提出沼泽广布的原因主要是地表水流入量大、排水不畅、入渗量少、蒸发量小,其影响因素与地形、温度、冻土、冰洪有关。
深度探索
(分组讨论,利用水循环原理分析以下四个问题的原因)
1.分析死海面积缩小的原因。
2.分析修水库对河流径流和库区的影响。
3.分析土地盐碱化的原因。
4.分析城市内涝的原因
高考选拔
(2015o新课标第一册)雨水花园是模仿自然界雨水收集和渗漏的浅绿色空间。主要用于收集和吸收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和填充层的综合作用,净化渗漏的雨水。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充地下水,还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和厕所用水。用大屏幕上的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铺设树皮覆盖物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 .控制雨水渗漏的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
2.对入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和种植土层b .种植土层和沙层
C.沙层和砾石层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知识点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双基实现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认识到了_ _ _ _ _ _ _ _、大气、岩石圈和_ _ _ _ _ _ _ _的相互关系;
(2)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_ _ _ _ _ _ _ _ _ _;
(3)调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位置
(4)使表面材料_ _ _ _ _ _。
高频考点缺水的原因及对策
提示:自然原因(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少)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快,工农业发达,需求量大;浪费水资源;水污染)
方向透视
亚马逊雨林在地球的水循环和碳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亚马逊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形成降水落到地面,相当于亚马逊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来自()带来的水汽。
(2)据调查,近年来,亚马逊河流域部分地区空气湿度降低,降水量减少20%左右,但流入亚马逊河的水量和洪水次数增加。结合水循环原理,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
2020高中地理教案二
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1.阅读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图等相关图表和数据,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
2.探索和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岸、水循环、农业等的影响。通过使用相关的图形材料。
3.通过讨论和交流,总结出应对全球变暖的适应性对策,树立合作意识和全球意识。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焦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困难: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进口进口
播放视频
从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从西半球的坎昆到东半球的巴黎,各国首脑齐聚一堂,共同关注一个全球性问题,即全球气候变化。
那么,全球气候变化有哪些表现?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在黑板上写字
活动教学过程
一项活动
请拿出学习计划,按要求完成活动1。
活动2
完成知识的准备后,让我们穿越时间去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
请完成活动二。
活动3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特点。
学生们能理解这幅画吗?
我知道,那老师就考考大家吧~
我不明白,那我们一起研究一下怎么看这张图吧~
活动4
最后,让我们看看现代的气候变化。
活动5
是谁呀?让北极熊哥哥如此忧郁?
是谁呀?让乞力马扎罗的帽子消失?
又是谁?让·玛特·戴夫的地位岌岌可危,即将消失?
不仅马尔代夫,全世界的阵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走进非洲的肯尼亚,看看气候变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接下来,我们要去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请带好笔,边看视频边记录气候变化的影响。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快速做笔记。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一组记忆最深刻!
“谁拿来的,古托...
美妙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世界屋脊,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不可攀”的青藏高原经历了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气候变化最典型的影响区域之一。
监测研究表明,半个世纪以来,西藏年平均地表温度每10年升高0.31℃,极端高温发生频率明显增加,而年降水量增加了33mm,高原冰川面积在30级萎缩了15%。
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牧草生长,增加牧草产量,提高牲畜成活率。也改变了农区的种植制度,扩大了农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拓展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空间。
随着降水量、冰川面积、高原湖泊沼泽、生物增多,高原景观的视觉效果更好。
在高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的同时,融雪径流有时会引发洪水、滑坡和泥石流。影响生产和牧民生活。气候变暖也导致冻土融化,高原公路冻土病害加重。很多跑运输的司机反映,有些路面起伏越来越明显。
总结了气候变化的影响,学生是否了解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请完成第三个问题,用整体性原则填空。
从这两张图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人类活动的过程。
根据研究,人类活动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
2020高中地理教案三
压力带和风
教学目标
(1)结合“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两个部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知道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2)在了解压力带和风带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掌握压力带和风带的分布,绘制压力带和风带的全球分布图。
(3)了解气压带和风区对降水的影响。
(4)掌握并能说出压带和风带的运动规律。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压力区和风区的分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运动规律。
2.教学困难
气压区和风区的形成原因及其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气压带和风区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过程
1.介绍一下唐代诗人崔护的诗《城南庄》:去年的今天,在这扇门里,人面桃花相映,桃花依旧在春风微笑。引出这节课的主题“风”。
2.风的概念。风是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的水平运动。
复习热循环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水平压力梯度力。
3.风的方向。可以总结为三种情况。
(1)仅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理想情况);
(2)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力作用时,风向垂直于地转力(高空);
(3)当气压梯度力、地转偏转力和摩擦力同时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近地面)形成一定角度。
总结。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与风有关的诗词或成语?放《风之谷》主题曲。
转场:(1)给材料“二战时从日本到美国的风战”,想想氢气球炸弹是怎么从日本漂洋过海到美国的。(2)讲解小故事——“马纬度”的问题和呼啸西风带的出现,让学生思考原因。引出话题——气压区和风区的形成。
5.大气环流:全球常规大气运动。
6.用三个假设分析了压力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
(1)假设1:地表均匀,不考虑地球自转(地转偏转)和公转。
大气运动的原因是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加热不均匀。
形成单回路循环
(2)假设2:曲面均匀,考虑旋转,不考虑公转。
造成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加热不均匀+地转偏转力。
形成三环循环
视频回放:“新闻——全球高温是副热带高压造成的。”
本文重点论述了全球三圈环流和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的形成过程。
思考: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低压带有什么区别?极地高压区和副热带高压区的成因有什么区别?
前者是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后者是大气运动引起的空气质量变化形成的,所以这两个压力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假设3:地表均匀,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
太阳的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也在一年内周期性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运动规律:在北半球,与春分点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一般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课程总结
假设1:单回路循环。
假设二:三圈循环。
假设3:压力带和风带季节性移动。
思维假设四:条件改变考虑陆海性质不同,自转和公转?
课后练习
探索地中海气候的特点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其对降水的影响,探究地中海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进行了解释。
2020年高中地理教案相关文章三篇;
★2020年高中第一课优秀教案3个。
★ 2020年高中地理教案最新范本模板。
★2020年高三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20年高中地理教师工作反思范文
★2020年高中地理教学总结最新五篇短文。
★ 2020地理教师教学工作精选总结
★3 2020年中小学第一节课教案
★ 2020年幼儿园妇女节3个教案
★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地理教学总结2020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