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一定要背。
一、婴儿发育的影响因素
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为婴儿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2.胎儿环境等先天因素对孩子的发育影响很大;
3.成熟机制对儿童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儿童所处的社会、家庭、教育等环境因素,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环境引导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基础;
3.教育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它决定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为孩子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C)儿童自己的主动性
1.在发展过程中,儿童表现出作为独立生命体的能动性;
2.同样的环境,对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影响;
3.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对外界的认识是儿童内部积极活动的过程;
4.没有孩子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
二、幼儿期(3~6岁)的年龄特征
(一)幼儿期(3-4岁)的心理特征
1,行为受情绪支配,3岁孩子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2.爱模仿;
3、用直觉行动思考。
(二)儿童中期(4-5岁)的心理特点
1,爱玩,会玩,活泼好动;
2.思维的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组织自己的游戏。
3.儿童后期(5~6岁)的心理特点
1,好学,好奇,求知欲强;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性格已经成型。
三、幼儿心理发展趋势
(一)从简单到复杂
1,从不完整到完整;
2.从共性到差异化。
(二)从具体到抽象
孩子的心理活动一开始很具体,后来越来越抽象和概括。儿童思维的发展典型地反映了这种趋势,幼儿对事物的理解非常具体。比如他觉得儿子永远是个孩子,不明白一个留胡子的叔叔怎么会是儿子。抽象逻辑思维,一种典型的成人思维方式,在学前末期开始萌芽和发展。
(三)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的心理活动一开始是被动的,后来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发展起来,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有了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到有意的发展;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我调节。幼儿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理的限制。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