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状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状态变化知识点总结1第一,白气不是气

例1(北京,2007)夏季打开冰箱时,冰箱门附近会形成白色气体,白色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是()。

A.升华b .汽化c .液化d .熔化

解析:判断白气的变化过程,首先要知道白气是什么。是气体还是液体?因为气体的水蒸气是人眼看不见的,所以白色气体不是水蒸气。如果用手在白色气体中停留一会儿,手上会有湿湿的感觉,说明它是由雾状的液滴组成的,是液体。由于体积小,液滴可以像气体一样悬浮在空气中,但它不是气体。所以白气是水蒸气从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属于液化现象,所以选C。

第二,出汗不热。

夏季(桂林,2005年),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发现瓶外壁出汗,是()。

A.水从瓶中渗出的结果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d .瓶子外壁水的汽化

分析:冰箱里矿泉水的温度相对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说是比较低的。矿泉水取出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瓶壁上,形成发汗现象,所以选B。可见出汗的物体本身并不热,只是温度低。

第三,裹几层降温。

2005年的一个夏天,在巴尔干半岛的益阳,一个农妇看到一个植物学家在地里,汗流浃背,于是决定给他一杯牛奶。于是,农妇用湿毛巾把奶缸左右裹紧,放在太阳底下晒一会儿,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A.湿毛巾上的水在阳光下蒸发吸热快,降低了牛奶的温度。

这是用来加热牛奶的。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这就是阳光杀菌。

解析:根据题意,湿毛巾把瓦罐左边一层,右边一层裹紧,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可以加速湿毛巾里的水分蒸发,通过蒸发吸收热量,降低瓦罐里牛奶的温度,所以选a .这道题表面上看是提高了牛奶的温度,实际上是在加速水分蒸发,使牛奶降温。

第四,80℃的水也能沸腾。

例5。80℃的水能沸腾吗?为什么?

分析:因为液体的沸点与压力有关,压力越高,沸点越高;压力越小,沸点越低,所以80℃的水也可以在更低的压力下沸腾。山上气压低,100℃以下水沸腾,所以山上做饭需要高压锅。

第五,冷水解冻快。

我们在购买冻鱼、冻鸡、冻肉等食品时,往往会用冷水浸泡,使冰块快速融化。泡久了会发现冻鱼外面有一层冰。当这层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就可以看出当鱼体上的冰层被去除后,鱼已经解冻了。有人称这种现象为冷水拉冰。请解释为什么用冷水代替热水。

分析:将冷冻食品放入冷水中,由于食品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食品吸热,水放热,冷水因受热而自身变成冰。当冰的厚度不再增加时,说明食物和水已经达到0℃,食物已经融化。如果浸泡在热水中,热水很容易将食物表面煮熟。煮熟的表面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所以不能用热水。

六、冰箱不降低室温。

例6:一个同学想用冰箱把室温降下来。他首先打开冰箱门,然后打开电源。这样能达到降温的目的吗?为什么?

解析:冰箱在工作的时候,其实就是把冰箱内部的热量输送到冰箱外部的过程。冰箱内部的温度变低了,却提高了冰箱外部的温度。所以在室内打开冰箱门,打开电源,是无法降低室温的。相反,由于压缩机在电流的作用下工作,室内温度可能会升高。

但如果冰箱的冷凝器放在室外,蒸发器放在室内,就可以把室内的热量输送到室外,降低室温。其实这就是空调的工作原理。

这份初三物理状态变化的知识点总结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

初中物理状态变化知识点汇总2 1。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气态和液态。

2.状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状态的变化与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4.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

5.摄氏温度规格:大气压为1.01×105 Pa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而水的沸腾温度为100度。将0度到65,438+000度的温度分成65,438+000等份,每等份。

6、温度计的使用:

(1)让温度计与被测物体长时间充分接触,待温度计的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

(2)读数时,不要将温度计远离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温度计刻度,与液面平齐,不能上下看。

(4)测量液体时,玻璃气泡不应接触容器壁或底部。

7.温度计:测量范围一般为35 ~ 42℃,分度值为0.1℃。

8.熔化:将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固化:将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即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金属、盐、明矾、应时、冰等。

无定形的:在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情况下,它变得柔软、稀薄和液态。如沥青、松香和玻璃。

10,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1.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面空气循环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抹一些挥发性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的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现象:底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上升并变大,直至液面破裂,释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高原地区普通锅煮鸡蛋不熟是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通过增加液体表面的压力,提高液体的沸点制成的。

17.液化:将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18,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19.当温度足够低时,所有的气体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

20、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并储存在钢瓶内。

2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收热量。

22.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冷凝放出热量。像雪和霜这样的小冰晶是由冷凝形成的。

23、生活中事物状态的变化:

云: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结成小冰晶,集中在空气中。

雨:小水滴和冰晶落在云端,冰晶吸热融化成小水滴,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雾和露:被水蒸气液化的水滴。雪和霜:水蒸气直接凝结形成的小冰晶

24.卫星的外整流罩涂有特殊物质:物质的熔化和汽化吸热,降低卫星温度,保护卫星。

25.冰箱的电动压缩机通过压缩气体体积将气态制冷剂压入冷凝器,使其在冰箱外放热液化。液化的制冷剂通过节流阀进入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并迅速蒸发和吸收热量,以降低冰箱内部的温度。

初中物理状态变化知识点总结3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Shertius规定:①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设定为0℃;②纯水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设定为100℃;③将0 ~ 100℃的温度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为1℃。

3.温度计原理:液体因热胀冷缩而制成的结构:玻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和液体用途:使用温度计前,注意观察量程,认清刻度值。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2)等到数字稳定后再阅读;(3)读数时,不要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视线应与液面上表面平齐。

4.温度计、实验温度计和温度计的主要区别:

如何构造区间划分值?温度计在35-42℃±0.1℃的玻璃灯泡上方有一个收缩部分,以便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使用前,需将实验温度计不加-20-100℃ 1℃摇匀读取被测对象,不加-30 -50℃ 1℃的温度计。

5、熔化和凝固

当一种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时,叫做熔化;当它从液态变成固态时,叫做凝固,凝固叫做放热。

6.熔点和冰点固体可分为结晶熔点和无定形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称为熔点;无定形晶体没有熔点和冰点:结晶晶体有一定的冻结温度,称为冰点;无定形晶体没有冰点。同一种物质的冰点和熔点是一样的。熔化晶体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温度;②继续从外界吸热凝固成晶体;①达到冰点温度;②继续向外释放热量来“记住”一些常见的晶体和无定形的晶体。

7.汽化和液化

当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叫做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两者都吸收热量。

当一种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时,就叫做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者都放出热量。

8.蒸发现象的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因素,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蒸发现象影响蒸发的速度: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的气流速度。

9.沸腾现象的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都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10,升华和凝固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称为升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升华和升华在日常生活中(冻湿衣服干,冬天见霜)。

升华吸热,冷凝放热的记忆法。

在不同的蒸发沸腾点,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如场地的恶劣程度、温度条件和温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