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工作事迹材料
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写过故事,各种各样的故事你一定很熟悉。故事以先进对象的先进故事为主要内容,以叙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策划一个故事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是我为你收集的先进典型工作事迹,仅供参考。让我们看一看。
先进典型工作事迹材料1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的农村中学,有一位普通的物理老师。他脚踏实地地履行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他有一个“爱”字,他对学生,对同事,对学校都很好。正是这份平淡的爱,成就了他不平凡的心情,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事业。他就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枣庄市教学能手张传华老师。
第一,爱和奉献是他的信仰。
65438年至0994年,张老师毕业于枣庄师范学院,分配到枣庄市第二十四中学任教,这是一所地势偏僻、条件艰苦的农村山区学校,位于镇西福山村。刚到学校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生源流失严重,生源差。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努力,让学生明白比其他学校更好的教育。同时,他经常加班,认真备课,批改学生作业,和学生谈心,有时工作到深夜。冬天坐在没有任何取暖设备的办公室里,他毫无怨言。经过努力,在1997的中考中,他所教的物理科目取得了优秀率和全区中学第一名的平均分。
2001年9月,组织找他谈话,把他调到枣庄市偏远的西集镇马庄村第十一中学时,他二话没说,收拾行囊到新学校报到。5438年6月至2004年2月,在高二四个班教物理,期中考试成绩不错。突然学校领导找他谈话,想教初三三个班的物理。他想上一个成绩很差的课,就算技术再好,也很难有大的提升。也许会损害他的名誉和经济损失。但这个想法很快被他打消了。他认为既然学校要做出这个决定,就应该为学校分忧解难。于是他迅速奋战在备考第一线,在短短的五个月时间里,取得了全区中考第二名的好成绩。
第二,关爱学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张老师有12年的送毕业班经验和18年担任学校教研组长的经验。他认真批改作业和练习,从不敷衍。很多时候,学生的评价、推荐和期望都是通过作业本带给学生的,同时也接收到了学生的推荐和要求,使得作业本成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功能多样,教育教学效果良好。在课堂教学中,他精神振奋,教学方法灵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图,师生信息交流顺畅,教学效率高,深受学生欢迎。
除了教学尽职尽责,张老师还像慈母一样关心所有学生的学业和身心健康,热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深受学生喜爱。不管有没有班主任,他对自己教的学生了如指掌。人格是他为留守儿童建立的成长档案,成为全区学习的榜样。平日里善于观察,能发现学生的异常表现,并及时了解学生异常表现的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如果生病了,引导或带他去看医生治疗;如果有心理问题,要有说服力,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学知识去开导学生,教他们如何应对。如果他们为学习困难苦恼,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基本情况、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和改进措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刻和措施帮助他们补课;如果生活困难,他可以尽力用钱和物来帮助。2011张先生夫妇被评为“山亭百名礼貌市民”。在学校每学期期末举行的教学评价问卷调查中,学生满意率达到100%。
第三,探索创新是他永恒的追求。
勇于探索和创新是新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也是区别传统“教学型”教师和现代“研究型”教师的重要标志。张老师清楚地知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为此,他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认真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参加省物理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或远程培训,连续三年被评为山东省远程培训优秀学生,连续两年被聘为山东省初中远程培训指导教师。在市、区两级共授课10余节,在全市举办的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中,有11人次获奖,占全区的40%。在全市初中物理教改特色经验交流活动中,题为“拓宽知识面,借鉴积累经验,小有进步”的专题报告受到好评。
论文《刻板印象效应初探》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在省市级刊物上分别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的《高三物理中考重点学校预测》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的《九年级物理指导》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他主持的省级课题“加强探索性实验教学,开发学生思维潜能”也已圆满结束。
教育家朱永信说: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教育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好玩。只有你爱学生,他们才会爱你。张传华老师对教育的热爱给他带来了事业上的丰收,对学生的热爱也给他带来了尊重。在学校评教中,他年年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一个绅士必须不断地培养自己的美德来承担这个世界。在山亭这片教育沃土上,张老师将有更远更高的追求...
先进典型工作事迹材料2王,女,汉族,9月出生,1956,现任铜川市就业管理局局长。主要事迹:
一是注重调查研究,狠抓政策宣传
她先后开展了全市下岗职工调查、全市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调查、全市促进再就业政策落实情况调查、全市公益性岗位开发情况调查、全市劳务输出情况调查等调研活动。到一线组织干部,开展宣传活动,到现场向失业人员和群众宣讲政策,解答群众询问,深入厂矿和街道社区,上门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
二是狠抓岗位开发,实施重点帮扶。
一是实施“4050”人员就业援助工程,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二是把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彻底消灭“零就业家庭”。三是通过项目开发带动就业。帮扶13符合条件的项目,安置就业困难人员。第四,发挥再就业政策的支撑作用。通过免费培训和小额贷款等政策,促进服务和商业企业吸收困难人员就业。
第三,强化培训功能,依靠技能促进创业
一是扩大培训规模,二是增加就业岗位,三是模式灵活,四是统筹城乡就业。他们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积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援助和就业服务。
四、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强化就业服务功能。
按照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要求,对人力资源市场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的资金进行了预估算,并在规划的基础上邀请专家对5个市场的网络进行了调试和改造,购置了网络硬件设备,建成了全市唯一的数据中心,使数据采集和汇总方便高效。
第五,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一流团队。
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如果我是下岗职工”“如果当事人中有我的`亲戚'怎么办”的大讨论,引导大家“换位思考”,增强了主动为公仆服务的意识,为推动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先进典型工作事迹材料3曾传军同志1953+00年6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林场从事造林绿化工作。长期以来,他在广西柳湾林场、排羊山林场辛勤耕耘,组织指挥造林,保存面积30多万亩,为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兢兢业业,投身造林绿化。
1957,林业部组织工作组对农场进行了新建和扩建。曾传军同志随工作组来到派阳山林场,帮助扩建八角林场。当时说是“三四个月”,其实是三十四年。在这三十年中,尽管工作条件艰苦,他没有抱怨,脚踏实地,勤奋努力。为了绿化祖国的边疆,他基本上跑遍了。多少年来,他和广大工人一起奋战在风雨中,把一大片荒山变成了茫茫森林。
1984自从他担任主要行政领导职务后,我农场的造林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1984-1986年,我农场决定在中越边境附近的库龙站进行大规模造林。当时中越关系非常紧张,越方经常向我们开枪,有一次炸毁了我们农场的一个森林站,还放了燃烧弹。但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他亲自带领一个工作组来到距离边境不到一公里的库龙站,在那里一呆就是一个月。他白天组织力量保卫生产,晚上站岗,有效地感动了广大职工,使每年的造林任务超额完成。
我们的田地和越南之间的林地边界有52公里长。随着中越关系的解冻,植树造林和消除饥荒的工作被推向了国界。除了交通不便、物资困难、住稻草房、睡竹床、吃咸菜等艰苦条件外,这里的植树造林更可怕的是战争留下的地雷。这些地雷有些是部队换防时留下的;有的是民兵埋的,有的是双方特工埋的,地雷种类很多,也很复杂。很多人担心和害怕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植树造林。为了绿化荒山,他无数次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和工人到边境实地考察;我们还与陆军工兵一起勘察了34-42号界碑沿线大多数造林区的地雷。1991年2月,为了搞清一般雷场和密集雷场的分界线,他带领几名技术人员和支部领导进行实地勘察。后来在边防守备工兵的支持和帮助下,埋设了10多枚地雷。排雷后,工人和群众还是有点后怕。3月4-5日,他亲自带领他们。他这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干部职工,加快了我们场造林的步伐。仅1991年,我场完成造林2.2万余亩,从1987开始,全场完成危险区域造林2万余亩。
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荒山面积大,每年造林资金都很困难,但我们场并没有放慢造林绿化的步伐。特别是从65438到0984主持田间工作以来,每年都超额完成造林任务。即使在1988-1990,经济特别困难的时候,一亩造林任务也没有减少。近两年,由于市场疲软,木材、松香、八角价格大幅下跌,市场周转困难。为了保证完成造林任务,他及时与领导小组成员商量对策,提出了“保林、保防火、保工资”的“三包”政策,千方百计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和一切可用或可动用的钱,集中有限的资金。在大多数工人的支持下,有些同志还不明白这一点,暗地里说:你现在有钱了,不是多拿奖金,而是要几十年才能种树。你是不是一直想像康熙皇帝一样当61年的导演?对此,他并不介意,而是更加认真地执行“三包”政策,用“造林面积逐年增加,森林蓄积量逐年增加”的事实教育广大职工。
1988为加大造林投入,确保完成造林任务,农场决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号召职工“集资造林”。他第一个响应,率先200元成立合资公司,为其他员工树立了榜样。今年观众集资推广山林300多亩。
曾传君同志热爱林业,毫不犹豫地发展造林绿化事业。每年都是困难最多,危险最大,任务最重的时候,那就是他撑下去,蹲下去的地方。1988春天植树造林,妻子生病需要照顾,家务没人管,但他并没有因此请假,而是委托别人照顾妻子和家庭事务。我一头扎进造林地,直到最后。据统计。1985-1990,全站新植面积97556亩,保存面积97556亩,达到100%。六年来,全站森林蓄积量增加30.3万立方米。
在搞好田间造林绿化的同时,为带动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农村造林绿化发展,他主动联系当地县、乡、村政府,从1988开始实施联合造林。1990-1991年合资面积17000多亩,成立合资分公司。场、乡、村联合开展荒山造林绿化工作,促进了农村群众植树造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重视科技兴林工作
从1958年到1965年,他亲自组织建设了马尾松第一代速生丰产林,年均生长量1.73m3/亩,最高2.31m3/亩,获区域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总结了第一代高产。他主持国家重点攻关项目(75-333),采用传统技术和先进技术组装配套,创造了大面积(4033亩)样林和试验林,创造了造林后第一年平均高45.1cm,第二年139cm,第三年269.5cm,保存率达96%。7年生树平均高7.58cm,每亩蓄积量5.221立方米(不含间伐木材1.28立方米)。间伐后树高、DBH和蓄积分别比第一代丰产林高11.9%、24.8%和33.4%。
三、注意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从机构、人员上落实,从经费上保障。每次发生森林火灾和危及林区的火灾,他都能亲自指挥现场。1988年,叫秋展的那来分店发生山火。虽然当时身体不适,但他一接到火情报告就立即带队出发,到达那来分局后步行4个多小时到火场指挥灭火,最后离开火场,直到大火被完全扑灭。实事求是的领导风格带来了良好的效果。81-90期间,森林火灾受害率连年控制在0.5‰以下,连续十年无重大病虫害发生。1987年、1988年无火灾,1988年分别被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宁明县委、县政府评为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即使在今年1-5月期间,天气也非常干燥,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
第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厂长,他更加注重协调党和政府的关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在搞好生产建设的同时,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工人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使广大工人在1989年“xx”风波中保持稳定,坚守岗位,坚持生产。1987因各方面工作出色,被区林业厅授予“优秀田间带头人”称号。
38年来,曾传君同志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祖国的造林绿化事业,为消灭祖国南疆的广大荒山、实现“两个增加”奋斗了大半辈子。虽然今年已经55岁了,但他“植树造林、消除灾荒,志在边疆”的决心并没有动摇。他说:我在林场干了38年,还没有完全摘掉荒山大户的帽子。我将继续努力,完成近几年消除饥荒的任务,把我们的农场建设成为双文明的现代化林场。
先进典型工作事迹4一、狠抓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
近年来,刘达同志在思想上不断进步,始终以优秀党员的标准鞭策自己,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理论基础,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行动上、思想上更加自觉地入党。在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踏实、严谨、务实、正派,真正做到“群众无小事”。平时,刘达同志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经常在工作之余,养精蓄锐,了解新的劳动政策,以便掌握更多的政策充实自己。同时也经常向身边的老同志学习和请教,向他们请教各种业务的流程和手续。并且必要的时候去其他社保所学习一些比较好的工作经验,学习别人好的工作方法。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培训课程,一点一滴地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第二,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刚到社保所的时候,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要收集整理。当时,他和同事们每天将失业人员的档案信息与系统进行比对,准确无误地输入微机。许多任务落在他和他的同事身上。他加班加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所有失业信息的比对录入,得到了街道领导和上级部门的好评。
年轻时虚心求教,刻苦学习,很快掌握了工作程序和政策,逐渐成长为社保政策好、业务能力强的骨干力量。
2003年非典期间,他主动要求值班,每天按时向上级汇报辖区内失业人员的情况,按时上报各类业务报表,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克服困难和一线岗位同事一起战斗,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社保所,主要负责:就业困难人员“4050”的动态管理;失业人员参加免费培训;劳动监察;职业介绍工作;提交各种业务报告;撰写和报告社会保障办公室的信息。参加工作以来,我热情地对前来找工作的求职者进行职业指导,及时推荐适合他们的工作,组织辖区失业人员接受免费劳动技能培训,使他们全面掌握劳动技能。特别是针对“4050”人员的就业,在日常工作中建立“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对有就业愿望、年龄较大的失业人员,填写再就业援助个人账户,提供日常援助。在日常帮扶的基础上,根据“4050”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情况,设计实施针对个人就业困难的帮扶方案。在一定时期内,有步骤地对“4050”就业困难人员进行“一对一”职业指导和短期职业体验培训。通过上述方式,将符合享受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4050”人员,按照本人意愿安排进入社区公益性就业组织进行“托底”,从而解决大量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在工作中,他也严格按照社安所的规章制度办事,做到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服务周到热情。认真为前来求职的失业人员办理各种业务,解答各种劳动政策,定期了解前来求职登记人员的情况,随时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指导他们的就业方向,为他们推荐和介绍合适的工作,积极为他们联系用人单位,及时记录每个人的情况,全方位、周到地为他们服务。
在平时的工作中,他经常到社区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与他们深入沟通,并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联系汇报制度,同时向他们解释一些优惠政策。这些单位积极配合。任何单位一旦有用工需求,都会及时在失业人员求职登记数据库中为其寻找合适人选,并安排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面试。通过这项工作,拉近了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距离,在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架起了一座良好的桥梁。通过这项工作,职业介绍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就业难是推荐低收入者和建档残疾人。这部分人身体有残疾,所以有些工作做不了,很难推荐。他反复和用人单位做工作,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也安置了一些人。
第三,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质量。
创新是人类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工作能否做到“先进一流”,取决于能否改革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劳务协调员的管理上,提出了“分工管理、统一协调、绩效考核”的机制。目前协管员队伍管理得力,战斗力逐步体现,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
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科级干部,业务工作的带头人。但是,他面对的客户仍然是广大地区的居民,他所从事的工作仍然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他深刻认识到,要想实事求是地做事,就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政策,以良好的心态开展业务。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普通干部,我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用心看,用心学,用心做,以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失业人员服务。努力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