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2017年1高考作文?
1.紧跟时政,关注热点,倡导国际视野。作文材料中的十二个关键词涵盖了经济、文化、民生、科技、环保、城乡、旅游购物等八大类,充分体现了关注时政热点的主要特点,充分引导考生关注和思考现实问题。同时,他们具有国际视野,从国家发展大局出发,承担起向外国青年宣传中国的责任意识,既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展望了国家发展的美好未来,具有明显的“德育”导向。
2.充分驱动,尊重个性,引导独立思考。今年的高考作文不仅受到“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数量的限制,还受到“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的内容驱动,以及“帮助外国青年了解中国”的对象规定和目标达成,同时受到“要求好的关键词,使其有机关联”的思维驱动。四个驱动层的叠加,对任务驱动的复杂性和思维驱动的关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任务驱动作文”。考生可以自主选择,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上四个要求,这对于思维能力较差的考生来说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提醒我们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狠抓思维训练,让考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写作。
3.材料方面,写起来容易,出彩难。“中国关键词”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话题。甚至理科生也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会议等了解。另外,如果考生从十二个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肯定会忽略这篇作文的核心要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使其有机关联”,从而导致跑题。所以,先对关键词进行分类,然后找到各自的联系,对于写高分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成绩和问题(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也可以结合起来,进行正确的分析和介绍,或许有助于外国青年更好地了解中国。但考虑到考生掌握的典型材料和生动材料可能有限,此类题目更具话题性。虽然贴近生活,但毕竟选择写议论文的考生可能占大多数,大部分考生的作文可能是“主题先行,讴歌中国”的应时之作。真情实感很难写,所以很难出彩。全面驱动、注重关联性的优秀作文可能只有几篇,比如《美食与音乐不负众望》、《发展与治污的中国——给外国友人的一封信》、《望长城内外,尝中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