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美术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题目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美术欣赏第六课·万开——古代园林》。园林是单体建筑的环境,也包含在广义的建筑范畴中,可谓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园林的创作素材既可以包括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甚至动物等自然元素,也可以包括雕塑、碑刻、小桥、石阶等建筑小品,而且比建筑更少受到使用功能的限制,可以自由创作,所以创作手法极其丰富灵活,往往能创造出独特优美的艺术氛围和效果。因此,在这里向学生介绍优秀的园林艺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感受园林艺术的魅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开阔视野,兼容并蓄,领略外国园林艺术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情怀,增强学生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皇家园林,建立对园林艺术概况的了解,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通过文字板块提供的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典型事例,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点。难点:对于建筑艺术的欣赏,最好是实地参观,但仅靠课堂提供的一些图片,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要克服这些困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效果。

四、设计思路:

本课在新课标探究性、实用性、体验性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园林的图片展示和视频讲解,激发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浓厚兴趣;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提高了学生对古代园林的欣赏能力;通过视频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观看教材自学、小组讨论、探究实践等多元学习方式的运用,培养和提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准备:

准备教具:图片、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VI。教学过程:播放一段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宣传片,吸引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入中国古代园林。

在中国的建筑体系中,风景园林是最综合的艺术门类,集建筑、园艺、美术、音乐、文学、生态等学科于一体,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它凝结了中国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突出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中国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影响巨大,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提问让学生思考):

1)你觉得园林怎么样?

2)建园的必要因素是什么?

3)我参观过哪些类型的园林?

4)古代造园的目的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人生观和自然观?

5)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书,记载于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是中国古代帝王贵族狩猎游玩的园林形式。)它有三千年的历史了。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园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巧造自然,将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建设,中国古代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是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造园常用古诗词与造景相结合。

中国古代园林是集自然和人工景观、花木、建筑于一体的观光环境。有三种主要类型:

一是皇家园林,面积大,风格宏伟,如圆明园、颐和园。二是私家园林,风格因主人口味不同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

三是郊区景区和山区景区,如杭州西湖、无锡圆头渚等。这类园林规模较大,多为自然与人工景观融合。

活动设计:分组讨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区别。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

皇家花园私人花园

占地面积大,融入真山真水,追求宏大气派。

占地面积小,格调高雅,装饰精美,讲究追求诗意的艺术境界。

建筑设计受儒家思想影响,处处显示皇权思想。

受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建筑美、人文美、自然美巧妙结合,处处营造出宁静、安详、舒适的自然氛围。

雕梁画柱,金碧辉煌,雍容华贵,具有浓厚的宫廷色彩,表现了古代帝王的纵欲、享乐、自私,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移天缩地,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丰富的景色。

花园特色:

中国自然景观园林的特点是模仿自然,用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景物,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强调园林布局的自由和曲折。我们江南的私家小园林尤为突出。

中国园林布局的另一个特点是划分景点和空间,善于“借景”。借景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景观的传统方式。将园外的景物巧妙地引入园内,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比如无锡吉昌园“借用”了锡山的风景。

其中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接下来播放一段苏州园林的视频,问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感受。

课程总结:园林的历史发展;

中国园林的分类;

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区别;

园林特色;

第六,课后反思

在这堂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园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爱上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