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考试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太难!急救(课后)!

这是我们学校用的资料,一个超级凶的老师整理的。如果你增加奖励点,我有更详细的信息。

如何欣赏古诗词(1)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高三语文备考队

一,明确欣赏要求

考试笔记对古诗词鉴赏的要求是: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区分古代诗歌的类别

要欣赏好古诗词,就要区分不同题材的诗词,对具体诗词做出准确的判断。常见的诗词如下:

1.爱情诗,是以爱情(包括悼念)为主题的诗歌,又称“情歌”、“永远在我心中的诗”。自《诗经》以来,爱情诗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的爱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和相思之情。比如并发战,一路牵牛星,无题(时间早在我遇见她之前,却是我们分手后更久的李商隐),鹊桥仙(薄云灵动)等等。2004年浙江卷《菩萨白》也属此类。

2.讽刺诗,是以嘲讽或劝导的方式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世人的冷漠,表达人民或正直的人的心声的诗歌。也叫“讽刺诗”,有时也叫“政治讽刺诗”。讽刺也有很长的历史,从《诗经》到现代没有消逝。如说、伐谭、蜂(唐·洛吟)、临安府(南宋)等称号。2004年春季北京高考陆桂梦的《新沙》就属于这一类。

3.哲理诗,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和论述来表达或阐述某种哲理的一种诗歌。有的点出主题,有的含而不露,令人深思。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秦诗》。此外,有些诗不是哲理诗,但也有充满哲理的,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向东流”等。这样的诗不属于哲理诗的范畴。

4.送别诗,也是最早、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用来抒发离别之情,或用来劝慰,或用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来抒发离别之悲。因为送别往往与爬山临水联系在一起,所以又叫“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甫给任叔川》(王波)、《去扬州途中别孟浩然》(李白)和《别动大》两首。全国卷2001中的《夜雨里送别李洲(魏·)》就属于这类诗。

5.关于旅行的诗也叫关于旅行和旅行的诗。这类诗歌或描写个人经历和感受,或抒发思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它的内容描写离不开山水,所以又叫“山水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不同,它以“记行抒情”为主。比如杜甫的《夜抒胸臆》,马致远的《秋思》,都只是写在回忆里的诗,不能算山水诗。2002年的全国卷《春夜洛杉矶闻笛》(李白)就属于这类诗。

6.边塞诗,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塞战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奇等。高适的《葛炎行》、的《白雪歌·送别田书记吴归乡》、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大堤》、范仲淹的《渔父的骄傲》(《堤下风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2004年江苏卷《刘诉》也属于这一类。

7.咏史诗,以吟诵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以抒发感情、讽刺时事为目的的。一般都是先叙述后讨论;还有一些只叙述不讨论,让读者自己思考。历史题材的诗歌是早期著名的代表作,包括西晋班固的《咏史诗》和左思的《咏史诗八首》。此后,出现了更多的史诗,如张洁的《焚书坑儒》,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调江亭》,文的《精武文苑》,都是名篇。1996全国卷《咏史》(元代阿鲁维散曲)也属于此类。

8.咏物诗,即通过咏物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常用来表达一个人的志向,通过表达事物和象征性的比较。这类诗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出现,唐以后佳作越来越多。比如王维的《相思》(春天那些红梅来的时候),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咏梅》,于谦的《酸橙之诗》,等等,都是通过自然的事物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名作。

9.诗歌。这是一首以吟诵个人志向,反映或讽刺社会为主题的诗。比兴、象征、联想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出自《诗经》,是古代最重要的诗歌之一。例如,屈原的《离骚》,佘姜,李白的《行路难》,姜,的《幽州城楼上》,陆游的《淑芬》等都是感人至深的佳作。

10,怀旧古诗词,这是一种通过挂在古迹上产生联想和想象,引发感情,抒发情怀和抱负的诗词。古代怀乡诗可以归入怀乡诗的范畴,但有其独特的特点;怀旧诗和咏史诗略有区别。是通过沉浸在古迹中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而咏史诗可以不去古迹而在书房里写。关于怀乡的诗词,如杜甫的《书香》、刘禹锡的《石头城》、李白的《登南京到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乡》、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亭怀乡》、张的《山坡羊潼关怀乡》等。,都是古往今来有名的。1996全国卷

11.山水诗,又称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自然景物来抒发感情,往往用景物来抒写感想。这种诗在古诗词中最为常见,是高考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比如2003年全国卷的王维《过季翔寺》、1999的杜甫《满城歌》、1998的刘禹锡《望洞庭》、陶勇《题君山》、2003年京卷的赵桓《河上楼旧情》。

12.闲适诗,通过写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个人的闲适。这类诗在高考中也出现过,比如贾岛1998的《深思》,赵师秀2000年的《过客》。“闲适”诗多表达诗人“独孤”(孟子语)和“倚南窗傲,清流作诗”(陶渊明论)的情怀。这类诗歌题材广泛,有琴棋书画,有浪漫爱情,等等。它一般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感情。“深思熟虑”表现了诗人无忧无虑的兴致,而“邀请”则表现了诗人在雨夜等待客人的焦急心情,客人却迟迟未到。两者都有一种安静愉悦的风格。

附高考题

爱情诗(浙江2004)

16.阅读下列单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菩萨白

平地林茫茫烟霭,寒山区悲天悯人。色入高楼,楼上有人愁。玉阶空立,飞鸟急飞。回程在哪里?长亭子比较短。

(1)古典诗词特别注重词的提炼。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达中的作用。(2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关于这首词所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归家”,有人认为是“思女思人”,也有人认为是兼而有之。

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原因。(4分)

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答案:16,(6分)

“空”字表达了苦等无果的孤独和惆怅,增添了整个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2)游子思念故乡:一两句是游子看到眼前的风景;三到六句是关于一个游子触摸现场,想象家人在期待他的归来;最后两句,游子感叹路途遥远,来不及归家,更添愁苦。

思女思人:第一部写的是思女见晚景悲;五六句写的是想一个女人站在玉阶上,思念一个游子当小鸟归来;最后两句,我觉得游客难归故里,感叹再也遇不到。

两者都有:全词通过表达彼此的思乡、乡愁,表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感情。

讽刺(北京,2004年春季)

17.阅读以下唐诗,完成问题①-③ (6分)。

新沙路桂梦

一个小堤在大海的咆哮中升起,海鸥在管家知道后才知道。

蓬莱有路教人,每年也要给资治纳税。

注:海。

①这首诗对“新沙”的内容的解释是恰当的

一个新的沙田已经在渤海沿岸形成。当官方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海鸥也会知道的。

渤海沿岸形成了一个新的沙田,政府邀请蓬莱岛人种植灵芝。

c渤海之滨形成了一个新沙田,政府马上修路收税。

d渤海之滨形成了一个新沙田,政府马上想到了收税。

②下面这首诗接近“新沙”的主题

a采花成蜜后,为谁努力,为谁甜蜜。(罗隐的《蜜蜂》)

6月,粮食没有出现,政府已经修复了仓库。(聂钟毅《田家》)

c任在山中较深,也应避征。(杜荀鹤《山中寡妇》)

d狡官不怕刑,贪官不避赃。(皮日休《橡树叹息》)

③简要分析《心沙》诗中后两句的作用。

答案:17,1d2c 3用夸张、讽刺、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定义和深化了该诗的主题。

这是一首讽刺晚唐重视赋税的诗。渤海的潮起潮落,沙滩上沉积了一个沙堤,海鸥不知道,政府才知道。如果有一条路通往蓬莱仙境,那么官方每年都会去那里收紫芝的税。诗人以高度的夸张和尖锐的讽刺,用近乎戏谑的幽默口吻,揭露了政府搜查的触角无处不在的现实。

送别诗(全国卷01)

(秋200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17-18。

在黄昏的雨中告别李洲

韦应物

楚江笼罩在细细的雨丝中,伴城在暮色中鸣响。

雨的大雨滂沱,天不对地,鸟慢飞。

长江流入长江的远方,树上满是雨水。

同样,因为我们伟大的爱,我们的脸上有水线。

*古人有诗“密雨如散丝”。

17,这首诗的赏析,一个不恰当的是

A.黄昏时分,诗人站在细雨蒙蒙的河边。这既点出了诗题中的“薯雨”,又照顾到了诗题中的“送”字。

b、2、3对联描述的是,船帆被细雨打湿变重,黑色的翅膀因为雨水而无法轻盈飞翔。天空朦朦胧胧的,海水也不清澈,但是远处河面上的树很滋润。

C.尾联中,下巴上的离别泪痕夹杂着散落的雨丝,非常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感与景物巧妙结合。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出“小雨”,而细雨则通过描绘船帆、鸟羽、天空、树木来衬托,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象性和表现力。

18,这是一首送别诗,但主要篇幅是写场景,离别的情怀就蕴含在这些场景中。在下面的送别唐诗中,有一首写得和它一样

一、别在此燕丹,壮士夺冠。当时的人都不在,今天的水依然是冰冷的。

b,从寺庙,在它的嫩竹深处,杏子钟敲响晚了。带着斗笠的夕阳,才渐渐回到青山。

c,听说衡阳之外,大雁不飞。从现在开始送你,信件应该很少了。

d、充分劝导仆人,做到顺马掌而行。在春风要小心,不要穿上白铜(皮的就是)。

答案:17C 18B

边塞诗(2004年江苏)

阅读以下唐代边塞诗,然后回答这个问题。(6分)

抱怨刘

每年守军保卫黄金河后,日夜挥舞着鞭子的手刀响个不停。

在春末大雪的时候,长城,穿越黄河绕过黑山的旅程。

为什么说这是边塞诗?用诗详细解释。

答:

(2)诗的题目是《抱怨别人》。虽然通篇没有“怨”字,但是每一句都有“怨”。请简单评价一下。

答:

答案:16。①诗中有金河、关羽、春情、黄河、黑山等边塞名称,描写招人的边塞生活。(2)抱怨年复一年频繁动员,抱怨时时刻刻训练备战,抱怨气候寒冷,风景单调。

诗词(1996全国卷)

阅读下篇元曲,完成5-6题。

谁是世界上的英雄?近江有酒,横于曹公。紫盖黄旗,更应借,赤壁东风。更震惊于南阳卧龙,在八阵图中一举成名。三分鼎,一分西蜀,一分东。

5.对这句元曲的解释有一个错误是

a、“近江饮酒,渡曹公”,意思是曹操跨弓,将酒洒于江面,以示哀悼。

b、“更应借,赤壁东风”的意思是孙权借助东风赢得了赤壁之战。

c、“名扬八阵图”是用杜甫“八面堡是以其名而立”的诗句来说明诸葛亮的功绩。

D.最后一句点出了三国中的英雄:刘备、孙权、曹操。

6、关于这部元曲,一个不恰当的分析是

a、作者以提问的方式开篇,分层次描述了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最后,他做了总结。全篇分为两部分,开头和结尾是对应的。

b、作者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诸葛亮从隐居南阳到侍奉刘备、做官的转变。

C.作者通过对三国英雄的描写和比较,表达了追古圣贤、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D.这首元曲风格苍劲高远,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遗风,却没有“人生如梦”的悲叹。

答案:5,D 6,c。

16.(1)曹操,周瑜,诸葛亮(1一个答案,2两三个答案)

(2)作者在这里没有提到曹魏,而提到了“一分西蜀,一分东吴”,这显然是有意识地向刘备、孙权致敬,歌颂他们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