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

关键词:应对,高考,政治,探究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开展探究教学,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探究能力的考察。这一要求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中体现得相当明显。这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深化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政治学科高考综合探究题的特点、作用及应对策略,供同仁参考。

一、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的特点

综合探究题是以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为背景,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索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一种题型。这类题型能有效考察学生分析相关材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分析比较各种观点的思考和评价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研究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往往围绕一个探究主题,提供案例、系列材料或场景,从不同角度设问。这类题型有以下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纵观近几年的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多与现实生活有关,尤其是围绕考生所能看到、听到或理解的一个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取的情景素材都是当地发生的事情,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容易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和* * *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在* * *声中升华感情,在潜移默化中热爱家乡。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2009年江苏政治卷第37题,以某校学生开展的“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探究活动为基础,结合中学生实际情况,考查相关知识和能力。安徽文学综合卷第38题,以某校一次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为基础,提供丰富的信息并设置相关问题,考查相关知识和能力。2.重视并体现过程和方法。近年来,经常通过设计一些新情景、新材料和提出新问题来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问题,体现了高考试题设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3.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点考察考生的人文素质。新课程教学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教学理念,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改变了以往过分强调政治而忽视人文的倾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突出人文关怀,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试题在关爱学生成长、人生体验和健康人格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人类、自然和生命,弘扬和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比如2006年广东高考政治学第35题,在评判丛飞事迹价值的同时,要注意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4.注重创新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熟练地分析社会生活,从而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读书即学习,实践更重要的人生哲学。比如2009年广东政治卷10,以学生安全保险为载体,考察学生对投资方式的认知。问题24,四川某中学生在地震废墟下鼓励自己的学生坚守待援言行载体,考查相关哲学知识。

二、综合探究题在政治学高考中的作用是1,有利于优秀学生和高校选拔需要的人才。

考试是评价教育结果的重要手段。高考不仅是对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的考核,更重要的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从近几年的高考题设计来看,综合探究题的命题不偏不怪,考生容易把握。但真正考高分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难度和区分度,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高校选拔出更多的优秀人才。2.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落实教育实效。

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作为一种新型题型,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因为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充当知识的权威,而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兴趣地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新、更全面、更丰富的知识,才能说服学生,应对新课改后的新高考。

因为综合探究题的提出与新课改的理念是一致的,它的设计是以试题的形式模拟和再现探究学习的全过程或其中的一个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必然带来教育教学的变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研究性学习,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造高效课堂。这将有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3.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后综合性、开放性综合探究题的设计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答题过程对学生有一定的体验价值,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为这类题目以生活为命题内容,必然要求学生关注生活热点,学会参与生活;因为这类问题考察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因为这类题型注重对考生情绪、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能有效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因为这类题目突出了人文性,可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自然、社会和人类,关爱生命,弘扬和倡导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

三、政治高考综合探究题的应对策略1。我们应该密切关注当地的社会热点和焦点。

反映社会热点和焦点是政治综合探究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备考。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几分钟做一个时事演讲,或者用一本时事手册记录你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这些热点和焦点,并学会根据教材找到自己的原则,学会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的情境,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同时,由于政治综合探究题也关系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所以在备考时要重视和积累这些地方资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看透社会热点和焦点,才能在高考中回答得更准确,得分更高。2.立足考试范围,夯实基础知识;为了掌握答题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注重思维的发展性,提高实践的效率。

(1)做好政治综合探究题离不开一定的学科知识作为基础和支撑。学生对基础知识更新的把握要在记忆层面突破,进而上升到理解和运用的层面。必须向学生强调,要在微观上熟悉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宏观上使学科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复习时一定要做好考点的过关工作,要求学生明确“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

②积极积累材料,通过多媒体手段熟悉活动的开展、过程和结论,掌握综合探究活动的形式和流程,以适应综合探究题的实践特点。同时要注意观察生活。可以从某个角度思考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网络成瘾、荣辱观等问题,提出好的建议,掌握一些基本的实用方法,做好笔记。另外,要注意解题方法的把握,根据综合探究题和不同题型的特点,合理设计答案。

③注意发散思维的锻炼,熟悉回答开放性问题的方法。因为综合探究题从多个角度考察发散思维,要求学生具有多问多思的思维习惯,善于联系。

④加强组织答题方法的训练。综合探究考试最终要以书面形式进行,特别强调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强调学生做到“三个必须”:回答内容必须符合问题的意思,表达原则必须准确,逻辑思维必须清晰。要用好概念语言,回答原则要在每句话的开头,理论要紧扣问题的意思,进行阐述;抓住关键词,筛选信息;看标点符号,从材料中总结答案,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语言要有时代意义,言简意赅,答案明确,逻辑严密,政治用语用得恰当,条理清晰;注意答题速度,合理安排字数和答题时间;书写要工整,纸张表面要整洁。这几个方面做好了,就可以在高考中从容应对,提高得分率。3.关注新课改,重视综合探究和研究性学习的新问题。

随着新课程考试的普及,新课改的理念会更多的出现在文科高考综合试题中。近年来,在各省市的命题中,综合探究题的比重很高,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也是文科高考的一大关注点。很多命题专家非常欣赏新课改的探究题。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高度重视这类问题,学会综合运用复习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讨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要适当加强综合探究题的训练。4.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精心计划和协调,重视储存各种知识和技能。

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高考政治综合探究题的出现对中学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挖掘人文教育资源,唤醒学生的人文意识,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还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充电”,参加校本培训和校外培训,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参考文献:1,如何提高高三政治论文点评的有效性陈汉金。

参见广东教育:综合版(广州),

2010二号2、“抓住生命线”

提高效率——庞建春的政治准备策略

详见现代教育(济南)2009年第17号。3.高三思想政治课复习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探索。丁燕燕。

参见《思想政治课研究》(上海),2009年第3期。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践者的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