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视野决定高度

#高考#引言人们常说得文者得天下,得文者得高考。其实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写作占高考语文总分的60%,占全语文总分的三分之一以上。所以大家不要重视,抓住一切机会写作文。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19高考的题目预测和范文。希望你能看看其他同学都写了什么,然后和自己对比,找出差距,继续加油。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视野决定高度

根据下面的材料,选择角度,自己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江苏南京、盐城高三语文试卷作文题)

有人说,人的眼界小,容易被满足,幸福感会增强;也有人说,人的眼界小了,格局就会小了,人生的路就会越走越窄,幸福感就会下降。

题目分析:这个题目是材料作文,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审题,讲道理。根据对材料的把握和理解,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是说“视觉”,材料对人的视觉角度进行了辩证的解读。一个是视野小容易满足和获得成就感,一个是视野小会导致格局小,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幸福感会相应下降。考生要注意在两个辩证题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思路。从第一个理解可以设想,视野越小越容易满足,视野的大小决定了成就感。从第二种理解,我们可以构想,视野决定高度,视野成就人生,视野伟大。以上角度都可以是学生的写作思路。写作时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分析时要结合现实社会中的现象,这样作文才能深刻,有一定的高度。

范文:

视力决定身高。

大鹏俯瞰万物,翱翔云端,故有鹏城万里之意;青蛙环顾井底,洋洋自得,这才有了井底青蛙的笑声。人也是如此。你的眼界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楚王丢了心爱的弓,这个国家的国王抬头看到的是辽阔的疆域。“楚人输了,楚人得了。”推崇“仁”的儒家大师孔子,抬头看见天地间有一群叫“人”的人。“人有所失,人有所获。”道家崇尚自然,崇尚正义,老子环顾四周,得出“得与失”的正义。

楚王失弓的故事流传千年,人们从中不难理解:不同的人在同一件事上看到不同的豁达,不同的眼界决定了他们未来人生的高度。

在宏伟的教堂里,坐着的教皇俯视着周围的信徒:“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没有认证,没有解释,一句话就成了真理。一群仁人志士仔细研究研究,发现了分歧,却遭到了最高教皇的迫害,年轻的哥白尼为此付出了生命。

如今,“日心说”是妇孺皆知的事实。不是当时没有人发现,而是无知的教皇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他的教会更庄严的东西——真理。从未试图走出教堂的教皇,可笑地俯视着大地。他不知道在哥白尼的观点中,地球,万物的中心,只是行星之一。目光越过地球的哥白尼,放眼宇宙,发现真理,为后人所敬仰。

钱塘江大桥似乎是一座不可能的桥,茅以升用全新的管理方式和创新的建桥方法完成了这一创举。然而,战争爆发时,这座桥不得不被炸毁,以拖延日军。茅以升没有抱怨。"如果抗日战争胜利了,这座桥将被修复."八个有力的汉字跃然纸上,桥塌了,有了希望。

这座桥是茅以升和当时中国的一大创举,茅以升为此奉献了一生。然而,当国难临头时,智者环顾四周,看到了民族的生死存亡。他自动忽略了桥对自己的意义,他的眼光已经超越了个人利益,上升到了民族的高度。茅以升被誉为中国造桥大师,也是开国功臣。

也有为国奋战的将军和士兵,有为民请命的清官和诗人。杜甫心系天下民生。“太平千楼,天下穷人皆大欢喜”;李白看着自然,远离尘世,"啊,我怎么能庄重地向那些永远不会被人看到真诚面孔的高官厚禄卑躬屈膝呢?"

小人只顾私利,一生碌碌无为,埋没于世。伟人只有顾全大局,才有指点江山的豪气,有发现真理的眼光,有淡泊名利的胸怀,才能成就一生。

视力决定身高。

现在网络上流行一个概念,就是“做人,格局决定身高。”这里的格局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怀、勇气等心理要素的内部布局。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的盛行,充分说明了眼界在这个高度操作化的时代的重要性,在这个人人都急功近利的时代。

说到眼界,对此早有深刻认识的古人,也传下了两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警示后人:“瞎子摸象”和“井底之蛙”。前者说几个盲人每人摸了大象的一个部位,于是认为大象是身体结构特征接近现实的生物的一部分。后者是生活在井底的青蛙认为自己生活的唯一的井就是这个世界,却不怎么看重别人口中的海。可见,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并不是建立在已有的经验之上的。但如果新事物与已有的经验相悖,无论谁对谁错,新事物的新概念都会被推出门外,束之高阁。如果这样的做事方式就像井底之蛙,瞎子摸象,不仅难以进步,甚至会成为笑柄。

不仅是古代,近代的历史事件都警示我们,我们的自满受制于已有经验的后果:中国的发展因为清中叶的闭关锁国而远远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被外国列强侵略瓜分,形势岌岌可危。如果没有新文化运动来传播和宣传西方的进步思想,人民的思想难道还会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吗?那么,今天的中国还会繁荣吗?以及正在进行这种彻底的民主思想革命运动的人——如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谁不是仅仅因为出国访问学习的经历,了解了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对世界格局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了客观清醒的认识?如果他们还停留在封建礼教的环境中,不开阔眼界,就会一直处于无知和精神麻木的状态。会有新文化运动吗?显然不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要想有所突破,突飞猛进,首先就要打破现有认知形成的桎梏,解放思想去接触全新的看待事物的观点,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范围。身处这样一个极度嘈杂的时代,面对同样一件有争议的事情和事件,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理由。甚至有些事情复杂到没有对错。这时候如果只听一家的,靠谱吗?如何有这样的想法,你会经常被情绪的煽动所迷惑,迷失自我。如果你今天听了那个,明天你可能会相信那个。那么,如果随波逐流,你该怎么办?以前段时间轰动一时,引起社会热议的江歌案为例,案件的情况非常复杂,里面的人物也不是简单的能够单方面判断的,可以用不可预测来形容。但关于此事流传最广的理论是,在不太懂推理的情况下,一面之词灵通,而传播者别有用心,刻意煽动特定人群的情绪,而良心往往是窃窃私语。这时候如果大家都知道猜测,判断后形成自己的认知,那么他对这件事的理解和理论就是真理吗?甚至久而久之,你的价值观会被扭曲,你的思想会成为别人摆布的傀儡。如果这样沦落为等待,该有多难过?

读《三国演义》,我觉得我写的是一个模式。我读到的是,即使我们不想成为英雄,或者我们不能成为英雄,我们仍然应该记住,即使人很强大,太渺小,太小家子气,也很容易走下坡路。反之,即使弱,只要格局大,也能破土腾飞。我觉得这是对格局的总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的作用。

身高决定视野

冰心先生说,当你欣赏角落里的花时,世界变小了。

-题字

当湍急的水流倾泻在陡峭的悬崖上时,会有“千瀑万流,万谷飞石”的磅礴气势;当勇猛的苍鹰在九万里高空飞翔时,会有一片展翅的天空。谁能与高昂的士气抗衡?好水落成瀑,鹰击长空。这就叫“身高决定视力”。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他们,在战乱迷茫的年代,独自登上高楼,看遍了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于是,屈“长叹藏泪,哀叹百姓生活艰难”,陆游低声“睡孤寨不自哀,思保家卫国”,范仲淹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叹“万仞楼,天下穷者皆乐,风雨不动。”他们,站在那个高度,决定了他们比普通人看得更远,无论贫穷还是富足,都在帮助这个世界。

站得高一点,这样你才能看得清楚。正所谓“粉丝迷。”笑着走出去的李太白,是一株茼蒿,踌躇满志,才华横溢,经济宽裕,得到了力士脱靴、贵妃研墨的超常待遇。然而,他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目睹了官场的沉浮和官场的险恶,并大声疾呼:“我怎能对那些永远不会被人以诚实的面孔示人的高官厚禄卑躬屈膝”,“但让我在我的绿坡上养一只白鹿”和“直到,我举起我的杯子,问明月”。看那不肯住寒枝的智者,那用竹鞋打马的行者。经历了乌台诗案,他一个人上了高楼,见识了人生的变幻莫测。所以,他思想开放,他慷慨大方,他“生活艰难。”他们,站在那个高度,领悟到“菩提无树,镜中非台。什么都没有,哪里来的灰尘。”

因为站得高,被流放到北海牧羊的苏武没有放大痛苦,把民族不屈的忠诚写在了达汗的日历上;因为站得高,比黄华还瘦的易安居士,豪迈地说出“水过南国三千里,气压使河十回州”的话,哪怕忧心忡忡,连蚂蚱船都载不动,哪怕“一种相思,两处闲情,只皱皱眉头,却上了他的心”。

冬去春来,花开花落,周而复始。正如生命短暂,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是牢记“身高决定视力”。只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楚,才能把对生命的热情倾注到眼前的土地上,浇灌生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