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木塔简介是什么?
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宋三年),完成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南宋清元元年),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塔”。2016年,萨迦塔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释迦牟尼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边形。全塔供应3000立方米红松木材,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的两颗牙齿舍利。
萨迦塔位于寺庙南北轴线上山门与正殿之间,属于“前塔后堂”的布局。塔建在四米高的平台上,高度为67.31米,底楼直径为30.27米,呈平面八边形。
第一层立面有双檐,上面各层都是单檐,* * *五层六檐,层间有暗层,其实是九层。因为底层有重檐和回廊,所以塔的外观是六檐。
每层由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楼外面有24根柱子,里面有8根柱子。木柱之间使用许多斜撑、横梁、横梁和短柱,形成不同方向的多梁木框架。整个木塔由3000立方米红松木材制成,重约2600吨。
塔底楼南北各有一扇门,二楼四周设平栏杆。每层楼都配有木制楼梯,游客可以一步一步爬到顶端。从二楼到五楼,每层有四个门,都装有木隔扇。
塔内所有楼层都是塑料佛像。第一层是释迦牟尼,高11米。内槽壁上绘有六尊如来佛像,门口两侧还绘有金刚、天王、弟子。二楼的祭坛是方形的,上面有一尊佛、两尊菩萨和两个威武的侍从。
塔顶八角尖,立着铁闸。风铃安装在塔的每个屋檐下。
萨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厚重建筑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艺,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有54种斗拱,每种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部分梁、方、柱连成一体,每层形成一个八角形的中空结构层。
萨迦塔于1961年被列入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塔。全塔整体结构为木质,非钉子,全塔采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国家文物局对萨迦塔的评价是世界木结构建筑史上最典型的范例,是中国建筑发展中最有价值的坐标,是抗震、防雷等科学领域的知识宝库,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历史经典”。
扩展数据:
释迦牟尼塔建于辽清二年(1056)。它是由廖兴宗的萧皇后发起,田尚风筹集的。完成于金明昌四年。用作家庙,显示家族的威望,也用于拜佛观光和登高望敌。
永乐二十一年(1423),明成祖率军出征宣化,对入侵的鞑靼和瓦拉进行了有力的反击。在回北京的路上,我呆在了益州。他用毛笔写下了“季军·沈工”这个词。此匾重修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五月。
明朝郑德十二年(1517),鞑靼小王子犯洋河(山西阳高),掳掠颍州。明朝大将军王勋与之对峙,被困颍州。明武宗率部辅佐应。十月,两军在颍州血战六日,小王子败了。这场决战对鞑靼造成了一定的打击,此后边境和平了几年。次年七月,明武宗为了庆祝瀛州的胜利,第二次来到瀛州,登塔大宴群雄,并题写了“天下奇观”四个字来赞美木塔。
1961年,萨迦塔成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4年,对塔内塑像进行整修时,发现了刻经、写经、木盘帛佛画等一批珍贵文物。
1993期间,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矿部华北石油局第九普查大队等十几个科研部门对大木铁塔及其周边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2012,165438年10月,萨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塔内文物:
1,佛牙舍利
塔内供奉有两件佛牙舍利,分别装在两个供奉七宝的银简中。经考证确认,它们是释迦牟尼的牙齿遗骸。佛祖灭后,* * *留下了七颗佛牙舍利。应县佛宫寺释迦牟尼塔发现的两颗佛牙舍利,是《大涅槃经》南本记载的吉杰罗刹隐形盗走的一对佛牙。
2.莲台下的八个豪华
木塔底部大门对面的巨大莲花台上坐着一个高大的如来。这个莲花台由八个力士抬着,每个力士都很有力,很生动。
这八位威武之士,原本是驻守八路的护法,趁着如来佛祖外出讲学的机会,聚在一处私聊。其中八人是凡间后裔,雪崩。本来世界上有三山五岳,五湖四海排列整齐,像棋子一样,所以有“散”的说法。
3、斑块体积
明朝开国皇帝朱迪亲笔题写了“季军沈工”的称号;明武宗的朱厚照写了《天下奇观》。塔内有明、清、民国匾额对联54幅。塔内还有一批珍贵的辽代文物,特别是辽代雕版彩印,填补了我国印刷史上的空白。
在文物中,有很多卷轴,包括手稿,辽代的木刻版画,有些卷轴长达30多米。画家为了纪念慧能大师,画了一幅“收药图”,原本藏在第四尊佛像的肚子里。现保存于应县文物管理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