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高考文言文虚词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复习方法

来源:新闻晚报李志顺。

上海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文虚词的要求是“能够用文言文解释常用词”,其中就包括了对文言文虚词的要求。高考文言文常用虚词的考查,是指你可以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上下文语境去理解和解释,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列举哪些虚词有哪些用法。近年来,文言文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对比法,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一般来说,直接考查虚词的题目是2分,还有很多翻译题等间接涉及虚词理解的题目。因此,虚词的研究不容忽视。

历年高考虚词特点

从1985到2005年,包括最近六年的26次春考,上海卷先后测试了以下虚词:知、起、二、则、于、奈、者、也、意、在、言、意、二、为、诸、胡、密。此外,对文言文中一些虚词的理解也涉及到翻译题目。这样高考其实每年都考虚词的理解。因此,虚词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1.从分值来看,单项题一般2 ~ 3分,近两年的直接题都是2分。

2.从题型上看,有选择题。近两年的春秋考试都是这种类型,如2005年:下列句子中两项意思相同的是()。一、为王所知的文献;b,带谢平喜奖;c、欣赏文学;维,以魏启德之耳。还有填空题,比如2003年的考试:“我够了”这句话中的“之”字是指()。题型有真假之分,如2004年春季考题:下列句子中的代词是指没有正确理解的内容——项是()。a .在求索的树下,我看不到:智(子虚);b .如果是:是(唱歌打电话);c .我前君主的这把剑:这把(我前君主的剑);d .面膜的糊不露:它(渔夫)。有解释性的题,比如2000年春季考试:写出句子中所加单词的意思。(1)出售给()人;②宁()不悲;这就是我()哭的原因。

3.从音节来看,单音节居多,也有不少双音节虚词,如:吉尔、奈尔等。虽然有些是双音节词,但实际上是两个词,如:因此,石页等。

4.从频率上看,在已测试的虚词中,直接测试的题目中,“一”测试了6次,“乃”、“而”测试了5次,“之”、“言”、“为”测试了4次,“则”、“一”、“也”测试了3次。

5.从熟悉程度来看,测试的虚词都是高中课本文言文文章中出现过的词。即使个别单词与课本不对应,也可以在上下文中推断出其含义和用法。

文言文虚词复习对策

第一,根据上下文,分清虚实。如“子布、袁彪各顾其妻,挟持其利,深感失望”“顾武阅之,不敢加兵于赵,唯我二人在此”。前者是实词,表示“照顾”;后者是虚词,可以解释为“只是,但是”。

第二,这个词的类型很多,用法要区分。一个虚词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同样的用法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达。如“之”:①不知在何处;②遂与它同出;(3)雀知鸿鹄之志;(4)人若观沧海;⑤不如一瞬间学到的东西。其中,例1是实词;② ~ ⑤作为虚词,各有各的用法。“之”作代词时,可用“其”、“此”、“彼”、“而”。同一个词的虚词也有很多种:呼、者、也、意、于、尔、则、言、气、乃、和、为、所、在等等。

三、特殊虚词,注意区分。兼类词,即一个单音节词同时具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朱(是什么,是什么),尔(刚),易(为什么不),易(为什么不),易(不是),尔(刚)。②虚词连用,如:“借令”中的“借令”是“如果”的意思;还有就是句末语气词的使用,一般是两三个字。主要和关键的作用是看最后一个词的意思和用法。(3)古字是两个单音字,现在变成了双音字;用两个字来解释。如“如此”、“如此”、“如此”。

第四,同类异类,注意积累。比如表示范围有限的副词有很多:只,停,特殊,但是,弟子,只,只,直,别扭。只有,只有,只有,只有。表示时间短暂性的副词有:、萧青、邵建、萧青、、瞬间、荀、宣、尤氏、。很快,马上,马上,一会儿,一会儿。又如句首的虚词,引起议论或感叹:夫、盖、夫、唉、唉、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者、也、乎、在、亦、焉、恶(也)、耳、尔、亦。一般根据上下文,可以翻译成:莫、倪、廖、啊、巴。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一个文言虚词词汇底线的把握问题。在理解高中第六册所有虚词的前提下,掌握30个左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很重要。复习时,注意整理文中所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注意归纳和总结,掌握其规律,以便概括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