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9
1.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这个大题是***20题,每题2分,***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
B.孩子年龄越大,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影响越小。
C.对事物的操纵,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得非常有意义。
D.孩子对外界的影响有自己的选择意图。
2.儿童开始能够根据物体的一些相对稳定的主要特征进行概括,说明儿童已经出现()。
A.直觉概括b .词语的概括
C.表象的概括d .行动的概括
3.相关研究表明,在儿童对人称代词(我、你、他或物主代词我、你的、他的)的掌握中,他们掌握的是()。
A.“我”
b .你"
C.“他”
D.“我的”
4.下列情绪中,不属于儿童基本高级情绪的是()。
A.理智感
B.道德感
C.责任心
D.美感
5.儿童人格形成的最初时期是()。
A.0 ~ 1岁
B.1 ~ 3岁
C.3 ~ 6岁
D.6 ~ 12岁
6.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
B.电视机
C.家庭的
D.幼儿园7。在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中,()
转折点和危机时期是不可避免的。
B.转折是必然的,但危机期不是必然的。
C.危机时期是不可避免的,但转折点不是。
D.转折点和危机期都不是必然的。
8.下列不属于变量的控制方法是()。
A.排除法
B.常数法
C.平衡表法
D.观察法
9.儿童对某些物体或情境产生过分激烈的情绪反应,恐惧心理强烈而持久,影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特别是对到了一定年龄应该停止的事情。这是()。
A.童年恐惧
B.童年恐惧症
C.多重恐惧症
D.特殊恐惧症
10.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由()创建的。
A.福禄培尔
B.蒙台梭利教育法
C.裴斯泰洛齐
D.洛克
11.“教与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是由()提出的。
A.杜威
B.陈鹤琴
C.福禄培尔
D.陶行知
12.审美联想是()的发展。
A.美感
B.审美评价
C.审美体验
D.审美想象
13.“娃娃过家家”和“开车”属于()。
A.角色游戏
B.结构游戏
C.按章办事
D.智力游戏
14.国内外很多研究证明,幼儿在学前班就已经可以通过教育认识一定数量的单词,所以至少在学前班可以进行“小学化”的识字教育。这种做法()。
A.通过早期识字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这是有道理的。
B.它违背了“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这样做。
C.条件好的城市幼儿园大班是可行的
D.可行,因为提前学习知识有助于孩子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自信心
15.()是幼儿园教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手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是引起幼儿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的主导方面。
A.幼儿教育的影响
B.幼儿的身心特点
C.幼儿的需求
D.幼儿教师自身素质
16.特别适合难见面家长的书面联系形式是()。
A.父母的花园
B.问卷调查
C.宣传板
D.联系手册
17.能有效提高儿童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充分发挥儿童主体作用的教育方法是()。
A.讨论方法
B.复述法
C.故事法
D.提问方法
18.教师在布置活动区时,应尽量将性质相近的活动区安排在一起,这就是活动区之间的()。
A.局限性
B.和睦相处
C.可转移性
D.规则性
19.富含钙的食物是()。
A.胡萝卜
B.猪肝
C.虾皮
D.番茄
20.幼儿园教育评价按评价功能和运行时间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
一、多项选择题
1.b分析表明,既有客观条件,也有儿童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主观因素。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在遗传和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儿童自身积极参与和影响自身的心理发展。孩子年龄越大,主观因素会越大。孩子有自己影响外界的选择意图。
2.c分析幼儿时期,已经能够把握事物的一些比较稳定和突出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概括,那么对事物的概括就不是直观的概括,而是对存在于头脑中的表象的概括。所以,c。
3.朱的研究(1986)分析表明,儿童对“我”的认识仅次于“你”,“他”最差。因此,选择了A。
4.c解析情绪是与人的高级社会需求相联系的一种相对稳定而持久的态度体验。儿童最初只有情感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高级情感逐渐出现,其基本形式包括道德感、理性感和美感。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感,不属于基本的高级情感。所以,c。
5.c解析儿童人格形成的初始期是3 ~ 6岁。人格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人格作为一个心理系统,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结构,即人格倾向系统、自我意识系统和人格心理特征系统。所以,c。
6.c分析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有社会生活环境、儿童日常生活环境和共情。其中,日常生活环境中的家庭影响是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方面是榜样的作用,父母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成为儿童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另一方面,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所以c。
7.b分析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心理发展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急剧变化。这种情况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点。孩子在转折时期容易产生“危机”,但不一定是“危机”。转折点与危机时期不同,但不可避免,但危机时期不是不可避免。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发展。
8.d控制解析变量的方法有四种,即:①排除法,即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阻止无关变量参与实验过程;(2)常数法,可以使实验中一些不能排除但实验者可以控制的无关变量为常数。(3)平衡法是指这些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控制组中,或者在几个不同的实验组中保持基本相同的状态,从而对不同组中的实验变量产生基本相同的影响,从而不影响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4)统计控制,当上述方法不能使用时,我们可以利用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做一些处理,以减弱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9.分析恐惧是儿童面对各种环境时的一种常见情绪反应,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所致。父母和孩子的分离,吓唬孩子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单独关在灯光昏暗的房间里的惩罚,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恐惧。如果持续时间太长,他们可能会患上恐惧症。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严重的不良影响。儿童对某些事物有持续、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异常的适应行为,容易焦虑、紧张。处于恐惧状态的儿童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速或间歇、呼吸急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四肢无力等。这种生理机能的紊乱会影响身体的健康。恐惧还会阻碍孩子的感知、记忆和思维,导致行为障碍,丧失正确分析和判断情况的能力。成年人应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禁止使用恐吓或威胁手段。
10.福禄贝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所以他选择了a。
11.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在于他的生活教育理论。陶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中“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因此,d。
12.c解析审美联想是审美经验的发展,联想是事物唤起的记忆,联想是经验的反应。审美联想是与审美经验特别是审美情感的经验相关的审美经验的记忆。所以,c。
13.角色游戏分析角色游戏是指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另外,考生要掌握其他类型的游戏,所以选a .
14.b发展适宜性原则分析是指幼儿园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干题的做法违背了发展适宜性原则,不应该做。所以,b。
15.分析学前教育的影响是幼儿教师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手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外部因素,也是引起幼儿身心发展的内部矛盾的主导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动程度。所以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16.d解析联系手册是记录孩子在家和幼儿园活动的中介方式,是特别适合难见面的家长的书面联系方式。
17.分析讨论法是最容易发挥儿童主体性、促进多维思维和社会性发展的方法,即
它能有效地提高儿童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水平,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作用。
18.b分析有些老师在创建区域时把区域做得过于花哨,把体现一种或类似功能的区域设置成几个活动区域。其实没有必要把相似的内容整合到一个区域,活动区域是兼容的。老师要把属性相近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让孩子可以互相互动。因此,他们选择b。
19.c分析表明,富含钙的食物是虾皮。虾皮营养丰富,被誉为“钙库”,是一种物美价廉的补钙佳品。虾皮的另一大特点是每100克虾皮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包括陆地和淡水生物所没有的铁、钙、磷。
20.根据评价的功能和运行时间,幼儿园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估一般在教育活动开展前或学期初进行。目的是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包括对孩子的智力、技能、行为、能力、性格、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诊断和判断。为制定有效的教育活动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提供依据,在教育过程中进行形成性评价,旨在及时做出反馈调整,从而调整、修改和补充活动的计划、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活动更加合理和完善,促进儿童的发展。终结性评价是在某一阶段的教育活动结束后进行的,旨在全面了解该阶段的教育成果,对目标实现的程度做出终结性评价,从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