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西医综合病理要点汇总:细胞的三种适应性反应

2.2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当细胞内环境发生变化时,或者在轻微损伤因素的持久作用下,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变化进行调整。这个过程叫做适应。在调整过程中,形态结构可以发生多种变化,如细胞数量的增减,体积的增减,细胞和组织类型的变化。然而,适应是有限度的。当作用因素超过一定的时间和强度,细胞就会失去适应能力。

一.肥大和增生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加称为肥大。细胞肥大的基础是细胞器增多,导致蛋白质合成酶增多,蛋白质的合成代谢占优势,从而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适应变化了的环境需要。

常见的肥大类型

1,代偿性肥大通常是由于相应器官组织的工作负荷增加引起的,具有代偿作用。比如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患有心脏瓣膜疾病的患者不能打开和关闭瓣膜。心肌工作负荷的增加也会引起心肌肥大;单侧肾切除和肾上腺切除后,对侧相应器官的肥大也是代偿性肥大。

2.内分泌肥大内分泌激素作用于效应器,使其肥大以满足生理功能的需要。如哺乳期乳腺细胞肥大;妊娠期子宫平滑肌肥大。

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往往会导致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增生。增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细胞有丝分裂增强的结果。增殖细胞的功能往往增强,通常是可逆的,病因消除后可恢复。

常见的增生类型

1,代偿性增生常伴有代偿性肥大,如肾脏代偿性肥大,肾小管上皮增生。

2、内分泌失调如子宫内膜增生的子宫内膜增生、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的甲亢患者。

3.再生性增殖,如肝细胞破坏后的增殖;慢性溃疡周围上皮增生;骨髓中的造血细胞在贫血时会增殖。它们都能修复和恢复受损和被破坏的组织。在少数情况下,这些再生的肝细胞和溃疡周围的上皮细胞如果异常增殖,可以发展成肿瘤细胞。

肥大主要是指细胞体积增大,增殖主要是指细胞数量增多。肥大的组织或器官可由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数量的增加或两者引起。

第二,萎缩

在正常器官和组织中,实质细胞的体积和数量变小,导致器官或组织萎缩,称为atr0phy。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以减少对氧和代谢物的需求,适应减少的工作量、血供和神经内分泌刺激。就萎缩细胞的形态和功能而言,它是肥大和增生的反义词。

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生理性萎缩,如成人胸腺萎缩、绝经后性腺萎缩、高龄器官萎缩等。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有:

1,营养不良性萎缩系统性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慢性饥饿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缺血,如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管腔变小,血流量减少,引起心、脑、肾等相应器官的萎缩。

2、废用性萎缩,如肢体骨折,用石膏固定患肢以利于骨折愈合,但由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其肌肉和骨骼可发生萎缩。

3.神经萎缩性脊髓灰质炎患者,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受损,由其支配的肌肉萎缩。这不仅是因为肌肉麻痹而无用,也是因为神经对局部代谢的调节作用消失了。

4、压迫性萎缩如输尿管梗阻可引起肾积水,从而压迫肾实质而萎缩。

以上病理性萎缩,大多是在病因长期不能消除的情况下形成的改变,很难恢复。但萎缩一般是一种适应性现象,一般是可逆的。在萎缩不严重时,如果尽快消除病理性萎缩的原因,萎缩的组织器官仍可恢复原状。

第三,化生

化生是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变化而转变成另一种类型。化生细胞不是由原来的成熟细胞直接转化而来,而是由具有另一个方向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来。化生只能发生在相似组织的范围内。例如,柱状上皮可以转化为鳞状上皮,但不能转化为结缔组织成分。上皮和结缔组织常发生化生。如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化生;在肾盂结石的肾盂粘膜和慢性宫颈炎的宫颈粘膜和腺体中也发现鳞状化生。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部分胃黏膜上皮转变为肠黏膜上皮,称为肠上皮化生。结缔组织可以转化为骨、软骨、脂肪等组织。化生是机体对不良环境和有害因素的适应性改变,具有保护作用,但往往失去原有组织的固有功能。比如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后,失去纤毛,削弱局部防御功能。有些化生也可能发展成肿瘤。如支气管、胆囊、前列腺上皮,极少数鳞状化生发展为鳞状细胞癌;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发展为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