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阅读——语言欣赏
李老师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明确语文鉴赏的常用角度,二是掌握语文鉴赏的做题方法。
一般来说,语言的品味包括修辞手法、用词、句子特点、标点符号等等。
修辞是味觉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常见的八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重复、设问、反问句、对仗。
1,比喻
隐喻是用与事物A相似的事物B来描述或解释事物A的一种修辞方法,隐喻能使事物具体化、通情达理,使语言形象化、富有表现力。形式上有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根据这三个组成部分的异同,隐喻可以分为三类:明喻、隐喻和转喻。
明喻是指本体隐喻词的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就像,像,像,像,像,像,像,像,像,像,像,像...
隐喻的意思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了,但隐喻的词是:成为,成为,成为,等于等。,或者用破折号连接。
如冰心《荷叶》中的这句话——母亲: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转喻是与喻体密切相关的本体。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本体不出现,直接被车辆理解。
比如鲁迅的《故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知道我们之间隔着一道悲伤的厚厚的屏障。
联考这类题会从有限欣赏角度或无限欣赏角度两个方面来考察。
如2017河南卷《只隔垂柳》:根据括号内的要求欣赏第二段划线句。
只要每天两个人一起输完血。她立即开始给病人上课(从用词的角度)
2019江苏宿迁卷月带露湿;
宫墙围不到他,金钱买不到他,黑暗禁不了他,赞美迷惑不了他。(从修辞角度欣赏表达效果)
青岛卷2019《一针一线都是爱》划线句赏析;
(父亲很容易切...)很像农民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时,只听一声呐喊,黑土顺着犁向右转。
这句话运用了一种形象化的修辞手法,把切割的过程比作一个农民在犁地,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在切割时的轻松,表现了父亲高超的切割技艺和对事业的热爱。
2018江苏宿迁《炊烟是村庄的一幅水墨画》卷炊烟还是小村庄的晨钟暮鼓,传递着村民每天早上起床,晚睡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
运用形象化的修辞手法,将早晚炊烟比喻为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炊烟作息、睡眠的习惯。
2.化身
拟人是把事物写成人。赋予事物以人类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这是一种类比。(类比也包括拟像)。
拟人的运用能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产生生动的印象,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
比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都小声说:“别担心,这里会很暖和的。”
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来比喻小山,把小山拟人化,写出济南冬天的环境是温暖的,表现了作者对济南周边环境的喜爱。
2019四川南充《燃烧的木棉》,第三段下划线——“有木棉的陪伴,金沙江将不再感到疲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简评。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赋予木棉花和金沙江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金沙江与金沙江沿岸木棉树的交织碰撞。木棉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河流,让金沙江有了春天和明媚的色彩。
3.夸张
夸张是故意夸大、故意夸大、缩小或引导对人或物的形象特征和作用程度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其某一方面的特征。
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就是故意夸张的。“教室里唯一安静的是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是故意缩小;“酒未沾唇,心已热”,这是故意超前的。
夸张可以通过夸张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者强化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比如宗璞的《紫藤瀑布》:我从未见过如此盛开的紫藤,只有一朵灿烂的薰衣草,像瀑布一样从天而降,无始无终。这句话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把紫藤花比作瀑布,“从空中垂下”,夸张地说紫藤花枝头长,花朵瑰丽,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的喜爱。
2019江苏省宿迁市被露水打湿的月亮。品味课文中划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宫墙围不到他,金钱买不到他,黑暗禁不了他,赞美迷惑不了他。(从修辞角度欣赏表达效果)
答案举例:这句话通过排比和热情的修辞,从多角度、多方面赞美了月亮的冷酷与宽容、坚定与无私。这个句子铿锵有力,很有节奏。
4.平行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近、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并列的修辞方法。排比的运用可以使文笔富有节奏感和说服力,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比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有这样一句话:
像阵雨,是急促的鼓声;像旋风,是飞舞的流苏;像青蛙一样,是跳跃的脚步;像火花,是闪烁的瞳孔;打虎,是一种强大的魅力。
这种平行句式描写了表演安塞腰鼓时吞山河的情景,表现了黄土高原上人们旺盛的生命力,汪洋的语言奔放,令人印象深刻。
5、反复
重复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重复一个单词或句子。重复可以强调和加强语气,反复吟诵,表达强烈的感情。
比如朱自清的《春天:向前看,向前看,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临近了。这里有两个“期待”,可见作者对春天的渴望。
河北卷《齐白石先生的回忆》2018请简单欣赏选文中有波浪线的句子——
(齐老开心得像个孩子:)好!好吧!这只小兔子涂了魔法,但是有点嫩。很好!
用“好”三个字,反复修辞,“我”画的兔子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凸显了齐白石先生对“我”的快乐和鼓励。
6.反问
反问句是一种修辞手法,以问句的形式表达某种内容,以加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比如闻一多的《最后的演讲》——“你以为打几个,杀几个,就能吓唬老百姓吗?”这句话用反问句强调人民不会被吓倒,语气强烈,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强烈仇恨。
7.提问
提问就是通过故意先提问,明知故问,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方式来强调某一部分内容。问题的运用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更好地描述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发生变化。
比如曹文轩的《孤独的旅程》中“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前方未知。”
这句话运用了反问句,一问一答,突出了前方的未知,描写了杜小康的心理活动,引起读者思考,使语言富于变化。
8.二元性
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用一对词相等、结构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种相关或相反的意思。
比如朱自清的《春天》——“放松筋骨,精神饱满,做好自己的事。”
这句话运用对偶,语言简洁,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从用词角度鉴赏语言,是指通过分析关键动词、形容词、副词、感叹词、重叠词、拟声词等词在句子中的使用情况,突出事物特征的方法。
比如2019粤卷《灯如红豆》品味以下文字,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突然看了一下,却看到她全身发抖,把东西都扔了,然后用左手紧紧握住右手的食指。
“捧”就是捧着写母亲被刺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苦难默默承受的顽强性格。
“我想过去抱抱他,看看那只被扎破的手,我想劝他上床睡觉。”
“抱”就是拥抱,突出了“我”看到母亲被刺时的心痛,体现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2017河南卷《唯有垂柳留》,根据括号中的要求,欣赏第二段有横线和横线的句子。
每天两个人一输完血,他马上就开始教小病人。(从用词角度欣赏)
参考答案——“每一天”、“尽快”
2018向阳卷《栀子花开在心里》结合上下文品味第二段划线句中部分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色的花蕊,一簇簇,拥挤不堪,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答案举例:“团团”“簇”“挤”都是叠字,形象地描写了花蕊多而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语言亲切灵活,富有音韵美。
句型鉴赏是指从句型的整体分散性、长短、韵律运动等角度来鉴赏语言特点、鉴赏文学作品内涵的方法。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或一组句子排列在一起,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短语是不同形式、不同长度的句子。短语是灵活多样的。
长句是结构复杂、词多的句子,紧凑细腻,语气舒缓。短句是结构简单,字数少的句子。简洁,节奏感强。
如朱自清的《春天》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它们都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儿是甜蜜的;当我闭上眼睛时,树上似乎结满了桃子、杏儿和梨子。数百只蜜蜂在花丛下嗡嗡作响,大小不一的蝴蝶在飞来飞去。
这些句子富有节奏感,节奏优美,生动地写出了春天百花齐放的景象。句子灵活,语言生动。
2018浙江杭州老木匠三宝品味以下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有深有浅,有左有右有左,时而柔软,时而柔软如爱抚孩子的头发,时而宛如用锋利的刀割麻。粗糙的手里,小小的切肉刀像一条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色的外衣里渗出。
答案示例
1.用词重叠,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显示了桑伯高超的雕刻技艺。
2.运用对比和比喻,把桑博娴熟娴熟的雕刻动作写得惟妙惟肖。
2.用富有表现力的“渗透”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桑博在雕花时的专注状态。
从标点符号的角度来鉴赏语言,是指从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来鉴赏作品语言的方法。
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
牛肝菌色泽滑嫩,鲜香可口。
有一种木耳,吃起来很丑,叫干巴木耳。乍一看,真让人怀疑:这东西能吃吗?!
入口会让你目瞪口呆。这食物这么好吃吗?!
这些句子中有逗号和停顿,仿佛作者在品尝美味的牛肝菌,突出了牛肝菌滑、嫩、鲜、香的特点,家常却有趣。
第一位的问号和感叹号表示对“干巴菌”能吃的怀疑、惊讶和不可思议;第二处的问号和感叹号,表达了对“干巴菇”美味的惊讶、惊喜和赞美。
有了以上内容的积累,相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赞赏句,都能游刃有余,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