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CCTV9纪录片高考

完整看了六集,谈谈对电影的看法。从教育这个主题出发,展示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特征:多层次。

不从其他角度看,这部纪录片从内容上来说还是比较全面的。

中国教育的代表性缩影《毛坦工厂》第一集和第二集是更广泛的草根+复读(也是很普遍的现象)。

第三集讲的是在上海长大的农民工二代,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千万个故事的缩影。

第四集回到更极端的基层,贫困地区的县一中,代表广大贫困农村。

第五集讲留学潮,代表中国蓬勃发展的大城市(一线、二线、发达地区)的中产阶级

第六集是三位校长自己对教育的见解,也看到了我们国家现在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多元化。

这样就基本覆盖了中国的基础教育。当然,这里说的是高中阶段,义务教育是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的,所以高中教育基本上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基础教育。

我们可以看到,在基层,大多数学生和家庭都是为了一两本书而奋斗;我也看到人大附中国际班的学生瞄准了耶鲁大学,最后在西北度过;我们看到过刘洋洋的叔叔为了弥补她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万多元),我们也看到过留美学生(本科)四年花费654.38+0.5万。所谓的节省,不是去旅游,也不是去买新衣服。我们不仅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应试教育的主旋律,也可以在北大附中看到真正的素质教育改革。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甚至多维度的国家。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却包含了太多的世界。按照我们的行政层级,国家、省、地级市、县、乡、村这六个层级中的每一个,基本上都能形成至少一个维度。甚至可以进行更详细的区分。以一二线城市为例,至少可以细分为四个小级别(京沪广深、杭州、天津、重庆和成都,以及其他二线城市)。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一个直接反应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我们的人民是由家庭组成的。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家庭必然会在这上面花费相当多的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可以更多地投资教育,而在落后地区,可支配收入越少,可以投资教育的盈余就越少。

我看了几集这部关于哔哩哔哩的电影。有的弹幕说留学“尴尬”,可以判断发弹幕的网友应该对留学不太了解,人脉圈子里也没有出过国的人。其实我们知道出国的基本都是大城市的中产阶级。这些人是中产阶级和“普通人”,不是富人。这个阶层的人口相当庞大,保守估计基本能达到2000万到3000万人(一二线城市中上阶层),在国内颇具代表性。不过,虽然总数相当多,但相对于中国总人口来说,还是很小的一部分。第五集“四年1.5万”这个数字一出来,就有人发弹幕吐槽,别说对于大部分四五线城市和更小的县城、乡镇、农村,就算是对于大部分三线城市的家庭来说,这样的投资成本还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对于很多一线城市的家庭来说,收入水平和积蓄完全可以覆盖家里一个独生子女四年654.38+0.5万的开销,再考虑到美国的本科教育质量确实比国内高很多,这种情况下把孩子送出去还是很合理的。

中国教育的另一个现象是资源的极度集中。其实不仅仅是教育资源,中国所有的资源都是非常集中的,这和我们的整体体制有关。资源基本集中在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就教育而言,好学校和优秀教师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造成了不同地区孩子起跑线的差异。从农村,到城镇,到县城,中小城市,再到一二线城市,配套的教育资源都在成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或收入水平的差异使得孩子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平等或公平是一个非常难以实现的目标,尤其是在人口众多、社会分层复杂的中国。不同的层次基本上是不同的世界。纪录片里提到,我们有8000万贫困人口,这8000万大概是我们总人口的6%,这个比例并不大。但基本达到了德国的总人口。他们可以组成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法想象能轻松支付654.38+0.5万元供孩子上大学的家庭的生活状态。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有钱”家庭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从绝对数量来看,这个人群一点都不小。中国个人资产超过10万的人数已经达到10万,这些人组成的家庭基本可以达到300-400万人。所以问题是中国人口基数大,所以从绝对量上来说每个经济层面都有很多人,基本可以形成一个小国家(小世界)。因为他们生活的圈子不仅仅是交际的圈子,而是他们所考虑的、处于他们视野中的小世界,所以他们会产生“我的圈子,或者说我的小世界,就是中国的全貌”的错觉。虽然富人也知道中国有很多穷人,但那些人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报告中的一些数字;普通市民大概都知道富二代沉迷金钱的生活,但对他们来说,这只是微博上的一个玩笑,并没有触及到现实的肌肤。所以我说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多层次的,甚至是多世界的,不同世界之间没有太多交集。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现状的一个基本认识应该是“中国是多层次的,富裕的,每个层次的绝对人口都很大。”

反映在教育上,可以看到各个层次的众生。但是,所有众生的一个共性就是,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为更好的发展而奋斗。比较出身和成就是没有意义的。这部片子里的刘洋洋基本上不可能看到人大附中国际部那个女生能看到的东西。但是,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大山。作为一名师范生,她毕业后在Xi安定居应该不是什么难事,然后她的下一代就成为Xi安市民,孩子的成长发展将是另一个世界。这不就是现在大部分大城市居民的家族史吗?

回想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程度是多少,城市人口是多少。现在,中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达到50%以上。中间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以北京为例。建国初期,北京人口约420万。姑且称这些人为原住民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十年里,有300多万外国人来北京参加工作。到60年代初,北京人口已达740万,主要移民是中央机关、军队及其家属。之后经历了缓慢的自然增长阶段,到1978,北京人口达到870万。1979-1990人口稳步增长。恢复高考后,由于北京高校数量多,很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工作,也造成了那个阶段北京人口的增长。1100万人口。到2004年,北京常住人口接近15万,一部分是在北京定居20年以上、结婚生子的大学毕业生产生的本地人口,另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截至目前,北京市常住人口21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3万人。消灭了420万原住民,其中大部分是建国后来到北京的外来移民及其后裔。

北京的这个过程基本代表了中国主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说起来,几乎每个中国人,三代以上,基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城市化的几十年里,最先来到城市的人都是上帝选中的?让我们好好看看。早年来到城市的人,脱离了农业身份,要么是建国前跟随* * *生产党征服世界,要么是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那时候还没有个体户,所以你怎么成了城市户口而不是公职,这肯定需要一定的文化程度)。下一代,恢复高考后,进城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来自基层(当时由于文革,基层有大量优秀知识分子)。这些人的后代成为了第二代、第三代大城市居民(也属于他们),他们生来就享受大城市的一切优越条件和便利资源。然后回到那些离开农村老家的先辈,这些人以自己的资历和努力成为了第一批城市移民,建立了今天城市的繁荣,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后代(子女)享受这些年自己发展的成果,难道不合理吗?如果说现在一线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起点不一样,那么往上数三代,大家的起跑线都是一样的,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

所以转型期不同个体的比较没有太大意义,也没必要为多元多层次的社会现状感到惋惜,这是大量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的必然结果。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起点出发,勇往直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获得自己所能获得的最好的发展。虽然他最后不一定能走到某些人的起点,但毕竟还有后人。就像片中的刘洋洋,她孩子的成长环境不如人大附中的女生,但绝对比刘洋洋好很多。

中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庞大的人口带来了多层次、多世界的社会局面。然而,只要各阶层人民努力发展自己,整个中国社会将继续发展和进步。再过两三代,中国的整体社会发展水平就会上去,大部分人会达到中产阶级水平。到那时,不仅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提高,人民的整体心态也会成熟。

当然,这是不顾外界压力的自说自话。但不管外界压力如何,中国人都应该在思想上团结起来,实现层次的多样性。在发达地区长大,靠上几代人的努力占领好资源的孩子,如果只想“免疫”或者只有想免疫的能力,那就有些低了。从小无条件占用别人的资源无可厚非,但在这种情况下,你也有义务去帮助那些没有享受到这些资源的人,帮助他们发展;而出身较低的人,也不要拿他们那一代人的起点和终点和别人比较。好好发展自己,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让自己的后代有更好的前景。

这就是站在各自的座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