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来草长绿”为题的作文应该如何构思?

非权威解读2008年山东高考作文与同题写作山东卷2008年高考试题,以“春来草长绿”为题作文。从形式上看,它继承了去年《时间不会让记忆衰退》的路径,依然以一句话为题,没有材料和铅的限制。我们应该先考虑一下。高考作文的本质是“开放与限制”的统一,这个题目的局限性只能在给我们的五个字里找。

在表达方式上,整个题目使用了隐喻修辞,所以找出这个隐喻的本体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春来”可以理解为“草绿”的条件、环境、原因,“草绿”是“春来”的表现和结果。“自我”的意思是“自然的,不受干扰的”,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是明确的:既要着眼于“春”与“草”的关系,同时又不能忽视“自我”作为“自动的、活着的、要求进步的”的意义,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什么都不需要做”。

综上所述,以下观点应被视为适合该主题:

第一,从做事的角度来说,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不能急功近利,期望不切实际的名利。成功从来都是默默的。当你沉浸在艰辛的追求中,做好自己需要达到的目标时,突然回头,活该。

这个想法从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来考察,结合当下追求名利的社会风气,看看我们的老师在教育领域有没有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对于社会炒作、海选、出书热潮,学生们是否冷静思考?如果我们老师一直说“你不好学,将来怎么出人头地?”如果用“读书是为了名利,读书是为了高人一等”的价值观念教育学生,那学生想不出这种想法。

我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向学生强调“名不虚传”,要求学生克制内心的冲动,抵制浮躁社会中的各种名利言论。我的路没有错。不知道班里有没有反对我,拆穿我的教育工作者。高考前一天晚上的最后一节辅导课,我带领学生重温了一个思想:“‘奋斗’的最高境界是‘不奋斗’,用‘不奋斗’达到‘奋斗’的结果”。如果同学们能举一反三,把这个东西改造一下,个别地方处理一下,就可以用来写这篇文章了。

复读生如果对比两次高考的感受,也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这个思路可以由几个热点形成。学生可以写奥运会的热点。他们可以写,中国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中国在改革的春天里飞速发展,中国变得更加强大。申办奥运会成功是理所当然的!写“抵制家乐福”,谈“少一点冲动,多一点对国家的贡献”也不错。中国强大了,自然不会被欺负”。也可以结合“保护传统文化”这一热点来谈谈“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并不能保护成功,但多了解传统的精髓,培养对传统的热爱才是根本”。

第二,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事物的成长有一些必须满足的条件,需要我们去构建。我们需要做的是不要局部干扰物体。当然,我们永远不要忘记,你在这部分必须有发展的欲望,你不能是一个“死人”。

这种思路其实反映了山东省教育领域最大的热点——2008年的“素质教育新政”。素质教育是师生创造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把自己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培养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过多干预师生的业余生活,对师生的长远发展是有害的。

当然,如果老师受个别学校管理者的言论影响,向学生宣扬“素质教育”的“危害”,那么学生是想不出这个写作方向的。听说六中有个班主任在班里演讲,说要“做应试教育的旗手”。我说这个旗手训练“考试机器”有人说我在骂人,可笑可叹!

第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需要形成爱的氛围。如果只是一味地树立一个高不可攀的英雄形象,缺乏对英雄背后本质的必要发掘和对大众的必要引导,就很难成功。

这种思想可以看作是对“和谐社会”热点的反映,是对汶川地震中牺牲教师英雄事迹的诠释。高考前一天晚上我给学生讲解英雄老师的事迹。我指的是南·怀瑾大师所说的。我跟学生说,这些英雄老师有时间自己做选择吗?不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他们把“大爱”变成了“本能”。房子要倒了,学生要被打死或打伤。他们本能地扑上去,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生活。我们如何看待这件事?南怀瑾大师说,幸存者应该看到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并记住圣人的“吻,善待人和爱事物”。毕竟“人祸”比“天灾”多得多。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需要创造这样一种氛围。当每个人都把“爱别人”当成“爱自己”,把“大爱”变成“本能”,那么社会就会和谐,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牺牲自己去拯救别人。如果只看到英雄老师牺牲的伟大,可以像“范跑跑”一样用这个来教育人:“你看,大家都牺牲了。看你的做法,不脸红吗?”这没用!

第三个想法可以单独写,也可以缩写成第二个想法的递进结构。

写到这里,我顺便在网上找了一下,找到了权威解读。看完之后,我没有心。他是这样分析的:

“春草生绿”出自佛语,包括“静坐不动,春草生绿”一组和“秋来黄叶落,春草生绿”的总和。在佛教语言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崇尚自然,了解自然,然后豁然开朗。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我们只需要了解自然并利用其规律。这与高中政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是一致的。有了以上的认识,这个题目作文就变得清晰了,考生可以结合时事谈论自然力不可抗拒的力量,比如汶川地震的突然发生。

这样的分析虽然不能说是跑题,但是很肤浅,没有看到比喻性题目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限制的要死,只能算是二等想法。如果别的地方出了问题,他们也只能勉强及格。

2005年山东自主命题,2005年是材料作文的“双赢智慧”,材料和题目关系不大,所以差评不断;2006年还是一篇素材作文《星空》,素材是一首很有新意的现代诗,好评如潮。2007年《时间不会让记忆腐烂》,山东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向抒情文章靠拢,至今仍很受大家赞赏;2008年《春来草长绿》还是话题作文,但从写作角度来说,抒情、议论、叙事都很好写;从内容上看,贴近社会热点,并以佛家诗词设置障碍,有效防止抄袭套种。更难能可贵的是,山东卷的作文更有利于考察山东学生的价值观,暗中为应试教育下的各类学校敲响警钟,有力呼应了素质教育新政。想到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应该说,全民写作是好事,但是要知道,考场上的写作和自己的作文是不一样的。我见过很多文风不清的作家。首先,他们引用了一个很长的故事,然后又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两个故事联系不大,文章有两个中心。讨论夹杂其中,切实可行。没有整体概念,不清楚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有的作者可能是大牌,动笔不加思索,写“他们在春风里又高了一次”来赞美大自然的生机。

自娱自乐就好,没人会认真,但这就是高考作文!考学生三年高中语文学习是一道60分的大题!排行榜在最上面,下面评论喊“好文章”。我们的学生看到了怎么办?

当然也有一些收获。有一位作者写了“顺其自然”的观点,我觉得很适合题目。启发我重新思考,山东卷的思路更加清晰,概括如下:

1,要注意比喻性话题作文的解法,一定不能停留在喻体本身,一定要通过喻体来把握本体。

2.“春天来了”是最关键的。这个春天是怎么来的?不同的解释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1)春天自然来,草自然绿——顺其自然。当然,写作的时候,不要把自己局限在自然的表面。

(2)“春天”是一个条件,要靠我们的努力去实现——继续努力,再努力。

(3)“春”是原因。要想成功,就要看清成功的源泉是什么——努力追求精神上的成功,努力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自然会成功。

(4)“春天”是一种氛围,是我们管理者要为下属营造的。一个从制度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单位一定会成功。

(5)“春”是爱情。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爱,爱自己,爱别人,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渺小,需要团结才能生存。光靠号召大家用牺牲的事迹去学习,是无法提高人的素质的。山东08高考作文同题写作《春来草长绿》作者:回题词:人生有时要有命。每个季节,开春后,我都会感到心里一阵悸动,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我只是等待。整个春天过去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这个时候我会特别失落。电影《立春》的片头语,用姜的河南口音说出来,风趣俏皮,更多的是一种期待与失望之后的无奈。每个人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春风吹起后,柳絮漫天飞舞,南方来的鸟儿在寻找鸟巢的屋檐,冰雪化作潺潺流水寻找出路,枯死了一个冬天的小草也长出了新芽。是怎样的新绿,让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春天的草是绿色的,草的涩涩的味道,泥土散发的清香,充斥着心肺。在这样的季节里,人们怎么能不期待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但整个春天过去了,红花绿叶,扰蝉搅天,让人无法静下心来回味。我才发现,我的春天过得太快了,一瞬间,我找不到春姑娘的影子了。只有绿草告诉我,春天我来过这里。哦,春天结束了。我一直在等什么?是夏天的壮丽吗?这是我期待的华丽吗?忧郁,一种不一样的味道记录了我的春天。一去不复返的春天。人生如四季,春天最美,也给人无尽的回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春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感受。唯一相同的是,你一定有过那个赛季。也许你已经走过了春天,或者你正在春天的怀抱里呢喃。春天永远不会忘记你,用她的温柔和美丽祝福你。而有的春天,有的长的让你百无聊赖,春草无边,春花绚烂,春风稀薄,让你沐浴其中,沉醉其中,流连忘返。那些早春来的人,总会像我一样,哀叹春天的短暂。我抓住它的尾巴,却发现它已经把我拉得远远的。我试着追上去,但是我追不上,我够不着。我弯下腰,双手放在膝盖上,喘着粗气,心想,你为什么不等我?可春会等谁呢?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觉得她回来了,草都绿了。但我才发现,那不是属于我的春天。春天草长绿,每年新绿都一样。每年看到新绿的人都不一样。今天又来到这里,姑娘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桃花依旧,笑靥怒放在春风。草茫茫,笑我轻狂,只是不年轻。找一个豁达的“春来草长”是佛教的一句禅语。春天自然会来,小草自然变绿,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豁达。古语有云:“女子怀念春,士哀悼秋”。如果杜甫的心思是游子,他会忧国忧民,但现实中有很多人是无忧无虑的,却是忧人忧己。他们的烦恼是名声、财富、汽车和迷人的孩子。心情混乱复杂,难得有片刻安宁。他们不懂“春草长绿”,在滚滚红尘中追名逐利。“我很幸运,但我不能死。”关键是要思想开放。有这种豁达不容易,需要一种胸怀。古人云,有容乃大。也许把整个世界放在你的胸口,把你的心放在天上,你所有的欲望对你来说就像蚂蚁一样;而呆在角落里自我欣赏,所有的欲望对你来说都是巨大的。只是“意气风发,志存高远”的苏丽珂东坡;他以科举为荣,受到皇帝赏识,当时的事业几乎是辉煌的;但历经官场磨难,为何不轰然倒地,销声匿迹?正是因为他宽广的胸怀,才让他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和个人的悲哀,从个人的情怀上升到理性的旷达。在苏轼的思想中,有儒、道、禅。禅与其说是一种宗教,不如说是一种人生智慧,与其说是一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想当官就当官,不当官;欲隐则隐,不隐则不隐。”这是苏轼评价陶公时说的话。做官的时候,陶公并不把自己当成稀世明珠。当他退休时,自然土壤的香味扑鼻而来。我喜欢陶公的从容,淡定,陶然,开朗。他就像南山脚下的泥土,给自己创造了一份宁静。他认为自己是土壤,但这土壤里长满了菊花,散发出一种延续千年的香味...封建时代有多少文人能像翁涛一样?他们可能会像孟浩然一样郁郁寡欢,遗憾终生;或者像阮籍、嵇康那样,终日“嗜酒如命”,装疯卖傻。与陶渊明的隐居不同,他保持着平和的心态,坚守田园生活,从容不迫地拒绝再次被朝廷所用。再比如的周先生,他在文革中被“囚禁”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县城,这意味着他的才华有被埋没的危险。但他抛弃了身边“积极分子”的冷嘲热讽,用那颗放大的心思考人生并努力学习写作,最终以“哲学家”的身份扬名。“不要惊讶,看庭前花;我无意久留,愿满天都是云。”人要学会超越生活中的挫折和失望,因为也许人的生命本质上就是一粒土,一粒沙。既然一粒土的命运不能落到工匠手里变成坚硬的陶器,那就安安静静地钻进蚌壳里,等着它大放异彩吧。美国人戴尔·卡内基曾经这样评价生活:“只要你不把自己看得太重,一个人就会很幸福。”一个人有一种生活方式。你可以活得像珍珠,但你看不到自己是珍珠。把自己当粪土,让所有人把你踩成一条路。为什么泥土不香,道路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