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案例分析

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问题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生活。以下是我为你搜集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案例分析的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介绍

陈,女,年龄19,商务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人是软弱的,抑郁的,窃窃私语的,害羞的,不自然的。她声称自己经常睡不着觉,睡眠质量差,无法坚持学习,心情不好。经过仔细的询问和深入的讨论,我才知道她和同学的关系并不融洽,这让她感到孤独和压抑。

陈来自河南省的一个偏远农村。他的父母是农民,母亲因过度劳累患有慢性病,家境贫寒。有两个兄弟姐妹。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喜欢独处,很少与人交往。但她从小节俭,从不和同学攀比,学习努力,成绩优秀。但是,自从上了大学,她发现以前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适合大学生活。她想融入班级群体,却不知道如何与人交流,不知道如何处理宿舍同学和班级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这让她伤透了脑筋。这一年多来,她和同学相处不太好,和舍友也发生过几次矛盾,关系相当紧张。她经常一个人去,基本不跟同学交流,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所以对同学很冷漠。她觉得自己没有一个可以互相理解,互相倾诉的知心朋友,经常会觉得特别孤独和自卑。长期的苦恼和焦虑让她患上了神经衰弱。频繁的失眠和头痛让她精神疲惫,身体虚弱。她想通过埋头学习来减轻痛苦,但事与愿违。因为学习精力难以集中,效果差,成绩急剧下降,后来考砸了。她感到恐慌,失去了继续学习的信心。这种心理让她渐渐对大学生活失去了兴趣,迷失在自己编织的网中,一度自暴自弃。

大学生人际心理个案研究:个案研究

通过深入了解情况,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判断,这位同学属于人际关系障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一)自我认知偏差

在人的心理过程中,认知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和决定情绪和意志,主导行为取向。正确的认知会产生健康的情绪和意志;错误的认知导致消极的情绪、意志和不良行为。自我认知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或评价。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自我认知存在一些误区,对人际关系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认真的思考和积极的态度。

(2)人格缺陷

人格是一个人稳定的态度体系和习惯行为,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性格可以改变和弥补气质的一些消极因素,对人生有积极意义。同时,良好的人格是身心健康的基本保证。相反,不良的性格不仅严重影响人际关系、人的成长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害,容易导致心理疾病。该同学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表达自己,有些自我封闭,对人际关系有负面作用。她不会也不会主动和同学接触,导致同学之间缺乏相应的理解和体谅,产生冷漠和不和谐。一旦和同学发生矛盾,又不能正确处理,那么和同学的沟通必然会不尽如人意。

(三)人际交往能力缺陷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需要一定的能力。因为我的性格和家庭生活,这位同学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平时不爱说话,经常独来独往,不善于与人打交道,缺乏这方面的锻炼,造成了与宿舍同学和同学的不和谐。当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或冲突时,她很无助,不会去化解矛盾,改善关系。她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也是她陷入人际关系困境的内在因素。

总之,这位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她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心理障碍,使得这位原本成绩很好的学生在一年多的大学生活中陷入了困境。她不仅没有处理好人际关系,还损害了自己的健康,造成了对生活的恐慌,失去了坚持学习的信心。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个案分析:加工流程分析

陈同学的这种情况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和她所在的专业班委以及宿舍的同学沟通后,我基本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解决,我特意咨询了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实施了多渠道、全方位的心理咨询。

(一)谈话咨询的运用

在和陈老师谈话之前,我先通过他的专业班委和宿舍的同学详细了解了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去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了专职心理咨询师,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谈话方式。在采用谈话法时,我遵循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原则。我认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存权,承认她在人格上与他人地位平等,是心理咨询成功的前提。同时,我也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设身处地的站在陈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去更好的了解她,理解她。她感受到了我对她的尊重,不再抗拒和拒绝,逐渐向我倾诉。

(二)运用理性认知疗法,提高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正确认识。

在取得陈信任的基础上,我将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她非理性的认知态度相结合,应用理性认知疗法,从健康的群体意识的理论问题,到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同学之间的屏蔽,与她认真探讨了大学生的特点和人际关系的意义。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我做了具体的针对性和理智的分析,明确指出了她在这方面的不足。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并尽快改变过去不合理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纠正不合理的信念,树立良好的群体意识。

(三)完善人格,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针对这个学生性格上的缺陷,我积极鼓励她努力提升自己的性格,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在因素。比如她性格内向,不太想说话。我建议她从小范围开始,先和宿舍1-2 kinder的同学交流,逐步扩大到整个宿舍,整个班级。然后向她提出关于人格优化的具体建议和方法,比如多读一些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书,多交一些朋友。引导她树立更高的人生目标,积极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意志,注意学习他人人格的优秀品质,克服自身的弱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D)与本专业的老师和相关学生交流。

为了更好地了解陈在课堂上的表现,我多次与她的老师沟通,时刻关注她在课堂上的状态,希望老师们给她更多的关心和鼓励,让她感受到团体的温暖和老师们的关怀。学习之余,我也有意识地安排几个素质好的同学带她参加活动,和她谈心,帮助她放松警惕,友善对待同学,克服害羞,融入大环境。

针对该生的自卑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不足,采用行为疗法加强实践训练。她缺课的时候,我和她讨论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告诉她要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四个原则:尊重、互助、坦诚、包容。鼓励她在生活中体贴他人,体谅关心她的人,克制耐心,顾全大局,礼貌待人,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赞美他人,进行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更重要的是认真实践,持之以恒。

按照以上步骤,对该生进行了近三个月的辅导和沟通。在她的积极配合和认真练习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一,她的精神和体质恢复的很快,情绪也好了很多。第二,她不再拒绝宿舍同学,开始主动和他们交流。她也和班里的干部同学相处的很好,交了两三个好朋友。第三,她的性格变得开朗乐观了很多,整天都精神饱满,轻松自在。失眠、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第四,她学习专心,效率高,成绩提高很快,重新树立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她终于驱散了人际关系的迷雾,享受了幸福生活的阳光雨露,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了大学的美好时光。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案例分析:案例启示

这个案例对辅导员的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进入大学后,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加强学生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帮助他们正确定位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点以及自己的缺点,积极与同学交流,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加强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和挫折教育。

进入大学后,有些同学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类似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高度重视新生的适应教育,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变,引导他们变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积极采取措施,努力适应新环境,而不是让环境去适应自己。注重培养学生的挫折能力,加强挫折教育,帮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回避问题甚至自暴自弃。

(三)开展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自我咨询。

在生活中,辅导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自我教育,同时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训练、自我心理激励和自我心理咨询,从自身角度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对于自卑的人,帮助他们打开心扉,让自己的内心与外界充分沟通,驱散压抑心中的阴霾,及时释放自己的心理问题和压力。

(四)重视理论指导,提高综合能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不仅要积极组织开展更多的文体活动,增加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还要重视理论指导。教师要鼓励学生到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国知网查阅图书资料,提高理论素养。人际交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自己的特点和一定的技巧,关于它的研究也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相关知识,从理论上提高对这种能力的认识,指导他们的实践,从而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避免案例中提到的情况。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真心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这个案子对我影响很大。它就像一面镜子,更像一面警钟,提醒我仔细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努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人际网络,从而愉快地完成学业,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要以尊重为帆,让爱助航,拨开影响学生成长的迷雾,帮助学生驶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