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考重点知识有哪些?!
第一,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有些学生觉得政治课很枯燥,所以对学习政治课缺乏兴趣。理论其实是对具体问题的总结和升华,有抽象的,也有枯燥的问题。高中政治课有的内容生动有趣,有的内容实在无聊。对政治课缺乏兴趣主要是由于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好,学习中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学科的误解。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旦尝到了学习政治学的甜头,就可以改变部分同学觉得政治学枯燥的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政治科学库尔特的价值。政治学一个很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是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思维工具。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
其次,要克服学习中的实用主义倾向。“需要”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而重要的动机。现实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有些学生不自觉地把科目分成三六等。所有高考必考、分数高的科目,都会下大力气去掌握,即使不喜欢,也会强迫自己去学习。反之,不高考或者分数低的科目,不管有用没用,都不愿意付出更多的精力去学习,越学不下去就越无聊,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要消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误解。现实生活中,对政治学有很多误解。这种误解主要是对政治课的无知造成的。就高中政治课而言,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个板块。有些人不了解政治课的学科体系和价值,本能地把政治课等同于行政工作或时事政治,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把政治课想当然。政治课的教学被视为传统的灌输,使政治处于不利的社会氛围中,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第二,科学掌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般学习方法
学习就是边学边学。“学”主要是指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及时复习。“学”主要是自测和应用(练习、考试,用实际分析解释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能力)。前者侧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后者侧重于知识的应用和能力的培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1,预习: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得的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视觉输入的,通过视觉输入的信念比通过听觉输入的信息要长得多。阅读能力是最基本的学习能力。预习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一环。预习是教师自我学习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从近期效果来看,可以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从长期效果来看,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就形式而言,预习可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预习,粗略预习和强化预习。
做好预习工作需要:
(1)预习小结:拿老师布置的预习题进行预习,边读边思考,列出小结,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和不同的字体来理解和掌握课本的知识体系,做到有重点、有精、有粗地阅读课本。
(2)做笔记:在书上做个眉批,把这本书里的大纲列出来,把上课要注意的问题写出来,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中的核心词和关键词,明确哪些是一定要记住的,画出来;什么是语言叙事属于语法,可以忽略。另外我还要规定一些常见的符号比如△、☆、☆等。,而且我可以添加框、线、点、圆、标签、注释、备注等符号,留下预览的“痕迹”。
(3)好好思考,好好思考(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是要善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新旧课文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与过去知识相似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毅力:要做好预习,你必须有决心、毅力和自信。预习是预习、听课、及时复习、检测学习良性循环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2.上课专心,积极思考:即专心看书(书本、黑板、屏幕)、听课(老师讲解、同学发言)、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预习时也要考虑听力的重点。看、听、参与等形式都要动脑,这是衡量专注与否的重要标志。这个做不好,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
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课思路,把握老师是如何分析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师提问时,要主动思考,寻找答案。还可以利用“讨论”、“思考”、“尝试”、“回忆”、“说”、“算”、“查”以及“小信息”、“语录”等栏目,促进思考,有助于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的理解。只要长期坚持,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完整性和创造性都是可以得到锻炼和发展的。
课堂笔记是课堂听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科学地做笔记也是检验能否调动多个学习器官听课和听课效率的重要标准。同时,记笔记可以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学习和复习资料,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笔记的内容不能局限于老师板书的提纲。它还应包括:
(1)老师对课本中社会现实背后的知识进行了纠正和补充。比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银监会的成立,国家宏观调控任务的转变,从通货紧缩到通货膨胀的转变,五年内取消农业税。
(2)预习中我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的难度也是上课的重点。把预习中遇到的难题记在笔记上,复习时多思考,可以让知识更加巩固。
(3)讲课过程中老师对知识演绎的思路和过程。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种思维方式。
(4)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 *着对知识体系的整理和总结以及对易混淆知识的比较。比如高一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总价值的影响;二年级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高三不同形式的政府等。当然,也不一定要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引导大家积极思考,而在老师补充的课本上记录下具体的事例和明确的知识。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我们讲课的重点。
有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只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一点要循序渐进的培养。那么如何才能积极思考呢?
(1)注意知识的积累;
(2)增加敏感材料的储存;
(3)学习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
(4)把自己放在一个教学情境中(比如高一如何发展农业:引领农民科技人才等)。
经过以上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3.课后及时复习
之所以要及时复习,是学习的重复性特点的要求;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这也需要及时复习;及时复习还可以及时弥补知识的漏洞,升华对知识的理解,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和提高,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审查应重点关注以下环节:
1.回忆:回忆自己学过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就像看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启发互补,可以根据笔记回忆,也可以根据课本的教学大纲回忆。
2.阅读:阅读,做笔记,对照记忆,既加深了记忆又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
3.思考:将新知识总结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将其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