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人文历史区域

沅江人文历史悠久,生态环境独特。长期在八百里洞庭湿地生产生活的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了独具湖乡特色的地域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它以其包容开放的特点,成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沅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00年,文化部授予沅江“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称号。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沅江文化的发展历程,得失利弊,可以发人深省,令人启迪,令人警醒,催人奋进。

回顾历史

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由于历史原因,沅江的文化建设走了一些弯路,但仍取得了不少成绩。全盛时期,全市共有文化活动中心21个,影剧院41个,其中设备齐全的有20个,座位20265个,电影放映单位14个。乡镇有文化站,大部分村有文化室。农村有200多个图书馆,包括阳逻洲镇丁头村和南大山南大村,藏书1万多册。除了市区和乡镇的正规电影院,全市83个村级电影队和30个乡镇级电影队多年来一直在为农民放映电影。活跃在城乡的业余文化宣传队340多个,婚丧服务队78个,文艺创作组37个,管乐队8个。古画剧团每年到农村巡回演出超过65,438,000场。逢年过节,文化活动如火如荼。赛龙舟、歌唱比赛和体育比赛都成了民间流行的文学形式。《拖拉机去哪儿》、《洞庭惊涛》、《翻身的日子》等一批优秀文艺作品获省级奖。

现实的启示

目前,我市国有文化单位和人员主要集中在文化、广电部门,包括文化、自然历史和图书三馆、影剧院、文化市场稽查、电影放映发行、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电视台,文化从业人员392人。市文联拥有作家、舞蹈家、音乐家、美术、书法、摄影、诗歌、曲艺、戏剧等8个文艺家协会,各级会员1965人,其中国家级会员4人,省级会员67人。以上单位和人员是我市文化发展的主要阵地和主力军。

在文化事业方面,近年来文化馆每年负责组织承办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十余次,为群众文化表演团体提供指导和支持演出40余场。由文联承办的文学刊物《南洞庭》成为陶冶市民情操、培养新文化人的重要载体。

在文化产业方面,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类别已涉及演出、娱乐、网吧、电子游戏、美术制作、音像制品、图书报刊发行等九大类,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农村业余剧团、电影队、农家书屋等自办文化,实际上已经成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初级形态。

调查表明,全市文化工作在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缓和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贡献。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观念要转变

在实际工作中,重视物质生产而忽视精神文化生产、忽视文化软实力的观念依然存在。有人没有看到,元江文化赖以成长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已经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发展沅江文化,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战略的眼光、理性的思考、前瞻的规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理顺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全市文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优化人才结构

文化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能够胜任。然而,我市文化队伍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文化局直属单位和乡镇文化站的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的仅8人,占工作人员总数的4.5%,专科59人,占33.5%,其余占62%;同时,同行中业务人才较少,主要骨干普遍年龄偏大。广电局工作人员中,本科学历12人,占全体人员的4.2%,大专学历41人,占14.6%,其余占81.2%。

第三,加强资金投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市对文化、广播、电视的投入不断增加。如2004-2008年五年间,市文化局全系统投入108677万元,文化事业发展资金仅266.65万元,平均53.33万元。从2004年到2008年的五年间,广电局是财政出资的。但总的来说,资金投入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第四,深化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2003年以来,我们对市直文化单位体制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国有文化单位活力显著增强,国有文化企业改制一步到位。但总体来说,文化和广电部门仍然深受传统体制模式的影响,可以说是积重难返。加快文化和广播电视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因此,要坚持文化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文化广电主管部门也要从以管文化为主向以管文化为主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主要面向直属单位向面向全社会转变,按照中央要求建立文化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

未来的展望

作为县级市的文化工作,只有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握机遇,遵循规律,不断总结经验,找准路径,才能实现我市文化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一,把握基本点,形成文化建设的大视野

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支撑。这就要求我们从战略高度更加重视文化建设,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整体推进,共同发展,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突出重点,构建文化发展大格局

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文化事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文化产品不仅具有育人、引领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还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属性;因此,二者不可偏废,必须坚持我市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大力发展我市新兴的文化产业。

在运营模式上,坚持文化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是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关键。在现有国有电影企业成功改制的基础上,推动其他国有文化单位走适合本部门实际的改革创新之路,逐步建立适应我市文化发展的文化广电管理体制和科学运行机制,打破城乡分割、政企分开的文化市场格局和不合理的行政壁垒,优化整合分散的文化资源。

在艺术形式上,要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新特点和审美趣味的新变化,不断推进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促进不同艺术门类和文化活动的融合。积极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为其插上翅膀,实现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加快模拟电视向数字传输转换等新兴技术的普及,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沅江文化品牌。

第三,展示亮点,营造文化活动大氛围

一是文化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充分调动现有文艺界领军人物、骨干和青年才俊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佳作,给奋斗中的沅江人民以精神鼓励和慰藉;力争在文化元军队伍中涌现出更多省内外、海内外知名人才,使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二,文化单位的生命力是与生成相竞争的。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不断提高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文化的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满足全市人民的基本文化需求,让更多的文化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第三,文化阵地的活力不断涌现。鼓励群众建设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阵地,支持群众成立各种演出团体和其他形式的文化团体,让群众在“文化享受”、“文化提升”、“文化创造”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