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中的一年级数学【数学试卷上如何教好、评好课】
一、课前认真准备是上好试卷讲座的前提。
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要搞清楚这一点,就要相应地去教。”所以老师在评课前要认真准备卷子,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要做好相关数据的统计,包括测试结果的统计和每道题的得分率。统计最高分和平均分,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这次考试中在班里的大致位置;数数哪些是“多发病”,哪些优秀的学生在哪些中高年级题中失分较多,哪些学生进步显著,哪些基础题不会错,哪些题属于“群体难题”。只有充分掌握数据,才能对学生试卷的整体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点评。
其次,要分析学生犯错的根本原因。在掌握了每道题的得分率后,选择得分率低的题,分析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找出哪些是“粗心”,哪些是“理解错误”。如果是“粗心”的错误,老师不需要在知识层面上解释,而主要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解题的心理层面进行适当的分析;如果学生犯了“错误理解”的错误,应该允许他们讨论和自悟更多。老师不仅要讲推理,还要告诉学生如何思考这个推理。要克服“听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对”的情况,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
二、抓住课堂重点是上好试卷讲座的关键。
无论从时间的考虑,还是从教学效果的分析,对试卷的评价都不可能是全面的。老师要抓住重点,那么试卷最后要说什么呢?我觉得评卷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于典型错误
根据课前准备,评价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来确定,个别学生出现错误的问题要以评卷的形式来提示,不能再占用课堂时间。对于典型错误,因为具有代表性,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关键,所以要重点点评。在寻找错误原因的时候,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上,要追根溯源,把数学的思想方法找出来,可以展开,这样就可以在题目上展开争论,解释一个题目带动另一个题目。
(2)谈论一个话题是多变的
教育家Paulia认为,“如果我们不使用‘话题的改变’,我们几乎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也就是说,在评论试题时,不能只关注题目。对于涉及知识技能面广的题型,要努力做到“一题多改”、“一题多练”,如加强或削弱题的结论,增减题的条件,改变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纵横贯通。
(三)思维方法
数学思维方法是对数学内容和所用方法的本质理解,是一种普遍的“通用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维方法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在评阅试卷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和理解各种数学试题中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解释直角三角形试卷时,有一个题目:在“旧城改造”中,某市计划在市内的一块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如图1),美化环境。已知这块草皮的价格是每平方米一元,那么买这块草皮至少要多少钱?题目不是很难。在课堂上,我让中下水平的同学介绍自己的解法,让其他同学评论解题过程的合理性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由于平时教学中的渗透,学生可以指出变换的思路,即利用它作为辅助线,把钝角三角形变换成直角三角形来求解。然后我引导学生找出试卷中其余用转化思维方法解决的问题,指出转化思维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这样的点评,学生可以理解数学思维方法的精神实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形成习惯和观念,从而系统地掌握它们。
■
图1
(4)谈论一类问题
在单元考试中,同样的知识、技能、方法的考查会以不同的方式反复出现,而这些往往是本单元的重点。在中考模拟题中,可以将以往试卷中的同类问题浓缩为一类题型,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扩展,将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和概括,形成规律和方法。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单元测试中,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问题1:在直角坐标平面中,二次函数的像的顶点是A(1,-4),并经过B点(3,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位置如图2所示:∠AOB=90,AO=BO,A点坐标为(-3,1)。
■
图2
(1)求B点的坐标;
(2)求抛物线过A、O、B三点的解析式..
这两个问题都是求二次分辨函数。评论的时候,我把它们放在一起,又加了一个问题。
问题3:给定一条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为A (-2,0),B (1,0)并通过点C (2,8),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通过对这三个题目的评述,揭示了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二次分辨函数的三种情况:顶点、一般和相交。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从解题过程中提炼出解决一类问题的策略,从而提高试卷评价的数学价值。
以上几点并不要求每节课都要全面,老师每次评课都可以抓住其中一个进行专项点评。
在试卷讲评课上讨论处理好相关问题后,课后教师要根据本试卷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思路,多角度、全方位地精心选择一组或几组强化变式练习,给学生进一步练习、总结和反思的机会。这是试卷讲评的延伸,也是保证试卷讲评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试卷评价也要坚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课堂的主人。
(编辑:张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