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化学习题最好有参考答案。我是来提前感谢你的

一、选择题

1,有个同学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倒钟罩)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这个实验的不正确理解是

A.红磷的用量一定要充足,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b .不要一烧就观察红磷,等它冷却后,再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力下降,水面上升。

d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容积的4/5。

2.右图所示的装置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前,在气体容器中加入少量水,并做好标记。下列说法不正确。

A.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设备的气密性。

D.红磷在实验中必须足够。

3.小蓝使用了下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低于1/5。鉴于这一事实,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吗()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b .实验中红磷量可能不足,瓶内氧气未耗尽。

C.在实验中,可以在冷却到室温之前打开止水夹,以减少水进入瓶中的体积。d .把红磷换成木炭,重做实验。

4、右图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1/5 b .实验中红磷必须充足。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设备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5.在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中,梁肖设计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注射器内装满水,注射器活塞可以自由移动)。对这款设备的错误评价是:

a、本装置可直接测量瓶内原始氧气质量。

b、本装置不使用导管,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内造成的误差,又避免了导管中残留一定量的水造成的误差。

c、该装置可以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量更加准确。

d、我们可以在探究中理解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趣味性。

6.一个班的学生使用右边的设备来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首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淡红磷,放入瓶中,塞上。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缸内水位的变化。实验结束后,A同学罐子里的水位明显小于罐子里空气体积的1/5,B同学明显大于罐子里空气体积的1/5。以下对这两种现象的解释是合理的()

①一个学生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子里的氧气没有用完。

(2)某学生可能没有塞住软木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3)学生b可能没有夹住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从导管逸出。

(4) B同学可能插入燃烧的勺子太慢,瓶塞未塞住加热时瓶内空气会逸出。

A.只有13B。只有24C。只有123D。1234C。

7.一个同学用右边的设备测量空气中的含氧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当弹簧夹打开后,发现进入的液体量小于广口瓶内气体体积的1/5。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弹簧夹。b .实验中服用的红磷不足。

C.实验中服用的红磷过量。d .弹簧夹可在实验装置冷却前打开。

8.用课本上的装置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鉴于这一事实,你认为以下做法或想法不可取?

a、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B、把红磷换成木炭或硫磺再做实验。

c、检查实验中红磷的量是否小于d .红磷虽然充足,但不能确定是否留有氧气。

二、简答题

11.在阳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了探究阳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学生们在种植蔬菜的塑料大棚内选择实验区域,采集空气样本,进行实验。现有的替代仪器:气瓶、橡胶软管、装满水的水箱、烧杯、漏斗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用以上仪器采集温室内的空气样品?

(2)如果没有这种器械,可以用其他器械代替吗?如何操作?

12.众所周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一个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空气中含氧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

(1)红磷在气体容器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在这个实验中,红磷略有过量。

⑵燃烧停止后,白烟消失冷却,打开止水夹,观察烧杯中的水进入气体容器。瓶子里的水越多,从这个实验中可以推断出氮气的哪种性质?试着写其中一个。

⑶如果用碳粉代替红磷,实验能成功吗?原因是。

13,如图2–1所示,是一种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②放在烧勺里的物质是常用的。

②实验中发现在气体容器中产生,燃烧停止一段时间后,钟罩中的水面约占。

③如果实验后发现测量结果与实际值相差较大,可能的原因如下。

14.按右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红磷燃烧。请回答以下问题:

(1)燃烧现象是;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15,如图,是一个同学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充满了细铜线。

(1)如果加热前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气体的体积为ml,证明空气中的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2)不同学生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异较大。学生A最后剩余的气体是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①

(3)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木炭代替铜线吗?,为什么?。

16.有许多方法可以确定空气的成分。图一显示了在空气中燃烧红磷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

图一

第一步:将气体容器的体积分成五等份,并标记出来。

第二步:点燃燃烧勺中的红磷,伸入气体容器中,塞紧塞子。

第三步: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有水被吸入气体容器。进入气体容器的水的体积约为气体容器总体积的1/5。

请完成以下问题:

(1)容器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_ _ _ _ _ _ _ _。

(2)实验结束后,如果进入气体容器的水的体积小于总体积的1/5,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 _ _ _ _ _ _ _ _ _。

图二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方法(如图二)。你认为改进的优点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

17.使用下图A所示的装置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1)实验过程中,取下胶塞,点燃红磷并迅速放入气瓶中,塞上胶塞。这时,现象如下

(2)萧乾设计了如下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没有空气污染,操作简单,实验误差小(就写一点)。理论上玻璃管内的液位最终会上升到0(填1,2,3,4),但实验结果显示液位往往较低,原因可能是(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接受)。(只写一篇文章)

18.为了测量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李明设计了以下实验:

(1)根据资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在常温下几乎不溶于水。

(2)初步测量容器的容积,加入少量一定体积的水。

(3)应完成以下操作。

(4)打开止水夹,观察测量水面变化。

(5)作为分析的结果,他发现容器中气体的体积小于1/5。请帮我分析一下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至少三项):

① ,

② ,

③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B

3.思维分析:本课题旨在探索实验室中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方法。如果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1/5,可能有三个原因导致误差。一是红磷量不足;二是设备漏气;第三,止水夹是在瓶内气体冷却之前打开的。无论这三个方面哪一个出了问题,测得的O2体积分数都会低于1/5。所以要从这三个方面查错原因,千万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做实验。木炭燃烧产生的是CO2,填充了消耗的O2体积,瓶内气体压力基本不变,实验更难实现。因此,在用实验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时,所选用的可燃物应满足两个条件:①能在空气中燃烧;?②燃烧产物是固体。

答案:d

4、D

5、答

6、d

7、B

8、答

9、B

10、D

二、简答题

11,(1)把气体容器装满水,拿到温室,把水倒掉,然后用玻璃片盖上。

(2)可以使用注射器。把注射器里的气体推出来,把棚里的气体抽出来,然后用石蜡封住。

三,实验,探究问题

12,答案:⑴红磷+氧五氧化二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⑴气体容器体积的1/5不溶于水(任何合理答案均可)⑴产品不能是气体,瓶内压力保持不变。

13,答案:①红磷② 1/5体积的大量白烟钟罩③漏气或红磷不足。

14,(1)(2分)红磷继续燃烧,产生白烟,火焰慢慢熄灭。

(2)(1)容器中的氧气已被消耗。

(3)(2分)烧杯中的水被吸回气体容器(或烧杯水位下降)(1分),气体容器中的水约占气体容器的体积(1分)到气体世界大战中的2 NaCl+H2O。

15、(1)24 1/5

(2)玻璃管内细铜线量不足;设备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

(3)木炭燃烧虽然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准确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16,思路分析:主要考察空气中氧含量的测定方法。按照图一的方法测量空气中O2的含量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红磷应足以保证瓶中O2被完全消耗;(2)装置不能泄漏;(3)反应结束后,待设备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确定结果将小于1/5。主题图二的方法优于第一种方法,因为实验自始至终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

答案:(1)氮气(或N2) (2)装置泄漏的红磷量不足(3)装置始终处于密闭状态,空气没有逸出,所以实验结果准确。

17和(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2)1白磷含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

18,(3)点燃红磷并迅速放入气体容器中,塞上软木塞。

(5) (1)软木塞未塞住,有泄漏。

②红磷量太少,无法将瓶内氧气排尽。

(3)燃烧红磷后,不冷却到原始温度就打开止水夹。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