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保送北大,却被11国外名校拒绝。那些年的高考状元李泰伯呢?
然而,与其他学霸常常一帆风顺的求学之路不同,这位名叫李泰伯的学霸却经历了很多人没有的挫折:作为北京理科高考状元,他放弃了无数国内学子梦寐以求的北大之路,申请了十余所美国名校,但都石沉大海,没有一所学校愿意录取他。
这样的经历极其罕见。
曾经,李泰伯的求学之路也很顺利。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成功考入全国著名的超级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并担任班长。在人大附中学习期间,我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表现出了各种素质。我被人大附中副校长高度评价为有德有才有貌的领导,可见我的优秀。
进入高三后,因为三次获得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李泰伯被推荐到北大数学系。但他放弃了北大的推荐资格,决定去美国读大学,先后申请了哈佛、耶鲁、斯坦福、普林斯顿等美国10多所名校。令人惊讶的是,他申请了美国10多所大学,但全部没有回应。他被这些大学集体拒绝了。
国内顶尖中学放弃北大保送,却被美国名校集体拒之门外,无疑是不小的挫折。此事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并在当年引起轰动。他被媒体称为“失败者”。
但是李泰伯并没有气馁。
2010年,高中毕业的李泰伯参加高考,考了703分,成为当年北京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录取,并获得香港大学64万港币的奖学金。
大一期间在清华读书,一年后去香港读书。在香港大学学习一年后,他选择转学美国名校,成功进入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毕业后留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2017完成硕士学位后,李泰伯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成功进入美国第一所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开始了新一轮的八年医学学习。
李泰伯的大学求学之路无疑非常“折腾”。他在清华和香港大学读了一年,然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主修电子工程和计算机,最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硕士和硕士学位,最后进入约翰f?霍普金斯大学,并把他的专业从工程改为医学。
目前,李泰伯在约翰?霍普金斯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作为一个顶尖医学院的二年级博士生,学业压力和科研压力自然很大,但他心态很好,能坦然面对前进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有所突破。这些都是拜当年上学路上的挫折和“折腾”所赐。正是这些经历,进一步磨炼了他的心智,进一步增强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他曾说:“我发现这些遗憾和失败也是我最大的收获。”
李泰伯的求学之路启示我们,无论一个人多么优秀,都可能经历意想不到的挫折和失败,但只要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勇气和坚决的行动,生活终将有自己丰硕的成果。
逆境商数高,这是除了他智商和情商高之外的一个评价。
李泰伯,男,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2010高考理科状元,被老师称为“有德有才有貌的领导”。
11名校拒绝后,坚持梦想,走上曲线自救,拒绝清华、北大,选择香港大学。大二时转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硕士,后转到英国牛津大学读电子工程(生物工程)硕士。
2017进入美国第一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和工程学双博士学位。被国外多所名校拒绝,我没有气馁,没有退而求其次,反而越来越沮丧,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就在前几天,看到了这位学长的介绍,所以在这里回答一下:
李泰伯,曾经是人大附中的学生“名人”,被誉为“宇宙第一中学”。他被赋予了灵气,素养高,各方面能力强,被学校推崇为“有德有才有貌的领导”,可见其优秀。
但这种优秀在拒绝从北大保送,申请美国10多所学校后,被打上了问号。但是,学霸就是学霸,他并没有被应用打败。他参加了高考,最后考了703分。他是当年理科状元,被清华和香港大学录取。
此后大一就读清华,大二就读香港大学,大三成功申请麻省理工,终于圆了自己的留学梦。
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本科毕业后继续在马萨诸塞州攻读硕士学位。
2017硕士毕业后,顺利进入美国排名第一的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攻读医学和哲学双博士学位。
李泰伯的求学之路在外人看来充满“折腾”,得不偿失,但“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如果他的思想和做法与常人一致,那么有可能我们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李泰伯的选择,从一个第三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第一,如果你有梦想,那么其他的选择再好,都不是他想要的。北大、清华、港大都是很多人眼中的梦想,但都不是李泰伯的“菜”,而当他有能力追求更好的目标时,又怎能不行动呢?和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相比,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吗?
第二,申请不到美国名校不代表“高分低能”。事实上,除了社会上一些奇怪的声音,学校里没有人认为李泰伯“高分低能”。他爱好兴趣广泛,涉猎广泛,积极参加课外活动。申请美国名校没有固定的标准,不会因为分数高或者某个单一因素而被录取。是一个综合的考虑。但由于没有固定的标准,申请带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有人称之为“玄学”。尖子生被拒是常事。申请失败主要是因为衡量标准不一样,不一定是因为你穷。
据说李泰伯目前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勤奋地行进在攻读医学博士的道路上,有压力,有困难,有挫折。但他说,他的遗憾和失败增强了他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能力,那些遗憾和失败也是他最大的收获。
美国第一医学院的博士,前途光明诱人。但谁知道,他会不会再做出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根据李泰伯自己的解释,他的名字实际上来自于《论语》中的泰伯:“泰伯,可以说已经极德了。第三,让世界让人民无话可说。”孔子称赞吴太伯是吴国的第一位君主,也是吴文化的始祖。
名字自然好,李泰伯也用自己后来的成就和经历证明了父亲的自信。但是,李泰伯真的是天下皆知,不仅在2010的高考中,他考了703分,成为理科状元;但在此之前,他在取得保送北大数学系资格后拒绝了北大,申请了美国11名校国际本科资格。可惜都被拒绝了。所以,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李泰伯一夜成名。
据当事人李泰伯说,他拒绝北大的原因不是不尊重北大,不喜欢数学,而是他当时已经17岁了,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接下来要去哪里。
于是,在试错的年纪,在B计划可以实施的窗口期,他在高二申请了美国11大学的国际本科生。然而,为了给家里省钱,李泰伯申请了全额奖学金;而这,也成为了李泰伯被拒的关键因素:当时美国常春藤盟校录取中国本科生还很少,全额奖学金就更少了。
如果不知道当年李泰伯高考发生了什么,很有可能李泰伯是一个失败的状元,是一个拒绝了北大,然后又被美国大学拒绝的中国考试英雄。后来,李泰伯成了当年科学界的顶尖学者,更有甚者,他把这件事发酵到了极致。
然而,正如李泰伯的同学所解释的那样,李泰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尝试,这是一种不成功但正常的试错。而且,即使申请失败,还有高考这个阶段。
第四,现在李泰伯已经翻身,找到了终身职业——医学。
八年前,那场噩梦般的挫折并没有击垮李泰伯,反而让他越来越沮丧,他的试错和冒险从未停止。例如,在大学四年中,他在清华度过了大一,在HKU度过了大二,在麻省理工学院度过了大三,在剑桥度过了大四。正是在剑桥,我第一次穿上了博士的白大褂,这让这个在顶尖大学不断徘徊的天之骄子有了家的感觉。
于是,他放弃了CS专业的丰厚薪水和长远前景,来到美国约翰·霍普斯金大学,攻读医学和科学双博士学位。不久前,他在《自然SCN方法论》杂志上发表了第二篇文章。
看了李泰伯这28年的人生经历,突然觉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天生的不同。就像明月在《明朝那些事》最后一章提到的“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的生活。”这个观点的核心在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李泰伯的经历让人想起100年前的陈寅恪。随大哥陈师曾赴日美欧留学,不求学历,不写论文,不发表著作,但仍成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李泰伯也像光武帝的老朋友严子陵一样。他多次拒绝被招募,并终身不担任公职。他在富春江游泳,死在森林里。
于是1000年后,范仲淹称赞严子陵“山青水阔,师者德,山高水长”。后来范仲淹的一个朋友指出,把“德”改成“风”似乎更好,老范欣然接受。于是有了更好的“云山苍苍,江海茫茫,君子之风,山高水长”的意境。这位一字老师叫李泰伯,与本文的主角同名。
林大晋不是池中之物,而是遇到风暴时的巨龙,是的。
关于李泰伯,有很多不同的标签和评价:2010北京理科高考状元,11美国名校拒考的中考状元,这让他成为了被媒体吐槽的应试教育的典型失败者。
还被老师评价为德才兼备,外貌出众的领导,爱好广泛;也被媒体形容为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李泰伯,高三时主动放弃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机会。原因是:“我拿到竞走资格的时候对未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而且我觉得年轻人应该经历更多的挑战,我有信心去接受。”于是就有了2010北京高考理科状元,总分703。他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电子系。他在清华读了一年,然后又去了香港大学一年。大三的时候转学去了麻省理工,大四的时候申请了剑桥大学的交换项目。大学四年,他去了四个不同的世界名校。
本科毕业后,他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今天的李泰伯,是约翰吗?霍普金斯大学在读医学和科学双博士。
这个评价来自人大附中副校长沈先生。除了是高考状元,高中的时候他还是班长,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主席,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三届全国数学竞赛冠军,他喜欢音乐和美术等。。。在人大附中这个学者云集的地方,李泰伯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真正的全面发展。
2010年4月,他申请了包括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在内的11美国名校,但无一例外全部被拒。一时间媒体一片哗然。要知道,他当时放弃了保送北大的机会,所以媒体都认为他只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俗话说,李泰伯不再被舆论视为应试教育的失败产物,李泰伯的发展经历也证明了他不是虚荣。当时,李泰伯没有被申请失败的经历打败,也没有在舆论的压力下迷失自我。他留给大家思考的是,优秀的人往往更明确自己的目标,知道如何努力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当然,对于从小在各种光环下成长起来的人才,希望媒体多给他们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我们凡人真的不懂学神的世界。纵观李泰伯的一生,我们只能感叹:艰难的一生不需要解释。
出生于全国顶尖中学人大附中实验班,被人大附中校长誉为“有德有才有貌的领袖级人才”,拒绝走北大,2010北京理科高考状元...无数的荣誉和头衔。选择世界上任何一所名校都是一件很容易很普通的事情,但是...
李泰伯“败给了名气”!
然而人大附中的风云人物却被11国外名校拒之门外,美国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等所有13常青藤大学都给他亮了红灯。
18的小男孩一下子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什么都说。公众很好奇他为什么被拒绝。事后,李泰伯对自己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称自己的准备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如准备时间仓促,文件中的社交活动分散,没有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而且SAT分数不够高,美国竞赛分数也不是最好的。
这不是很正常吗?顶尖大学从中国大陆招生是小概率事件。另外,高考第一本身就比较偶然,不需要推测。
高考后,李泰伯从清华和HKU一路读到麻省和剑桥,并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双学位。就在大家都以为他会在理工科有所建树的时候,2017年的秋天,李泰伯成为了美国顶级医学院霍普金斯医学院的医学博士!
果然我们普通人不懂学霸的世界。据李泰伯自己说,我交叉研究了计算机和生物学。整个研究不仅有趣,而且更有成就感。我觉得学医很有意义。这就是学霸的世界,人才可以任性!
好吧,只能祝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好了!
不要以外国的录取为标准。国内有太多穷学生,在国内上不了大学,在国外也拿钱。国外很多大学不注重成绩,但是国际排名还是很高的。那是因为西部排名严重高估了西部学校,所以很多西部排名高的学校不要太当回事。
忘恩负义的人!垃圾!你怎么敢拿出来说!怎么,生下来就不让美女喂你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