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山水散文阅读题
正文第一段,把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惟妙惟肖,在描述中加以说明,就像展示了一幅四季景色的画卷。既引人入胜,又令人回味无穷,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自然界的物候现象,比如植被的盛衰,候鸟的来来往往,其实都起到了预测农业时间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物候似乎是传递信息的“自然语言”。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 ~ 3段)引出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 ~ 5段)阐述了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 ~ 10段)解释了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段落11 ~ 12)阐述了学习物候学的意义。
这四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材料按逻辑顺序排列。第一部分说明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从四季物候的变化入手,用短短几百字的篇幅描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形象生动,高度概括,使读者对物候学有了直观的认识。然后,作者以具体现象为例,用“草木盛衰,候鸟迁徙”等诗化语言如“草长莺飞”告诉读者,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在此基础上,作者自然引出了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从古到今,从起源到发展的问题。这是由表及里的解释方法。第二部分,话题转向农业。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也与文章结尾形成了一种协调。文章的第三部分接着谈到了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纬度、经度、高低差和古今差。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经纬度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第三个因素就是同一个地方的高低之差。这三个因素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是一种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的连贯。对四个因素的解释由一个反问句引出,后面加上“第一”、“第二”、“第三”、“另外”等连词,让这部分说清楚。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问题都有举例说明,这样文章才具有说服力和说服力。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首先,它有四层含义,有轻有重,从四个方面突出了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最后,它再次突出了自然的语言,这符合正文的第一部分。全文清晰连贯,介绍的物候知识通俗易懂,令人印象深刻。
(2)讲解语言准确、生动、优雅。
第一段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物候景观,这是一种描写方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四季的图景。“大地”和“觉醒”是拟人化的笔法,再用两个结构相同的词“冰雪融化,草木发芽,百花齐放”组合成一个长句,详细描述了大地的“觉醒”,给人带来了春天。一只活泼聪明的小燕子的形象突然浮现在脑海里。黄叶在秋风中簌簌落下,让人感声见景。此外,“北飞南飞”、“消失在草田里”、“枯死的草”、“雪道”等词语,典雅凝练,生动传神。为下面“自然之语”的另一个拟人化做准备。最后,作者用“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四个字总结了这一段的四季变化,极其简洁。简而言之,作者在第一段中使用的优美文字,美得令人目不暇接,而且以这些优美的文字为主,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就像一篇山水散文的开头。第一,“芳草萋萋,莺飞”这两组词极为概括,高雅而文艺。更让人关注这一段的,是拟人手法的运用:“杏花开了,仿佛大自然在传递一个信息,让土地快点耕种”“桃花开了,仿佛在暗示赶紧种谷子”“布谷鸟开始歌唱,劳动人民明白它在唱什么……”
另外,文章语言准确严谨,体现了讲解语言的科学性。比如第三段“许多传世的农业谚语中含有丰富的物候知识”这句话中的“许多”字是定量的,有范围,措辞严谨。在解释物候现象时,先说“植物”和“动物”再简单说说“生物学”具体举例并比较,如“大连纬度比北京南一度左右,但在大连,连翘和梅花比北京晚开一周。”同时使用了定义的解释方法,如“秋冬之交,在晴朗的空气中,温度与某一高度的低和高成反比。这叫逆温层。”
二、问题研究
1.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解释顺序是什么?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根据影响程度,作者将决定物候的四个因素依次排列,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差次之,古今差次之。另外,经纬度是地球上不同的位置,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方的高度差,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是时间因素,使得文章有序。
2.例子的数量取决于需要。你可以举一两个甚至更多的例子。大多数情况下,本文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解释经度差对物候的影响时,要举两个例子?
根据需要,例子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甚至几个。大多数情况下,本文只举一个例子,在解释经度差对物候的影响时举两个例子。这是因为近海地区的温度通常被认为比大陆地区的温度高。事实上,近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更冷。这对于读者来说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只举一个例子,读者会认为是偶然的。举两个例子。
实践说明
阅读课文,用一两句话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意义?
3.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是什么?
这道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训练概括能力
1.植被的繁盛与凋零、候鸟的来来往往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用物候学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学反映的是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相对简单,容易掌握,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广泛应用。
3.经纬度、比赛、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期;安排作物区划,确定造林采种日期;将植物引入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少害虫的危害;促进山区农业发展。
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试图找出这篇文章中两个重要句子的意思。
1.立春之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醒来。冰雪融化,植被发芽,各种鲜花盛开。
你说的“第二”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句。)
第二,此起彼伏。
2.杏花盛开,仿佛大自然在宣扬快速开垦土地;桃花开的时候,似乎在暗示我们要赶紧种小米。布谷鸟开始唱歌了,劳动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爷爷奶奶,割麦子插秧。”
这三个例子是什么意思?)
说明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对农业时间的预测起作用。
从下面两个问题中选择一个。
1.收集一些农业谚语,说说它们的物候学知识。
2.联系文中的物候学知识,谈谈你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你有过和诗人类似的观察和经历吗?讲给大家听。
大林寺的桃花
白居易
四月,人间美景尽,山寺桃花开。
我早就讨厌春天无处可寻,不知何去何从。
题目的目的是让学生扩展他们所学的物候学知识的应用。
1.农业谚语“清明前,开水田”讲的是根据节气确定“开水田”的时间;“六毛开花,豆长瓜”根据物候现象安排“豆长瓜”的时间;“馒头云,晴天”根据云的形状预测天气情况。
2.文中说“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竞争的差异。植物的开花、开花等物候现象在夏秋季节越来越高”,“四月花满人间,山寺桃花始开”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诗人在大林寺重温了春天的美景后,喜出望外,突然“醒悟”到春天已经转到了这里!其实诗人并不是真的这么想,只是文学笔法而已。
早春爬过山的同学可能注意到了,山上的树比平地上的树发芽晚。
教学建议
首先,通过本文的教学,丰富学生的科学精神。
通过本文的教学,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这篇课文也告诉我们,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并不遥远。
第二,本文的重点是总结要点,学习语言。我们必须扣住这两个教学重点。总结要点是学生可以用课文中的文字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要点,如什么是自然的语言,什么是物候学,什么是物候学,影响物候学的因素有哪些,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是什么等。而学习这篇论文的语言,主要是学习这篇论文准确、严谨、生动的语言。
第三,这是一篇说明性文章,在教学中可以淡化,只能作为科普文章对待。所以重点是积累科学知识,学习文章语言。但也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学习一些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方法。比如可以有意识地提醒学生,事物不仅要准确、科学,还要力求生动,所以要注意语言的运用;作者在说明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举一些例子,列举一些数据,目的是让文章更有说服力;说明事情要有条理,主次分明,细节分明,这样更有逻辑力,等等。这些可以适当给学生。
相关数据
一、中国现代物候学发展的推动者——竺可桢(张富春)
竺可桢(1890-1974)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物候学是他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域之一。中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项成就都离不开他的工作。
他是中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组织统一严密的物候观测网络是现代物候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早在1931,竺可桢在总结了我国古代物候学的成就后,提出应用新的方法进行物候观测。在他的推动下,从65438+原中研院气象所选取了21种植物、9种动物、几种水文气象现象和几乎所有的农作物,委托给各地的农业试验点进行观测。这是中国最早的有组织的物候观测。现在有1934-1940的7年记录。由于抗战时期很多地方暂停观测,只有1934-1936的记录比较完整。解放后开始了定期和持续的观察。1953开始冬小麦的物候观测,之后进行棉花和水稻的物候观测。2008+0957年起,农作物物候观测向全国推广. 553.666666666666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主持下,建立了全国物候观测网络,制定了《物候观测方法(草案)》,确定了国内物候观测物种:木本植物33种,草本植物2种,动物11种。可惜1966-1971年,国家气象局所属的农业气象试验站也已经开始物候观测。观测数据已陆续公布,第一份年报的名称和内容已由竺可桢本人审定。
他还率先撰写了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物候学》一书,出版于1963,再版于1973,是竺可桢多年物候学研究的结晶。他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古代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它的运用。由于物候变化原因的复杂性,他建议从生理、遗传等方面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他还认为物候工作是一项群众工作,希望能在农村广泛开展。该书简单易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知识性。他的文章《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引用了大量的古物候资料,采用了物候分析方法。日本气候学家正德评论道。竺可桢在气候学史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他发表的论文仍然领先于学术界。竺可桢一生勇攀高峰,不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为我国的物候增添了光彩。他的成就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摘自《物候学》,气象出版社,1985)
二、名词解释
物候学: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以及非生物变化对季节和气候的响应。比如植物的冬芽发芽、摘叶、开花、结籽、落叶;动物的休眠、复苏、初鸣、交配、繁殖、蜕皮和迁徙都与季节和气候密切相关。非生物现象,如初霜、初雪、冻融,也是物候现象。
农业谚语:关于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农业谚语是农民长期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们一般是通俗韵文的形式,容易记忆,对传播生产经验和农业气象方面的知识有很好的作用。中国有丰富的农业谚语。比如华北黄河流域关于播种和收获的农业谚语就有:“早晴,晚晴,谷雨植棉正当时。”“从小麦到天幕谷再到秋天。”
物候学:又称生物气候学,是研究生物生命活动与季节变化关系的科学。
第三,许多传世的农业谚语中含有丰富的物候知识。
例如:
雨中蝉的气味预示着晴天的到来。
初秋闻蝉,晚秋迎雨田。
麻雀囤积食物,天会下雪。
蚂蚁窝要下雨了。
鱼跳水了,下雨了。
燕子低飞,天要下雨了。
蛤蟆出洞,雨下个不停。
龟背潮,雨兆。
蚯蚓爬道,雨如麻。
泥鳅安静,天气晴朗。
猪抱草寒潮来。
鸡呆晚了,鸭欢叫,暴风雨快来了。
四、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含义
立春、长夏、立秋、立冬:“立”意为即将开始,表示春夏秋冬即将到来。
夏天的至日和冬天的至日:古老的名字“日出至日”和“日出至日”表明夏天和冬天已经到来。
Equinox: Equinox的意思是平分,这意味着这两天的昼夜相等,正好在夏季至日和冬季至日之间。
雨:当雨开始时,它增加。
蛰:开始打雷,气温升高,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晴,万物滋生。
谷雨: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谷物茁壮成长。
小满:小麦等夏季作物种子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草类:小麦有成熟芒作物,晚熟作物处于抢种期。
夏天热:夏天热意味着热,这意味着它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夏天:“夏”是终止的意思,意味着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千禧年:气温下降,露珠出现。
寒露:天冷,露水冷。
初霜:开始结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和严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五、文本分析亮点
1.关于标题
“自然的语言”这个题目很新颖,很吸引人。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看完文章,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自然界的物候现象,比如植被的繁盛与凋零,候鸟的来来往往,其实也是起到了预测农时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物候现象似乎是传递信息的“自然语言”。
(徐伯明《自然的语言分析》)
2.对第一段和第二段的分析
(1)文章以“立春”为开头,用文学语言和拟人手法描写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花果生长和鸟虫活动。这些是物候现象。文章在春天写道,“大地逐渐从沉睡中醒来。冰雪融化,草木发芽,百花齐放。”“燕子自然归来。不久,布谷鸟来了。”这里是按时间顺序选的。说明问题。然后写夏天,强调气候“炎热”,“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在秋季,主要选择“熟果”、“黄叶”、“北飞南飞”、“消失的昆虫”等特点来写冬天,但从深秋的“遍地是衰草的景象”到“为它做准备”,它既把握了每个季节的不同特点,又力求文笔多变,用词丰富,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了拟人修辞和一些成语,使文章显得生动。这种写法对于普及科学书籍非常重要。在这一段的最后总结了一句话:“在地球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都是这样,周而复始。”这句话指出了四季反复变化的自然现象。
(刘振江《解释自然的语言》)
(2)课文第一句:“立春之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醒来。”让人觉得突兀,让人捉摸不透。但是,只要仔细推敲“醒”这个词,就会得到一点线索。看完之后你会发现,文中用丰富的抒情标记描绘了花鸟虫鱼等自然现象,以表现“醒来”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四季的变化和特点。夏天,“植物孕育果实”;秋天,“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落下来”;冬天,昆虫“消失”了,到处都是“草枯”“雪载路”。其中“萌”字准确地反映了植被开始生长的情况;“第二处”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开花的顺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逐渐”准确表达了叶片变黄的过程;“沙沙”模仿风吹树叶的声音,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在”的意思很足,形容下雪的程度恰如其分。文章第一段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诗意的“四季图”。刚开始好像是题外话,其实不是。它不仅生动地说明了花鸟虫鱼的变化规律与气候的密切关系,而且生动地勾勒出自然景物的迷人色彩。它不仅用丰富多彩的画面激起了阅读的兴趣,还用奇妙的花朵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充分渲染和铺垫了接下来对自然语言的描述。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一直注意植被的兴衰和候鸟的来去等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安排耕作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一句指出了花鸟虫类的规律性变化与气候的关系,揭示了物候学的意蕴;后一条款归纳如下,指出这种关系对农耕的影响:“杏花”和“快耕地”;《桃花》《快播谷》;《布谷鸟鸣》、《割麦插谷》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花鸟歌唱、草木生长、莺飞”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变化,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至此,正题指出。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物候学的形成和研究内容,使人们对物候学的特点有了基本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