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术学院电影评论

对于《红高粱》这部电影,童年的记忆只依稀记得抗日的英烈,红色的天空。后来高中看了莫言的小说,才知道爱恨交织,国家和家庭的仇恨。莫言是那个时候出来的,所以话不多。他在《红高粱》和《高粱酒》中用第三人称的蒙太奇来消解太重的爱与恨。只有深入了解后,才能感受到字字如弯刀,刻入骨髓。但是,张艺谋不一样。

这次再看《红高粱》,虽然是第二次,但给我的震撼和感动远远超过第一次。很多小说翻拍成电影后会让原著党哭晕在厕所。张艺谋翻拍这部电影,无疑是业界良心。他用澎湃的热血和野心拍摄了《红高粱》,他对原著和作者的尊重在这部电影中随处可见。

很多人总是夸大导演对小说翻拍的贡献。很明显,是作者绞尽脑汁设置的场景,是他煞费苦心埋下的伏笔,都被冠在导演头上。这种现象总是让导演很容易获得大量好评,导致很多导演拒绝一劳永逸地对小说翻拍多加关注。所以很多人惊叹,比如“张艺谋在《红高粱》里埋了暗线,全片都有红高粱。用红高粱引抗日,引解放人类自由的方法。”“九儿结婚的场景很精彩。”等等,我不重视。这就是书里的东西,这就是莫言的高明之处。张艺谋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整部电影,我更关注张艺谋的改编。

小说中莫言在复述父亲的故事,他想用父亲的所见所想来描述祖父和祖母的故事。所以小说里的故事很破碎,需要读者自己去整理。但张艺谋在影片中摒弃了这种蒙太奇手法。虽然有旁白,但是一上来就是九儿结婚的画面,让观众先入为主的对故事的男女主角产生了偏见。然后一气呵成地把整个故事讲出来。小说中对结婚的描写非常详细,九儿似乎满足了结婚的所有禁忌。但在影片中,张艺谋剪掉了这些情节,只保留了九儿用脚撑着幕布看余占鳌,余占鳌把九儿的脚送上车,撞车,会假三炮。有了这些东西,观众心里也有了谱,剧情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曾经强调,九儿的脚,三寸金莲,包裹得非常好。九儿和余占鳌从九儿的脚下爱恨情仇;假三炮觊觎九儿,临时起意,最后被余占鳌杀死也是出自九儿之手。但学者自负,总喜欢让读者自己发现重点,太容易淡化了。但这一点被张艺谋抓住了,被无限放大,成为影片的亮点。对于高粱酒,其实莫言在书中并没有说颜色。但是,张艺谋坚持红色。第一,因为高粱酒本来就是高粱酒精制工艺的红色无色产品。张艺谋结合那个时代选择了红色;二是隐喻革命、抗日战争和被压迫的中国人民和革命战士的鲜血。除了这两点,我一直认为张艺谋选择了红色,那是酒里的罗汉大爷的血。鬼子来村里修路抢牲口抢壮丁,用刺刀割罗汉大爷的头皮。魔鬼见九儿色心大,九儿急中生智,把罗汉大爷的血抹干净,装疯卖傻。罗汉大爷被魔鬼抓走后,九儿用高粱酒洗脸,和罗汉大爷的血混合后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浓烈血腥味。九儿封住了酒的罐子,不允许任何人动。当九儿再次见到罗汉大爷时,是魔鬼生下了罗汉大爷。所以我自私的认为张艺谋也是想用红高粱酒来缅怀罗汉大爷。

小说里,魔鬼只生下了罗汉大爷。莫言描述的很详细,包括第一刀在哪里一刀切,第二刀在哪里砍,魔鬼把割下来的肉喂狗的地方。影片中省略了这些血淋淋的场景,但是增加了一个人——三炮。魔鬼先命令屠夫砍三枪,屠夫一刀杀了三枪,避免了他的痛苦和屈辱。就在大家的心都放下的时候,魔王命令小徒弟罗汉大爷砍。在这种双重刺激下,相信观众的内心已经不再是痛斥恶魔的残忍和不人道,而是上升到一种激荡热血、反抗压迫的爱国情怀。不得不说张艺谋很聪明,很懂人心。这成了影片中的一个小高潮。

整部电影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九儿去世的时候。在小说中,九儿的死亡实际上是一个慢动作。九儿躺在高粱地里,从九儿的视角,他看到了正午的太阳,随风摇曳的高粱,以及一群从地平线上飞来的白鸽。其中,九儿曾苦苦挣扎。当九儿看到阳光和白鸽,感受到微风吹拂时,他不忍心闭上眼睛去想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然而,当她看到高粱,闻到碾碎的高粱的新鲜味道,感受到高粱从背上传来的压迫感时,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终于笑着睡着了。这个情节非常耐人寻味,是小说的高潮。然而,张艺谋在这里改变了角色。从九儿的角度来看,一个垂死的人看到的是有点悲惨和绝望。张艺谋换了余占鳌,看到了一轮红日,满天的红色片也在红色的天空中落幕。余占鳌看红日在想什么成了悬念。不得不说,张艺谋此举非常大胆,只不过九儿换成了余占鳌

整部电影更加乐观,充满希望,也算是民心所向。

所以我觉得张艺谋的《红高粱》真正的成功是因为他不愿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从一个老人那里听到这个故事,用新时代年轻人的口吻传了下去。他为这个故事注入了新的年轻的血液,他让这个故事代代相传!