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村镇布局中,真正的问题
有很多解决方法!城市的规模、布局、建筑规模,早在《礼记·考据》中就有规定。《李周考公基》对城市布局的要求,具体是以宫殿为中心,“方九里,旁三门,初中九经九纬,画九轨,面向后市,左祖右社”。前朝取义,后朝取利,彰显帝王尊严,标榜王者正义。九经九纬把居民区划分成整齐的小区。城四周要筑墙,墙外要挖沟做护城河,沿河植树,加强防御,美化环境。这样整个城市就成了一个对称轴的棋盘格局,充分满足了封建统治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的生活。但是法院放在中间,不允许通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交通。中国传统城市基本都是按照这个要求建设的。
正是元朝修建的大都城奠定了今天北京的基础。大都城的设计完全沿袭了李周考公基“左祖右舍,朝午”的城市规划原则,但南北略长,南、西、东三个门,北墙只有两个门,所以北面没有门,据说是为了不发泄皇帝的怒气。元朝都城的布局体现了中原地区少数民族统治者适应形势、贯彻汉法的指导思想。明初,由于北城易受外族入侵,向内收缩,南城城墙略向南移,所以东城城墙上只有两道门。但是人口逐渐增多,于是在南方建了一个外城,让北京凸了起来。都城内部,宫城在中间,皇城在宫城外围,祠堂在皇城东南,国坛在西南。清朝基本没变。
北京的布局基本反映了李周考公基对城市布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