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17租赁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将售后租回交易分为两类:售后租回形式融资租赁和售后租回形式经营租赁。对于售后租回形成的融资租赁,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17-Lease (IAS17),美国财务会计准则No13-租赁会计(FAS13)和我国的租赁准则都是递延出售资产的损益,分期摊销。但对于售后回租后出售资产的损益,各准则的处理方法差异较大。下面讨论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时卖方(承租人)的会计处理。
一、现行准则下出售资产损益的处理
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一般以打包的方式协商计算。因此,资产的售后回租本质上是同一笔交易,即售后回租本质上是一种融资行为,而不是销售行为,不应在当期确认出售资产的损益。同时,为了避免企业在各个会计期间利用售后租回进行利润操纵,我国《租赁准则》规定,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经营租赁的,应当将资产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递延,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摊,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FAS13持类似观点。
但是,按此分配是不合理的。在一些售后租回交易中,当销售收入大于总租金时(例如租赁资产的租赁期较短,或者租赁资产只占出售资产的一小部分),出售资产的损益会在租赁期内分摊,从而产生负租金。其实质是在租赁期内提前确认出售资产的损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28号——不同回租条件下售后回租的会计处理》(FAS28)提供了两种解决分配引起的负租金问题的方法:①当卖方(承租人)转让所售资产剩余的全部实际使用权(仅保留一小部分使用权)时,售后回租应按各自条款作为独立交易处理。(2)卖方(承租人)保留对资产的不是一小部分而是全部实质部分的使用权,回租租赁为经营租赁的,超过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实质上是各期租金之和)的销售收入,应当在当期销售期间确认。
这两种方式虽然解决了负租金的问题,但是又带来了新的问题。第一种情况,出售资产的损益全部在当期确认,这就容易使卖方(承租人)利用售后租回提前实现出售资产的全部损益,操纵利润。对于第二种情况,负租金的问题从数学角度显然是解决了,对于目前确认的销售收入超过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也没有合理的解释。
IAS17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处理租赁资产损益的基础,出售价格高于公允价值的部分递延处理,出售价格低于或等于公允价值的,立即确认出售资产的损益。其实质是将资产的售后回租作为两个独立的交易处理,而卖方(承租人)在租赁期内的售后回租不属于融资行为,为卖方(承租人)利用售后回租形成经营租赁、操纵利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出售资产损益的处置。
出售资产的损益等于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方便分析,分为两部分,即:出售资产损益=售价-账面价值=(售价-公允价值)+(公允价值-账面价值)。
1.售价与公允价值差异的处理
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一般以打包的方式协商计算。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一般情况下,资产的出售价格应该以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而不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在不考虑租赁资产的维护费和管理费最终由卖方(承租人)承担的情况下,公允租金的确定应当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租赁期间利息收回的金额确定,而不考虑卖方(承租人)租赁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如果卖方(承租人)以公允价值出售资产,回租时支付的租金也应该是该资产的市场租金(公允租金);如果资产的售价高于公允价值,买方(出租方)将以高于市场价的租金形式补偿售价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如果资产的售价低于公允价值,卖方(承租人)将要求出租人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形式补偿售价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因此,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作为租赁费用的调整项目,在租赁期内分摊。另外,售价高于或低于公允价值的部分,本质上是卖方(承租人)高于或低于公允价值的融资金额。租赁期各期使用的净融资额(售价+利息累计已付租金)最终决定了租金中的利息额。租赁期内,累计支付的租金越多,当期应承担的租金费用越少。因此,作为租金费用的调整项目,售价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可以按照租金支付的比例进行分摊。IAS17采用这种方法。
2.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的处理
(1)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资产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可以认为是在该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因使用该资产而产生的预计现金流入的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因此,代表公允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未来现金流入的受益期应为资产的整个预计使用寿命,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在资产的整个预计使用寿命内分摊。由于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入随着资产的有形和无形损耗而逐渐减少,其差额应作为自有资产,按照折旧程度进行计提。
为了办理方便,差额也可以在各期平摊。租赁期内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的年摊销额=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但在售后租回形成经营租赁的情况下,由于租赁期末资产的使用权和控制权已转移给买方(出租人),卖方(承租人)将资产剩余的未来现金流入收入转移给买方(出租人),因此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中未分配部分应全额转入租赁期末当期损益。租赁期结束时确认的当期损益=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1-租赁期内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租赁期内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的分摊部分。
(2)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往往表明由于损坏、技术过时或其他经济原因,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这部分损失通常无法在资产的未来使用中得到弥补。因此,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应作为资产的减值损失,在租赁期内不应摊销,而应在出售资产时立即确认。这不仅符合谨慎性原则,也符合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关于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规定。FAS28和IAS17也持相同观点。
IAS 1-财务报表列报第2号-存货第3号-企业合并第4号-折旧会计第5号-财务报表要披露的信息
号6-价格变动的会计反映号7-现金流量表号8-净损益、基本差错及会计政策变更号9-研究开发费用号1O-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或有事项号11-建造合同
12号-所得税会计编号13-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示14段报告编号15-反映价格变化影响的信息16-财产、厂房和设备编号17-租赁
国际会计准则第65438号+08-收入第65438号+09-养老金费用第20号-政府补助会计和对政府补助的披露第265438号+0-汇率变动的影响第22号-企业合并第23号-借款费用
第24号——对关联方的披露第25号——投资会计第26号——养老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第27号——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第28号——对关联企业投资的会计第29号——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
30号-银行及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应披露的信息31号-合营企业权益财务报告32号-金融工具:披露与报告33号-每股收益34号-中期财务报告35号-暂停经营
36号-资产减值37号-拨备、或有负债及或有资产38号-无形资产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40号-投资性房地产41号-农
备注:国际会计准则第3号已失效,已被准则第27号和第28号取代;IAS 4被IAS 16、IAS 22和IAS 38取代,在1998中发布或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5号已经失效,被准则第1号取代;已失效,并被第号标准所取代1;国际会计准则第6号已经失效,被准则第15号取代;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被IAS 38所取代,IAS 38于1999年7月生效;国际会计准则第号。13已失效,被编号为1.
AIA国际会计师公会,作为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认证机构,AIA因其得到英国政府的官方认可,成为全球最高标准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一。AIA职业资格证书是会计行业炙手可热的执业资格证书。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